黃平清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學生存在詞匯語義的理解困難,詞匯的搭配困難。利用特定的語境進行詞匯教學,這種方式是把詞語放在特定的句子或者語境中,從語篇整體考慮,注重立足教材、學生和課堂?;诖?,本文對如何在語篇中進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進行了分析。
一、詞匯教學通常存在的困難
第一,詞匯語義的理解困難。小學生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困難。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同一個詞多種意思,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下會有不同的含義。對于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準確地理解單詞詞義時比較困難的。在英語單詞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常會理解片面單詞的意思。同時漢語語境與英語語境的差別,英語在新的情景下或新的環(huán)境下會有一個相應的不同意思,而漢語卻不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都處于成長期,還不成熟,導致小學生對詞匯語義理解方面更吃力,甚至出現(xiàn)困難。
第二,詞匯搭配的運用困難。詞匯學習的困難之一就是搭配的運用困難。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中,如果單詞沒有記好,甚至是語義理解差,在詞匯的搭配運用方面就會顯示出來。學生只有在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基礎(chǔ)之上,才能更好地運用詞匯搭配,如果學生對單詞的理解不足,在詞匯搭配上將很難做好。同時英語單詞的搭配的靈活多樣式,并且受漢語的影響,兩種語言的搭配方法和方式完全不相同。小學生在剛學英語時,只是簡單的搭配形式,如果學了更多的搭配方法和方式,就會在理解和記憶上出現(xiàn)困難,導致用法上也有一定的困難。如何能合理地處理這些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好奇心和興趣,反之則亦然。
二、基于語篇的詞匯教學策略
基于多年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總結(jié),語篇的詞匯教學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抓住三方面,循序漸進教學
英語教學中的詞匯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預設方面。教師需要整合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聯(lián)系,把所學內(nèi)容整理成新的語篇,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單詞,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建立堅實的詞匯基礎(chǔ)。二是歸類方面。單詞即是每個單元的一部分,又是獨立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了解不同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總結(jié)歸類形成新語篇進行教學。三是系統(tǒng)方面?;谡Z篇的詞匯教學是離不開語篇的,所以,需要把語篇看成一個整體,這就包含了語境和語意。同時,還有語用的功能、目的和方法。跟隨教學過程的延展,把不同的詞匯滲透到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做到詞、句和篇形成密切聯(lián)系。
2.正確運用語篇,鞏固復習舊知識
充分利用語篇,鞏固復習舊知識。例如PEP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Unint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第1課時的教學目標是掌握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ake a trip, go to the cinema,read a magazine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采用了如下的教學手法。
T: What day is it today?S: Its….? T: What do you have on Thursdays?S: We have….
T: What day is it tomorrow? (write “tomorrow” on the Bb)S: Its….T: What day is after Friday?S: Its…T: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S1: I often….
S2: I often….T: What do I do on Saturdays? Can you guess?Teacher does an action, Ss guess.以舊帶新的方式導入新課中,筆者通過詢問日期,讓學生知道時間tomorrow,問學生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讓學生來猜一猜老師經(jīng)常做什么,通過這兩種方式來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短語,為本課的學習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語篇基礎(chǔ),喚醒學生記憶中的舊知,從而幫助學生運用這些舊知去感受新知,降低了知識的難度,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3.利用特定語境,加強單詞記憶
利用特定情境,強化單詞記憶。以PEP人教版小學四年級Unit 3 Weather第五課時為例,教學重點之一就是掌握windy、rainy、rainy、rainy等這些詞匯。在拓展的時候,筆者是這樣展開教學活動的: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ainy weather?I feel________.What do you wear in a hot rainy day?I usually wear______, sometimes I wear______.What do you wear in rainy day?On a rainy day you will find what?Do you like rainy day?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筆者利用5個問題讓學生討論新學的單詞rainy day 和 rainy。因為進行前置學習,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能有話可說。通過中這樣的探討和交流,學生對rainy day 和 rainy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4.建立良好語境,感知單詞含義
建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感知詞匯含義。例如PEP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3 At the zoo,其中要突破的一個教學難點small,big,short,long.夠掌握It has…句型。于是筆者根據(jù)學生喜歡灰太狼的特點,利用這些單詞和句型一起編成了一個有趣的灰太狼故事。利用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對單詞有深刻的印象,更容易掌握單詞的含義,提升學生的運用能力。所以當學生遇見不容易理解的詞匯時,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熟悉的語境,然后把詞匯放到里面,這樣學生就可以容易理解了。
三、注重三個立足點
第一,立足教材??梢杂谩罢Z篇”統(tǒng)稱“篇章”和“話語”。美國著名語言學家道格拉斯·布朗在他的《語言教學原則》中指出:“語言的最高境界不是掌握語言形式,而是掌握語言形式以完成語言交流功能?!币虼?,在詞匯教學過程中,從教材的文本情境對話入手,通過聽、讀、說多種訓練形式來學習,創(chuàng)造輕松的英語口語學習氛圍,結(jié)合教材中已有的圖片、聲像培養(yǎng)學習的的表達能力。
第二,立足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主體作用的應該是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征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來設計教學過程。很多學者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語篇設計學習者熟悉的內(nèi)容,他們能夠比較好地理解語篇。反之,則會出現(xiàn)障礙。因此,在詞匯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生學過的知識與新學的內(nèi)容相結(jié)合,形成新語篇,為學習新知做好足夠多的鋪墊。
第三,立足課堂。利用語篇來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從活動設計到具體實施都圍繞語篇來進行,以“語言語篇”來指導語言教學,設計語篇大綱,在課堂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diào)整語篇,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共建新的語篇。
詞匯學習是語言學習的基礎(chǔ),語言的學習最終目標是為了能夠在生活中進行交際,這樣就離不開具體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和語境。在英語的詞匯教學過程中,利用語篇,讓學生的舊知得到及時的復習,新學的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中運用得到有效的記憶。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能在語篇中聯(lián)系上下文揣測單詞的意思,促進學生英語學習和運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紅.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思考[J].基礎(chǔ)教育論壇,2018(8):2.
[2]黃國文,徐珺.語篇分析與話語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0):4-9.
[3]田海龍,程玲玲.“Discourse”的含義及其漢譯[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73-77.
[4]安玉帥.認知視角下隱喻的語篇功能分析[J].現(xiàn)代語文下旬.語言研究, 2016(10):3.
[5]陳紅.論英語教學中交際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邵陽學院學報, 2002(S1):134-136.
[6]楊中.通過語境(課文)學習語法[J].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4(B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