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新
英雄杜鵑花
李開慧
慣歷硝煙戰(zhàn)火燎,南疆怒放報春潮。
云嵐?jié)櫹葱撵`凈,皮甲威穿骨氣豪。
不占肥園爭媚寵,堪居瘦嶺亮風騷。
逢春自涌英雄血,風采照人境界高。
被《云南詩詞》選登的這首《英雄杜鵑花》一在學會詩群發(fā)表,便引起了熱烈反響,詩友們好評如潮。我首次拜讀后即致信與開慧詩友交流學習心得。此后又多次學習,每次均有不忍釋手之感。這首詠物抒情詩中的精品之所以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可圈可點的地方確乎不少,但依我看,它的藝術亮點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用比追求神似
《英雄杜鵑花》的第一個藝術亮點,是人性美與花性美融合得自然無隙,生活的真實美與詩歌的藝術美完美統(tǒng)一。一方面,詩人對英雄的品質有著深刻而與時俱進的認識。英雄出于平凡而歸于平凡。試看現今疫下那些奮勇逆行的白衣戰(zhàn)士們,有誰曾經想過自己要成為英雄?疫情暴發(fā)前和疫情結束后,這些人上班白衣一襲,下班平民一個,茫茫人海中,他們與其他人還會有什么不同?據我所知,他們中好些人在冠狀肺炎患者的病床前,還產生過無法挽救生命的無奈和缺少高招早點解除病人疾苦的愧疚。平凡之心,由此可見一斑。詩人對英雄品性的認識高于常見,對英雄出于平凡,正常環(huán)境中堅守平凡,而危難時刻不顧生死挺身擔當的品質特點概括得很精準很到位。另一方面,詩人對杜鵑花的外觀形象、生長習性及內在品性有過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思索與感悟。所以能用詩人的慧眼去發(fā)現杜鵑花與英雄在本質特征上的契合點,順手移花接人。故而,詩人筆下的杜鵑花“堪居瘦嶺”,“不占肥園”,“逢春自涌英雄血?!备衤晒ふ陌司湓娬Z天衣無縫地把花性美人性美詩情畫意美融為一體,交相輝映,讓人為之傾倒。
由此可見,藝術思維須深入體物察人才會有獨到的發(fā)現,用比喻表情達意才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如果思維的觸角停留于搜羅事物之間的表層聯系,那么,用比喻就會比虎缺虎威,比龍失龍性。長此以往,還會導致藝術思維能力萎縮。
二、一材多用,別有洞天
作者兩次寫杜鵑花,各出彩章。我們寫作詩文,常??嘤陬}材(子題材而非母題材)貧乏。其實,近水識水性,近山知鳥音。每個人已經擁有的生活積累與思想感情的沉淀都是藝術開發(fā)的“金礦”。同一座山,遠看側觀,自成嶺峰。如何重視并充分發(fā)掘自己有的生活資源以供筆用?開慧詩友無疑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這個范例好就好在它(同一作者兩次寫杜鵑花)有一種科學的思想方法來指導詩歌創(chuàng)作,能全面地辯證地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種事物,寫出內容不同的詩歌作品。詩,當然不能成為分行排列的政論或者思想評論,也不能成為某種哲學觀點的詩句演繹。然而,如果詩人在用形象思維的方法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能夠自覺地以科學的思想方法為指導,全面地辯證地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去觀照自己所歷所見之人情、景物和世事,則創(chuàng)作之天地將會更加廣闊,思想境界和創(chuàng)作方法將會有所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
其實,學會中的另一些詩友也已經頗有這方面的才華。光從“九九黨慶”詩歌專題創(chuàng)作的情況看,一些詩作就折射出這種思想的閃光。馬洪貴詩友另辟蹊徑,取材精小,以石漠治理題材入詩,用石漠治理的碩果表現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治理山河創(chuàng)造歷史的豐功偉績,是用唯物史觀指導形象思維寫出的好詩。黃子勝詩友寫暑熱,贊揚其催化萬物欣欣向榮之強大力量,內容不落俗套,是以禍福相依利害相生的辯證思維體察時令統(tǒng)攝詩境的新聲。如果詩友們思想僵化,視覺單一,黨慶詩歌創(chuàng)作怎么能出現題材拓展,內容新鮮,形式多樣,風格各異之繁榮局面?
三、結構嚴謹,章圓意暢
有如春天之河川,波瀾不驚,水暢其道。詩人熟練駕馭起承轉合而不流于“八股”。首聯起題開章,布局全篇。出句暗點詩題,簡筆勾勒,矗起英雄特征,讓我想起《阿房宮賦》的開頭四句,以氣勢取勝,亮人眼目。對句用點式的方法將所寫之景定于“南疆”。如果將這兩句的內容調換位置,即使讓平仄符合格律,藝術效果也會打折扣。頷聯緊扣英雄特征,具體描繪杜鵑花之威武外形及潔凈心靈,承得天衣無縫。頸聯宕開一筆,描寫杜鵑花之英雄品格,內容不但與上聯有著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緊密內在聯系,而且有著由個別到一般,由部分到整體的拓展。所描寫的杜鵑花英雄品格可以概括戰(zhàn)爭年代和和平建設時期所有英雄人物共同之品質特點。轉得順理成章并且有深度和廣度,但又不牽強附會,生拉活扯。尾聯集前面三聯之內容及所蓄之氣勢,發(fā)出贊美杜鵑花之最強音。合章收筆,干凈利落,有玉振金鳴之清聲,無濺筆之泥水。
起承轉合,既是寫作詩文的常用結構形式,實質上也是寫作詩文的思路問題。《英雄杜鵑花》的成功經驗說明,思路清晰則章圓意暢。思想深刻能夠把握所寫事物之間方方面面的內在本質聯系,才能做到從容運筆,收放自如。起則如蓋,覆罩全篇;承則如柱,撐蓋接梁;轉則如梁,縱橫有歸;合則如門,閉章矗體。
藝術追求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李開慧詩友一定能繼續(xù)充分開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作潛力,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