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菊
(重慶市黔江區(qū)城南中心小學校,重慶 409000)
學生對于語文教學的第一印象,通常都是覺得語文課堂十分的無聊,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書本上都有,教師只是照本宣科的工具而已。從而導致學生對于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大大降低,以至于對于語文的學習僅僅停留在表面,無法更加深入的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運用情境教學法給語文課堂營造一種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改變腦海中對于語文這門學科的固有印象。而教師也應該不斷的細化這一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發(fā)揮這一教學方法最大的效用。
現(xiàn)在大家都在強調(diào)讓學生在課堂上帶著興趣進行學習,那么興趣究竟是什么呢?對于生活中來說興趣可以是學生的一種特定的愛好,在興趣的驅(qū)使下他們愿意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這種興趣可能是一時興起。而對于學習來說,興趣則大多數(shù)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培養(yǎng),只有在學習中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對這一門科目的興趣,才能夠使得學生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他們才能夠自覺地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究和摸索。因此在語文課堂的教學當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而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則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關系。能夠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興趣的東西,無外乎就是教師運用一些特殊的案例、給他們講述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他們對這門科目足夠的了解以至于產(chǎn)生自信心等等。而情境教學法恰恰就是把書本上枯燥的文字運用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在腦海里面形成一幅畫面,然后通過這一幅幅畫面,把學生帶入到教師所講解的內(nèi)容當中,不斷增強學生的畫面感和感知能力。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上,教師所用的情境一般都是符合學生的課本知識,這些情境通常非常的生動有趣,能夠在第一時間內(nèi)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課堂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一個問題。在課堂上僅僅只有教師站在講臺上進行授課,而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課堂下只顧著記筆記或者做其他的一些事情,而沒有與教師在課堂上產(chǎn)生互動。這就造成了課堂上學生與教師的一種割裂狀態(tài)的出現(xiàn),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缺乏交流和互動,就使得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信息得不到及時的流通和更新。教師不明白學生的學習問題和學習需求,這樣就會造成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無法得到保證。在語文課上尤其如此,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非常的弱。而在情境教學當中,教師會運用多樣的方法把情境展現(xiàn)出來,而最普遍的一種展示方法就是讓學生進行課堂演練。教師在課堂上抽取學生一般都是隨機抽取,在這種方式下就能極大的保證班級學生參與的范圍大大增加。而在教師這種方法的教學下,就能夠保證班級里面的絕大部分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不斷地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
現(xiàn)在對于教育的要求,并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能夠在具體的實踐活動當中靈活地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在這些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維的發(fā)散和創(chuàng)新。由于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實踐教學在課堂教學當中往往運用的比較少,如何將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jié)合成為了教師教學的一大難題。而教師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上,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可以在了解了教師之前所講授的理論知識之后,通過一些具體的情境對已知的事物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感知,在這些情境當中,學生也可以把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述的知識帶入其中進行檢驗,通過他們對于教師講授的理論知識的理解以及在情景當中自身的感知就能促使他們能夠運用多種角度來看待一個事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上,運用情境教學可以使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得到充分的結(jié)合,學生也能夠在具體實踐中檢驗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和進行理論知識的再次深化。
大家常常會覺得在課堂教學當中,語言的教學是十分的枯燥無味的,在這樣的課堂上不利于課堂氛圍的營造。但是語言的運用是一門藝術(shù),它所能產(chǎn)生的效果跟講話的人有很大的關系。在情境教學當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運用語言復述情境,充分地發(fā)揮語言這門藝術(shù)的作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定學生特定的一個情境,讓他們通過自己對這個情境的理解進行情境的語言復述。而在復述的過程當中,學生帶著他們自己對于這個情境的理解進行一定的分享,此時他們的言語當中是充滿情感的,這樣的語言往往也是最吸引人的。而在這樣的教學當中,學生也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對于語文的理解能力以及在課堂上的表達能力。
在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們往往會因為課堂的知識講授過于密集而感覺疲憊,學生一旦感覺到學習疲憊之后他們就容易出現(xiàn)走神的現(xiàn)象。如果教師沒有及時的注意到這個問題就會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變得非常的有限。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察覺到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下產(chǎn)生疲憊感的時候,教師就應該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定的喘息時間。而給學生安排休息的最理想的狀態(tài)就是讓學生既能夠休息,也能夠在休息的過程當中學習到知識,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所能學習到的知識大大增加。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視頻進行情境再現(xiàn)教學,有聲音有動畫的視頻,能夠在第一時間內(nèi)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他們消除課堂所帶來的疲憊感。而視頻也能夠給學生帶來更為直觀的感受,給他們的視覺造成一定的沖擊,增強他們對于這些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總之,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運用能夠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以及把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實踐相結(jié)合,以此來有效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