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潔 駐馬店市文化館
廣場舞又叫廣場健身舞,它是集音樂、健身和形體舞蹈于一體的一種綜合表演形式,一般選用節(jié)奏較為明快、曲調相對簡潔的音樂,活動地點大多在廣場、公園、文化大院等地開展,適合人群較為廣泛,男女老少皆宜,因此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廣場舞已經不再是城市市民的專享,也成了新農村新農民的時尚選擇。
以前,農民白天忙著干農活,一到晚上農村到處漆黑一片。村民們各自在家要不看看電視,要不早點上床睡覺,要不就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麻將賭博。如今,隨著新農村的建設,各地逐漸完善了農村基礎設施。一個個平整、寬敞的休閑娛樂廣場在農村興建起來。有了廣場,有了路燈,每當夜幕降臨,村里的農民回家吃好晚飯,就準備到廣場上去散散步、跳跳舞,鍛煉身體。這種生活,過去曾是無數(shù)農民夢寐以求的。
駐馬店市文化部門在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xù)舉辦三屆駐馬店市“群星風采”千人廣場舞大賽的基礎上,把著眼點轉到了農村,為正確引領農村廣場舞健康、和諧、有序發(fā)展,從2018年起,連續(xù)三年舉辦駐馬店市“美麗鄉(xiāng)村”農村廣場舞推廣活動。
通過持續(xù)推動廣場舞在農村的普及,鞏固和拓展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成果,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農民的文明素質,營造了全市農村積極向上、歡樂祥和、健康文明的發(fā)展形象,且助力脫貧攻堅,“廣場舞”已經成為駐馬店市“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重要抓手。
駐馬店“美麗鄉(xiāng)村”農村廣場舞推廣活動分培訓季、推廣季和集中展演三部分。一般3月份,駐馬店市文化館舉辦舞蹈編導培訓班,組織全市縣區(qū)文化館舞蹈專干、市文藝骨干共近百人參加“基層文化隊伍培訓——廣場舞教練培訓班”,重點學習推廣舞蹈6-8個,布置全年推廣任務。4月至9月,各縣區(qū)采取多種形式,或文化館開辦教練班,或選派舞蹈老師深入鄉(xiāng)村輔導培訓,相繼舉辦數(shù)十期農村廣場舞教練培訓班,培訓舞蹈骨干近千人。然后由這些舞蹈專干回到農村,到各個團隊教練推廣,最終使全市參與廣場舞推廣活動的人員達3萬人。10月至11月份,各縣(區(qū))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開展農村廣場舞大賽,如2019年駐馬店市確山縣、遂平縣、汝南縣、驛城區(qū)等縣(區(qū))都相繼舉辦了“美麗鄉(xiāng)村”農村廣場舞大賽,各個鄉(xiāng)鎮(zhèn)的代表隊集中的縣(區(qū))或者農村廣場展開比賽,盡顯新時代新農民的風采。
最后是11月份,舉行駐馬店市“美麗鄉(xiāng)村”農村廣場舞集中展演和表彰,對全市一年來農村廣場舞的推廣情況進行獎勵。2018年集中展演活動在開發(fā)區(qū)關王廟鄉(xiāng)楊樓村文化廣場舉行。共計11支農村代表隊253人參加表演。展演共分三個環(huán)節(jié):逐一展演、集中展示和總結表彰。駐馬店市有156個村級優(yōu)秀廣場舞隊、52個先進單位、58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市文化館榮獲特別組織獎。
首先可以改善農民的精神面貌。廣場舞屬于集體舞種,而且是一種參與性較強的藝術表演形式,這種以集體舞出現(xiàn)的舞蹈形式它在參與人數(shù)方面,一般在數(shù)十人至數(shù)百人之多,表演場面一般追逐壯觀、熱鬧、活躍、自然。
駐馬店市自“美麗鄉(xiāng)村”農村廣場舞推廣活動舉辦以來,近三萬人每天教、學、練,使農村這些大媽、大嫂天天在一起學習交流,加深了感情,共同地學習,集體榮譽感的增強,也能夠增強鄰里之間的溝通交流及友好往來。此外,廣場舞的出現(xiàn)使得群眾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的改善,精神生活也得到極大地豐富,營造了一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氛圍,對群眾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和社會風氣的形成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其次是增強了廣場舞愛好者的身體素質。廣場舞其節(jié)奏感較強,舞蹈簡單易學,對人的身體素質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它能調動人體的各個部位,如頭部、四肢以及腰身等等,運動量的大小可根據整體的身體素質展開。通過這種運動可以加快人的新陳代謝,有效緩解了身體上的疲勞,有助于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廣場舞對舞蹈者的形態(tài)重塑有良好的作用。堅持廣場舞的鍛煉使舞蹈者的協(xié)調能力得到加強,對維持良好的身體形態(tài)有顯著的幫助。
然后是提高了農民的健身意識。農村居民的鍛煉健身意識一直不強,但是廣場舞的出現(xiàn)卻改善了這一局面。它簡單易學,有較強的感染能力,越來越多的群眾正是感受到了它獨特的魅力才大膽的加入其中,不論男女老少,可見它的魅力之大。在這種趨勢下,農村的健身意識普遍得到增強,健身熱情也不可阻擋。
最后是有利于農村的和諧建設。在全民參與廣場舞健身的同時,不僅鍛煉人們的體質,也拉進了農村居民之間的距離,為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們提供了溝通交流的平臺。這種有計劃、有安排的廣場活動,更加強調團體意識,使得居民的凝聚力得到顯著的加強,有利于農村的和諧建設。
一是文化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廣場舞的引領和指導。不論城市或者農村,廣場舞的發(fā)展大概分三個階段:一是簡單的健身階段,這個階段是模仿簡單的廣場舞,以鍛煉身體為目的;二是通過網絡或電視,主動選擇舞蹈進行學習,已經有了舞蹈和美的意識;三是原創(chuàng)廣場舞階段,已經不滿足于簡單的學習和模仿,而是想跳出特色、參加大賽、展示個性。農村廣場舞基本在前兩個階段。這就需要文化部門進行培訓和提高,讓藝術和美成為廣場舞愛好者的追求,在塑造美的同時,身體健康狀況、精神享受和藝術素養(yǎng)的提高[1]。
二是建立一批文化志愿者教練隊伍,長期針對輔導,是提升農村廣場舞的保障。
三是培養(yǎng)農村廣場舞的教練和骨干,是農村廣場舞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保障。
四是以賽促訓,助力農村廣場舞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發(fā)展。
廣場舞比賽,作為廣場舞推廣活動的亮點和高潮,為廣場舞愛好者提供展示和切磋的平臺,吸引著廣大廣場舞愛好者的注意力,爭取好的比賽成績也成為短時期廣場舞團隊努力的方向。2019確山縣農村廣場舞大賽,一等獎現(xiàn)金5000元,各鄉(xiāng)鎮(zhèn)積極備戰(zhàn),挑選優(yōu)秀團隊參與比賽。通過組織廣場舞大賽,激勵廣場舞愛好者的積極性,引導廣大愛好者自覺提高廣場舞水平,吸引更多的農村居民投身廣場舞隊伍之中。
一是農村廣場舞的場所保障問題。對于農村的廣場舞健身來說,由于其對場地并沒有特殊的要求,所以街頭、路邊,只要有空場地的地方都可能作為表演場地。尤其是當場地選擇在用戶較集中的地方時,隨著參與者和圍觀人數(shù)的增多,會出現(xiàn)場地過度擁擠現(xiàn)象,再加上音響設備和人群的喧鬧,長此以往就會給周圍居民帶來嚴重的困擾,影響學生學習,進而引發(fā)各種矛盾的產生。所以說為居民提供一個健身的公共場所,是切實推動廣場舞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現(xiàn)在駐馬店市鄉(xiāng)村基本上都有了文化廣場。
二是廣場舞健身活動中所使用的各種音響設備大部分都是群眾自己提供的,這些設備存在兩個最為明顯的問題:一個是設備提供的音樂不符合舞蹈的節(jié)奏;再一個就是一些設備比較老舊,所以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故障,不利于活動的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全民參與的熱情,所以,各個管理部門如果有能力的話一定要給予這方面的幫助。
三是現(xiàn)階段,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群眾也開始注重生活品質,追求時代性的廣場舞建設。但是,現(xiàn)在農村居民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專業(yè)的舞蹈人士規(guī)范指導,大家的積極性很高,但是素質卻得不到加強,單一的舞蹈形式降低了人們的積極性。
只有建立健全對廣場舞的管理機制,才能對廣場舞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規(guī)范指導。相關管理部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從政治的高度,重視基層文化體育組織建設。農村健身廣場既是豐富農村居民文化業(yè)余生活的場所,更是新農村建設中政治引領、健康風尚、和諧關系的重要平臺。各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要配齊配強職能部門的人員,切實解決無人管理或有人但不能管理的問題。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h級黨委、政府要從政治高度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視角,切實采取措施,制定并嚴格實行工作考核辦法和激勵措施,力求各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真正從思想上重視群眾的文化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村鎮(zhèn)緊緊圍繞城鄉(xiāng)一體化和美好鄉(xiāng)村建設,積極推進農村社區(qū)建設,積極興建小廣場,讓鄉(xiāng)村廣場舞在農村日漸盛行,傍晚的鄉(xiāng)村處處可見跳廣場舞的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早上聽雞叫,白天聽鳥叫,晚上聽狗叫”的生活方式早已改變,如今忙碌了一天的他們,閑暇之余有了多樣選擇:看書、讀報、上網、看電影等,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越來越多姿多彩,廣場舞成為最亮麗的風景線。
“秀農村新時尚,展農民新風采”今年3月至11月,近一年的培訓、推廣、比賽、總結表彰,讓“美麗鄉(xiāng)村”農村廣場舞推廣活動在駐馬店全市鄉(xiāng)村遍地開花、開展得有聲有色,在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基層文化干部和農民群眾的積極響應下,“廣場舞”推廣活動已經成為駐馬店市“美麗鄉(xiāng)村”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