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電子工程學校,安徽 馬鞍山 238000)
前言:對于中職學校來說,專業(yè)課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還要傳授操作技能,要提高專業(yè)課教學效果,就要比文化課教師付出更多努力,就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微課的優(yōu)勢,以此來滿足學生對學習需求。尤其對于中職專業(yè)課教師來說,不僅要正確使用微課,同時還要借助微課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微課資源,從而確保師與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和課堂的教學效果。
微課最早在美國被提出的,是教師為了幫助未上課的學生完成課程學習,錄制了上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后學習,完成學習任務。這就成為如今微課的雛形。
微課的核心組成是課堂教學視頻或知識點講解的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學生反饋及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簡短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小的學習環(huán)境。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tǒng)的課例教學、課件教學、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資源,又在其基礎之上繼承和發(fā)展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當前,微課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從一些學校開展的微課信息平臺中可以看出,他們不僅結合了自身特色實現(xiàn)了宣傳目標,也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也應當充分認識到,微課資源雖然在不斷豐富,但是就現(xiàn)階段的一些中職學校來說,在課堂教學中依然采取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其目的的實現(xiàn)也是從教師的基礎上來進行的。由于教師教學方式的不盡相同,使得學生在學習效果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此背景下,以微課資源為載體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廣泛關注。運用微課資源,不僅可以讓學生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鞏固自身的知識,同時也可以不斷提高學習的效果[1]。在移動終端非常普及的今天,學生可以用自己移動終端如,手機,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以PLC為例,學生可以利用手機查詢一些功能指令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典型程序,甚至可以在線仿真,完成一些之前必須在實驗室可以才完成的任務,既讓學生的課余時間得到了充分利用,也讓學生的課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對于微課,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法,來獲取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通過不斷的研究與分析,可以實現(xiàn)優(yōu)質化的教學設計,從媒體形式上入手,結合某一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來開展教學活動,如:在PLC項目實訓教學中有一個常見的電動機正反轉控制案例,可以通過微課資源讓學生瀏覽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的電氣原理圖,再學習PLC的梯形圖,在電氣原理圖轉換為梯形圖時注意編程原則。從形式上來說,主要是包含了聲音與視頻等,PLC的仿真可以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十字路口紅路燈、傳送帶分級啟動等的設計,在完成梯形圖的設計之后便可在線仿真,學生可以生動直觀的觀察PLC的循環(huán)掃描工作方式、不同方向路口紅綠燈的閃爍變化情況。所以說微課資源包含了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是學生用自主學習的形式來進行的。第二,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第三,其設計就是從信息化的角度上來進行的。第四,通過流媒體的方式展現(xiàn)。第五,時間相對較為短小的。第六,屬于完整的教學活動[2]。以上幾點在中職PLC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在:學生能主動學習并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熟悉指令功能并能熟練的使用,常用時間控制、計數(shù)、循環(huán)等典型程序靈活的運用,GX軟件能熟練運用,告知學生實訓任務后學生能按不同的方法及時完成,最為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對學習的認識從之前的被動學習上升到現(xiàn)在的主動學習,這些效果都得益于微課普及和微課資源的豐富。
微課主要包含視頻、教案課件以及圖片等,核心是傳遞信息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因此,在PLC實訓教學中,就要從講授、解題、答疑以及其他類型上出發(fā),雖然在教學內容以及形式上與普通高中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但是從制作過程上來說卻是相似的。第一,做好素材上的整理工作。專業(yè)課教師在使用微課資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學生現(xiàn)有的特點與認知層次上手,找出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內容,有選擇性的制作出素材,針對PLC是循壞掃描的工作方式,制作動畫視頻可以很好的解決學生在學習上的誤區(qū),對比電腦的工作方式進行對比教學。第二,要做好微課的制作工作。在PLC教學中就要按照所整理的素材來進行制作,并確保所制作的內容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與需求,視頻的制作從知識點的基礎畫梯形圖開始,逐步向梯形圖的優(yōu)化、基本指令的使用、功能指令的使用、變換、下載,最終引申到故障的排除。對于教學視頻來說,也就可以借助手機、DV、攝像機、錄屏軟件等進行前期的錄制工作,之后采用相應的視頻編輯工具,如Camtasia_Studio、會聲會影等,完成微課后期制作工作。微課的時間一般控制在7-8分鐘,最多不超過10分鐘。第三,做好微課資源的發(fā)布工作。對于微課資源的發(fā)布來說,可以從教學的前一兩天來進行,借助校園網(wǎng)等來上傳到資源中去,也可以上傳到班級的QQ群,便于學生課前預習、隨時瀏覽、課余提升。同時教師之間也可以通過資源的共享來實現(xiàn)交流,從而實現(xiàn)相互學習共同提升的目的。第四,要做好反思工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微課的運用效果上出發(fā),結合好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進度、難度等方面進行調整,同時還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如,故障的設置與排除,梯形圖編程中使用常開觸點在PLC的輸入端接線中就不用常開觸點而是用常閉觸點等知識點以此來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yǎng)好學生的應用能力合作意識??偟膩碚f,在微課的制作與資源的收集過程中,教師就要堅持從細節(jié)上入手,確保微課中具備充實的圖片與文字等,不僅要賦予視頻美感,同時也要保證其畫面上的簡潔性,這樣才能更好的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3]。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微課資源的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
第一,要做好備課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工作,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教師來說,就要從自身的能力上出發(fā),做好知識的分析與設計工作,要求學生在課下進行觀察與分析,從而產(chǎn)生出對專業(yè)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第二,完善教學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理解好重點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章節(jié)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進行理解,并借助案例等方法來吸引學生的目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第三,在課后要做好知識點的鞏固。通過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轉變?yōu)閷嶋H技能,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專業(yè)知識的意義。因此,在實際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主動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體系融入到自身以后的知識結構中,以此來找出其中的有利環(huán)節(jié),滿足不同層次的發(fā)展需求,實現(xiàn)有效延伸,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4]。PLC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任務的引入、任務分析、任務實施、程序編寫與調試入手,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的教學效果。
借助微課資源,首先,可以幫助學生從自身的學習習慣與進度上入手,從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學習目標,同時也可以從自身的實際需求上出發(fā),選擇好學習方法與時間,有控制的學習好專業(yè)知識。如,有的學生習慣用功能指令編程,有的學生習慣用順序功能圖編程,有的學生習慣用基本指令編程,這時可以發(fā)揮微課資源的優(yōu)勢,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特點有選擇的利用微課資源進行學習。其次,對于一些專業(yè)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來說,借助微課資源,也可以實現(xiàn)查缺補漏,鞏固知識點。在用微課學習時,學生也可以及時消化好相關知識點。對于一些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來說,也可以促使其實現(xiàn)深化學習,在滿足學習需求的基礎上獲取到良好的教育體驗,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操作基礎。
結語:綜上所述,在PLC教學中,正確運用好微課資源,可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自身則要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學習好PLC專業(yè)知識,提高學習的質量,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