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石牯塘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 清遠 513037)
那么,如何構建新課標下數(shù)學課的小組活動呢?下面談談本人在這方面的一些看法。
在分組時要考慮學生的性別、興趣、能力等幾個方面的因素,合理搭配,分好小組。并選出一個管理能力較強、學習態(tài)度較好、有責任心的小組長和一個學習較好、寫字漂亮且動作麻利的記錄員,最好還能選一個口才較好的發(fā)言人。每個合作小組人數(shù)不能太多,一般每組4人至6人最為合適。學習成績方面也要合理分配,優(yōu)差生搭配呈現(xiàn)“梭形”結構。如果是四人小組,優(yōu)秀生和差生各一人,中層生2人為宜;如果是六人小組則優(yōu)、中、差層次各2人。在小組交流活動中,學習好的同學要承擔起幫助學習困難同學的義務,學習困難的同學要虛心地向其他組員請教學習。小組成員團結互助,大家共同進步。
不少教師對組織課堂小組活動的目標不明確,認為課堂小組活動只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這是對課堂小組活動的錯誤的理解。課堂活動是有效教學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進行每一次小組活動時,教師都要考慮活動的目的是什么?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在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上設置一些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具有指導性作用的問題。并提前準備好要用的道具,然后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各小組的活動朝著既定目標前進,更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小組活動的任務要難易適當,設計得太容易了,學生自己也能完成,就會失去了合作交流的意義,課堂紀律也會難以掌控;太難了,同學們歇盡全力也達不到目標,就會對活動甚至對學習失去信心。所以教師在設計活動任務是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也要考慮到學生所處的年齡特點,設計好適中的活動任務。讓學生通過努力就能完成任務,使學生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例如,有兩位教師在教學《探索梯形的面積》時,引入新課后,都有設計課堂小組活動。甲教師在小組活動時給出的任務是:如何求出梯形的面積?學生要么一臉惘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處下手;要么冥思苦想,擾頭抓耳,卻怎么也找不到突破點。乙教師在小組活動時給出的任務是:如何把梯形轉化為以前學過的圖形并得出求梯形面積的方法?任務一布置,學生馬上動手研究手上的梯形,小組成員互相討論交流,各抒己見。你說“剪”,我說“拼”,忙得不亦樂乎。很快就想出了把兩個同樣的梯形拼成一個長方形的方法,進而得出求梯形面積的公式。完成任務后,每個學生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表情。
孟子曰:無規(guī)則不能成方圓,無六律不能正五音。為了使小組活動能順利進行,在小組活動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建立一些小組合作學習的規(guī)則。如:在小組討論前,每位成員要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獨立的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小組討論時,要依次發(fā)言,沒輪到的組員要認真傾聽并思考,不能搶話;組員輪流發(fā)言后,組長進行總結,形成自己小組的獨特見解,記錄員做好記錄。教師還可以在小組活動中引入適當?shù)脑u比,激發(fā)學生的競爭心理。如:哪個小組的紀律保持的好,哪個小組的發(fā)言精彩就加一顆小星星給予獎勵,哪個小組的紀律松散,成員互相吵鬧,就減一顆小星星等等,一段時間后進行評比總結,有條件的班級還可以進行獎勵。這樣的話,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會更濃,學習小組的凝聚力會更高。組員之間更是能夠互幫互助、團結友愛。教師也在無形中增添了一個控制課堂的法寶。
課堂小組活動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特別是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大有裨益。泰戈爾說過:唯有具有強烈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才能創(chuàng)造文明。好的小組活動能使合作伙伴在學習中集思廣益,共同進步,既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信息的交流,又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知識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高;既培養(yǎng)了學生個人的思考能力又提高了學生與別人合作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