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鐵成
(吉林省東豐縣東豐鎮(zhèn)中心小學,吉林 東豐 136300)
東豐縣是吳氏太極拳在東北的重要傳承地之一,八十年代初,張耀忠先生應弟子關景明先生誠邀,千里迢迢到東豐授拳、講學,直至1996年。數年間,義無反顧,樂此不疲的傾心傳授吳式太極拳的拳理拳法。張耀忠先生師在東豐系統(tǒng)的傳授了王培生先生創(chuàng)編的吳式太極拳三十七式、技擊擒拿術、太極八法、八卦散手掌、吳式太極推手、吳式太極十三刀、吳式六十四式太極劍、太極玄門劍、三才門乾坤戊已功及張耀忠先生自創(chuàng)的周天太極拳十八式等。七年間,經張耀忠先生先后輔導和受益的的吳氏太極拳愛好者達數萬人。
吳氏太極拳在東豐的的一脈傳承譜系:全佑——王茂齋——楊禹廷——王培生——張耀忠——第六代。張耀忠先生親傳東豐的六代入門弟子有:關景明、劉鳳堂、烏鐵成、武文海、逄成軍、劉立成等共14位(第六代、印誠門第二代)傳人。六代弟子成為吳氏太極拳在東豐繼承、傳播、發(fā)展的中堅骨干力量。其中,對吳氏太極拳在東豐的傳播和發(fā)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傳人有:
——六代傳人劉鳳堂先生,其親傳弟子、再傳弟子數十人。劉鳳堂先生在八十年代初,在任職縣文化局副局長期間,恰逢張耀忠先生來東豐傳拳,與張耀忠行叩拜之禮,成為張耀忠先生的入室弟子。多次去北京追隨張耀忠先生,得到恩師的口傳心授,受益匪淺,為以后的深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退休移居大連后,心系家鄉(xiāng)吳氏太極拳的發(fā)展,每年都不辭辛苦,不計報酬回東豐輔導傳拳。劉鳳堂先生對吳氏太極拳的執(zhí)著追求和學術成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慕名者前來學習。搭建了吳氏太極拳傳承與發(fā)展的平臺,筑起了吳氏太極文化發(fā)展的空間。劉鳳堂先生的弟子杰出代表有吳氏第七代傳人薛殿忠、張義清、夏麗媛等均為東豐武術協(xié)會的骨干力量。
——六代傳人武文海先生,號,隆瀚?,F任東豐縣吳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中國武術六段。他帶領的團隊,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夏日,還是冰雪嚴寒的冬季,常年堅持習練吳氏太極拳。入門弟子多達147人。武文海先生經常帶領弟子到鄉(xiāng)鎮(zhèn)義務授拳輔導,為農村實驗中學培養(yǎng)了一支數十人的太極拳隊伍,大多數教師學會了吳氏太極拳、刀、太極劍等套路。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團隊由最初的幾個人,發(fā)展到今天堅持常年鍛煉的百余人,為吳氏太極拳的普及和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其親傳第七代杰出弟子有王朝軍、王清鳳、劉曉杰、張希順、謝瑞安等。
—— 六代傳人烏鐵成,號,隆鋼。印誠門第二代傳人、系吳氏第五代傳人、太極名家張耀忠先生親傳弟子,王培生先生再傳弟子?,F任東豐縣武術協(xié)會副主席、太極拳推手研究會會長 、中國武術六段、中國武術協(xié)會會員、中國段位考評員、吉林省社會一級指導員、東豐縣吳式太極拳第六代非物資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遼源市吳氏太極拳非物資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遼寧本溪市吳氏太極拳研究會高級顧問、東豐縣中心小學校長。2014至2018年,烏鐵成多次被吉林省武術協(xié)會評為先進個人; 2016年至2018年被東豐縣文廣新局和武術協(xié)會評為優(yōu)秀教練員、武術進校園先進工作者。
勿使前輩之遺珍失于我手,勿使國術之精神止于我身。作為吳氏太極拳傳承人,為了更好的推廣和普及吳氏太極拳,他利用每天的晨練時間,雙休日和寒暑假等休息時間義務教學和輔導,現有入門弟子22人,其親傳弟子張世文、宋殿林、陳英輝、陳志奇、李明、汪秀豐、王慧英、趙玲等成為東豐吳氏傳統(tǒng)八十三式、茂齋老架太極拳的主要繼承和傳播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烏鐵成所任教的東豐鎮(zhèn)中心小學,是東豐縣開展“武術進學?!被顒?3所示范校之一,早在2013年就在學校體育課、體活課、大間操、二課堂時間開展趣味武術和太極拳的教學活動,堅持多年不間斷,已成常態(tài)。分別開展了吳氏武術段位制套路、吳氏簡化太極拳、十六式等教學活動。為了落實武術進校園活動,學校還組建了一支120人的學生武術隊,學習掌握了武術基本功、初級刀術、五步拳、八極拳、吳氏太極拳等武術套路,并參加縣里組織的武術展示活動。校園武術的推廣和普及,為東豐鎮(zhèn)中心小學教學活動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絢麗綻放的武術之花已成為校園中一道靚麗風景線。2014年,在東豐縣創(chuàng)建全國武術之鄉(xiāng)工作中,接受評估團的檢查驗收,受到國家體育總局領導的一致好評。2015年,東豐鎮(zhèn)中心小學被國家武館中心、省教育廳、體育局授予“吉林省校園武術特色?!睒s譽稱號,被東豐縣教育局、縣武術協(xié)會命名為東豐縣武術進校園示范校,2017年在東豐縣首屆傳統(tǒng)武術比賽中,榮獲最佳表演獎,2019年吉林省六市縣武術交流展演中,榮獲優(yōu)秀表演獎。2014年至2019年連續(xù)六年被吉林省武術協(xié)會評為武術進校園先進集體。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歷經幾代傳承,東豐縣成為吳氏太極拳傳承發(fā)展的重要基地。全縣練習吳氏太極拳多達數千人,堪稱名符其實的“吳式太極拳之鄉(xiāng)”。2014年,東豐縣申遺項目“吳式太極拳”,被批準列入遼源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在進行積極申報吉林省非物資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吳氏太極拳在東豐的發(fā)展是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如今,在東豐縣內的每一個武術健身隊伍中都有吳氏太極拳愛好者的身影,吳氏太極拳三十七式、太極十三刀、太極劍、以及張耀忠先生自創(chuàng)的“周天太極拳”十八式等功法被廣為習練。
百舸爭流千帆進,直掛云帆濟滄海。我們相信,在東豐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廣大武術愛好者和傳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吳氏太極拳一定會在“中國武術之鄉(xiāng)” ——東豐縣這片沃土上得以更好地繼承發(fā)展、弘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