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小霞
(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寧江幼兒園,甘肅 慶陽 745200)
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游戲教學法常常出現(xiàn)在學前教育活動中,以吸引幼兒的參與興趣為切入點,教師精心組織和策劃游戲活動,全面激活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讓孩子能夠快速地適應集體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可以更好地開發(fā)幼兒的智力,使得孩子處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層面。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如果過于側重游戲而忽略了學前教育的本質,那么游戲化教學只能利于形式,不能達到開發(fā)幼兒心智的作用。因而作為教師要抓住游戲化教學的精髓,恰當合理地應用游戲,在實踐中結合教學內容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游戲方式,注重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
結合以往的游戲化教學實踐情況來看,并沒有達到最佳的效果,有些游戲活動偏離了教學目標,只是讓幼兒完成了一次游戲活動,沒有讓幼兒從游戲中獲得內在的知識,僅僅進行了一場娛樂活動,雖使幼兒獲得了樂趣,卻也讓孩子對園內的學習與生活產生了誤解。因此在開展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須有明確的目標,活動要圍繞著目標進行,這樣才能凸顯出游戲的作用,實施有效的游戲化教學。比如在音樂領域的教學中,要鍛煉幼兒的節(jié)奏感,而有些幼兒的動作非常生硬、缺乏靈氣、節(jié)奏混亂,這個時候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開展卡點游戲活動,將游戲與節(jié)奏訓練結合起來,同時還可以配合多媒體,讓幼兒看著圖片變化來完成卡點,如屏幕上出現(xiàn)圓形圖片時,拍一下手,當出現(xiàn)正方形圖片時,則拍兩下手,以此交替進行,使得他們慢慢地熟悉節(jié)奏,進而讓幼兒掌握正確的音樂節(jié)奏。在語言領域中,采取角色扮演的游戲方式來組織幼兒講故事、聽故事,將故事內容生動化、形象化,展現(xiàn)出幼兒的表演天賦,增強幼兒的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通過演繹故事來理解內涵,使幼兒獲得良好的語言學習體驗。
處于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比較愛玩,好奇心很重,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了解他們的認知需求,抓住他們的心理特點,構建符合他們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在運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突出活動的趣味性,根據(jù)課程內容去組織游戲,這樣可以快速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例如依據(jù)幼兒的心理特征開展綜合性的游戲活動,仿照著“躲貓貓”的游戲形式,改變內容及形式:提示所有幼兒閉上眼睛,不能偷看,教師則將多個小物品放在特定范圍內的不同位置,并設置一些有線索的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邊玩闖關游戲邊依據(jù)線索找物品,如設置猜謎語的環(huán)節(jié),幼兒猜出謎底后便可以獲得提示線索,孩子可以根據(jù)線索進入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繼續(xù)尋找物品。在這樣的綜合性游戲活動中,充分結合了幼兒好奇心強與求勝心切的特點,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參與度,也開發(fā)了幼兒的智力,讓幼兒感受到了刺激、好玩,獲得了較好的游戲體驗,也更加珍惜所找到的物品,促進了幼兒勇往直前、不畏艱難等良好品質的形成。
學前教育中要為幼兒的全面健康成長提供有利的條件,讓幼兒感受到集體生活的樂趣,為幼兒進入社會、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打基礎,讓幼兒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良好學習心態(tài)。而游戲化教學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還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綜合素養(yǎng)。比如在體育活動中,組織幼兒進行“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在游戲中設定任務,如扮演老鷹的小朋友要數(shù)一數(shù)自己總共抓到了幾只“小雞”,并準確地指出每個“小雞”在隊伍中的位置,保護“小雞”的兒童要在游戲開始前確定“小雞”的總數(shù)量,用盡全力去保護“小雞”,教師要教授給幼兒一些保護自身安全的知識與技能,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在這個活動中,不僅鍛煉了幼兒的觀察能力,還鍛煉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增強了幼兒的責任與安全意識,使得幼兒懂得如何保護自己。這樣的游戲活動方式改變了純玩的模式,提升了活動的層次與內涵,從不同的角度促進了幼兒能力的提升。
總之,在學前教育中應用游戲教學法,科學地組織教學活動,最大化地發(fā)揮它的作用,不斷探索出與學前兒童各方面相契合的游戲方式和內容,豐富活動項目,提升活動效果,讓幼兒帶著強烈的求知欲融入游戲活動,長久地保持他們的認知動力,超限度地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為幼兒的健康綜合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