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融媒體時代時政新聞如何創(chuàng)新

      2020-12-07 06:10:32成嘉廷
      傳媒 2020年15期
      關鍵詞:時政新聞融媒體

      成嘉廷

      摘要:融媒體時代,新聞的內容和形式都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如何借助新媒體實現(xiàn)內容和傳播的創(chuàng)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以“上觀新聞”的欄目《上海一周》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其表達方式以及與傳統(tǒng)時政報道的差異,考察融媒體語境下時政類新聞稿件的重構和延伸,分析在媒體融合發(fā)展中時政新聞的突破口,探討如何提升時政新聞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

      關鍵詞:時政新聞 上海一周 上觀新聞 融媒體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如何掌握輿論戰(zhàn)場上的主動權是傳統(tǒng)媒體必須回答的時代命題。2016年3月,以“脫胎換骨、騰飛發(fā)展、深度融合、整體轉型”為方向,解放日報社遵循“一個目標、一套機制、一支隊伍、兩大產品”的思路,推出了“上觀新聞”,《上海一周》欄目的前身《韓正一周》應運而生。四年來,《上海一周》求新求變,適應融媒體時代傳播的特點,創(chuàng)新時政新聞的互聯(lián)網表達,得到受眾的喜愛和業(yè)界的關注,成為省級黨報中時政報道的一抹亮色。

      一、《上海一周》欄目設立的背景

      信息與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深刻改變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互聯(lián)網正在媒體領域催發(fā)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指導意見》,將媒體融合提高到國家戰(zhàn)略高度。面對風起云涌的融媒體時代,如何解決好“本領恐慌”,掌握輿論戰(zhàn)場上的主動權是傳統(tǒng)媒體必須回答的時代命題。

      1.上海報業(yè)集團向新型媒體集團進軍。2013年10月,上海報業(yè)集團成立。隨后,解放日報社推出“上海觀察”客戶端,即“上觀新聞”的前身。上海報業(yè)集團的組建和“上觀新聞”的推出,吹響了上海報業(yè)向新型媒體集團進軍的集結號。2016年,《解放日報》和“上海觀察”同時改版,報社所有采訪力量遷入“上觀”,一套人馬服務報和端兩個平臺,從原先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化成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此舉將原有的新聞采編部門全部洗牌重新整合,組成適應互聯(lián)網傳播形態(tài)的“上觀”旗下頻道,包括政情、財經、區(qū)情、城事、文化、天下、互動、活動、視覺等,頻道下設置欄目。欄目成為最基本的內容生產單元,《上海一周》欄目歸屬政情頻道。

      2.創(chuàng)新黨報新媒體時政報道模式。《上海一周》欄目的前身《韓正一周》創(chuàng)辦于2016年3月1日,該欄目聚焦上海市地區(qū)“一把手”的政策主張,2017年11月,隨著上海市委主要領導的調整,欄目更名為《李強一周》。2019年2月4日,該欄目更名為《上海一周》。該欄目是解放日報社推動深度融合整體轉型的一個重要嘗試,其目的在于創(chuàng)新黨報新媒體時政報道模式、改進報道表達方式,讓時政新聞報道更快、更深、更權威。

      不可否認,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受眾更加年輕化,信息渠道更加多元,傳統(tǒng)紙媒特別是黨報黨刊面臨嚴峻挑戰(zhàn),時政類新聞更是缺乏關注。如何讓“天線”連到尋常百姓家,《上海一周》的出現(xiàn)無疑是積極的破題之舉。

      二、《上海一周》的欄目定位與風格轉變

      從《上海一周》欄目的一系列名稱可以看出,該欄目名稱的前面兩字是新聞事實的關聯(lián)因素,表明文稿中關聯(lián)的人物或者地點,“一周”則是直觀表明新聞事實的時間跨度為一周,也大致確定了文稿中新聞事實的時間邊界。

      1.時政屬性是欄目的根和魂?!渡虾R恢堋穼儆跁r政類報道,欄目緊緊圍繞地區(qū)“一把手”這個核心因素,將平常報紙上的“一事一報”式公開時政要聞報道綜合整理,嘗試較為深入地分析“地方一把手”的政策主張和執(zhí)政觀念??梢哉f,時政屬性是《上海一周》欄目的根和魂。具體方式是通過添加背景材料充實內容,多角度進行更多分析,把動態(tài)性政務資訊轉化為深度性分析報道,時間的面向或層次由此改變,進一步改變新聞敘述的時間結構,增加內容的豐富程度。通過已有資料的整理、分析、加工,揭示事件背后的宏大主題,深化文章的內涵,提高文章的可讀性。

      2.從由“人”引申到由“事”引申。2016年3月1日的《房地產問題》在開頭引出議題,“一次看似例行的外事活動中,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說了一段特別的話……”全文以新聞關聯(lián)人的言行綴連起來。行文時,主題基本通過人物的言行引出,使之產生關聯(lián),這種關聯(lián)性也是整篇文稿的脈絡。在這樣的語境中,盡管行文各部分嚴密地與人物產生關聯(lián),但行文空間就受到了擠壓、文章層次感流暢度掣肘較多、語言的優(yōu)美度受到約束。這種以人物言行破題、從關聯(lián)新聞事實開始論述的風格一直延續(xù)到欄目更名之前。

      欄目在更名為《上海一周》后,行文風格有了新變化。例如,2019年2月4日的《冬天里,最需要點燃的“一把火”》,“因為兩會,農歷狗年的最后一周,上海比往年忙碌不少。從上海兩會閉幕到春節(jié),不過三四天時間,這樣的緊湊度在過去并不多見。但對這座城市而言,比緊湊度重要的,或許是一種緊迫感?!蝿荽呷?,也許是對時局貼切的描述了……”

      先描述環(huán)境、設置背景、渲染情緒、引出議題,行文數個段落后才將新聞關聯(lián)人物娓娓道來,解讀議題的內涵外延,渾然天成。這樣的寫作風格對“議題”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展現(xiàn),也方便對行文空間的塑造。這種改變正是因為欄目名稱由過去的《韓正一周》《李強一周》這種“人物”+“一周”的模式轉變?yōu)椤渡虾R恢堋罚宋锲祁}的模式得到改變,由“人”引申轉向由“事”引申、由“論點”引申,破題的選擇得到了極大豐富,文稿的布局空間得到極大拓展,表現(xiàn)在文章里面就是層次更加合理、行文更加精巧、操作更加游刃有余,思辨性更加突出。之后的欄目文章基本上沿襲了這種行文風格,如《全球疫情下,上海的“防線”和“鋒線”》《“冷下去”的經濟,如何“熱起來”》等。

      名稱的改變不僅是對欄目文稿模式的調整,客觀上也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平衡關聯(lián)人物在文章里的權重,人物言行和論述事實的比重趨于合理,這種轉變使文稿產生質的飛躍,帶來的效果顯而易見。通過描述、敘述、渲染鋪墊等方法增加文章的可讀性,也極大地增強了代入感,整體行文更流暢,感染力更強。

      3.行文風格逐漸適應互聯(lián)網語境。從語言風格來看,該欄目名是“人名”+“一周”時標題短促有力,如《【韓正一周】上海的定力》《【韓正一周】情懷與責任》《【李強一周】上海的“三個導向”》《【李強一周】“排頭兵”與“店小二”》等,但標題以短語、短句為主,信息量少,缺少修辭,語感較生硬。欄目更名為《上海一周》后,文章標題上有了新變化,標題信息量提升,并且加以修辭。例如,《【上海一周】冬天里,最需要點燃的“一把火”》《【上海一周】在轉型中,找準上海新的“時空維度”》《【上海一周】“老、小、舊、遠”里的“剛柔相濟”》《【上海一周】7天兩場“千人大會”,傳遞什么信號》等,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疑問等修辭手法,語言風格時而形象生動、時而嚴肅深沉。

      行文上,該欄目文章都是夾敘夾議的寫作方法,內容屬于時事政治的范疇,由于時事政治的嚴肅性,決定了正文的語言風格整體上以平鋪直敘描述為主,具有平實質樸、樸素自然的特點,語言上具有雄渾厚實的特征。值得探討的是,《上海一周》的作者相對固定單一,多為一名主編執(zhí)筆。這樣在敘事和表達風格上能自成體系,但在語言的豐富性和思想的多元性上略顯不足。

      三、《上海一周》欄目的啟示

      省級黨報的時政類新聞是了解中央決策部署如何在本地落地生根的一個窗口,亦是了解本地經濟社會發(fā)展動態(tài)的一個權威渠道。時政類新聞與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但囿于其文章的嚴肅性,閱讀門檻相對較高,閱讀群體相對集中在機關單位和黨員干部上。通過對零散新聞事實的歸納、綜合,依據關聯(lián)度加以梳理,尋找新的宣傳點,是時政新聞打開受眾面和閱讀面的重要途徑。

      1.延伸傳統(tǒng)黨媒的報道觸角。“上觀新聞”的《上海一周》欄目綜合了“一事一報”式的公開報道,并增加一些未曾見報的材料以豐富文章內容、擴展時間跨度、提升主旨內涵,以述評觀察的形式,嘗試較為深入地分析“地方一把手”的政策主張和執(zhí)政觀念,有效延伸了傳統(tǒng)黨媒的報道觸角,提高了時政新聞在用戶中的達到率。

      2.提升時政報道的思辨性和可讀性。欄目牢牢圍繞“地方一把手”這個核心,以時代為背景,以“議題”為中心、以關聯(lián)度為脈絡,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維度去展現(xiàn)。在內容層面分析解構議題,有利于對事物本身進行清晰完整的解讀,讓時政新聞更有思辨性,給人以啟示。同時,也更可讀、更親民,方便受眾接受理解信息,促進公眾對公共議題的關注。

      在欄目產品層面,以相關性為標尺,聚合新聞材料,打造了有別于其他體裁的新聞產品,實現(xiàn)了差異化的發(fā)展;時間上以周為單元,合理制定產品的發(fā)布周期,既為產品的打造預留足夠時間,也避免了間隔時間過短引起的信息泛濫問題,確保了產品的品質,滿足了用戶期待。

      3.在內容和受眾之間尋找最佳平衡點。在傳播思維方面,適應新媒體傳播的特點,在內容和受眾之間尋找最佳平衡點?!渡虾R恢堋穭?chuàng)辦4年多來,從欄目名稱的變化到文稿標題、敘事方式的變化,不難發(fā)現(xiàn),該欄目始終堅持內容為王,豐富內容形態(tài),同時堅持用戶思維,著力點和落腳點放在讀者和受眾身上,促進質量和流量雙提升,著力實現(xiàn)把內容轉變?yōu)楫a品,把受眾轉變?yōu)橛脩簟?/p>

      《上海一周》的成功也再次說明,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內容依然是最有價值的,用初心堅定職責使命,用匠心打造精品力作,創(chuàng)新表現(xiàn)表達形式,適應互聯(lián)網的傳播規(guī)律,作品才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更具傳播力和影響力,傳統(tǒng)黨媒也就會更加牢固守住輿論主陣地。

      作者系貴州日報報刊社主任記者、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人力資源部副主任

      參考文獻

      [1]謝靜.新聞時空的轉型與“轉譯”——基于“上觀新聞”的移動新聞客戶端研究[J].新聞大學,2019(08).

      [2]王丹.唯一不變的是以變應變——專訪解放日報社副總編輯馬笑虹[J].新聞與寫作,2019(09).

      [3]張林賀.黨報深度融合中的流程再造與影響力提升——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融合發(fā)展整體轉型探索為例[J].新聞戰(zhàn)線,2019(06).

      猜你喜歡
      時政新聞融媒體
      淺談時政新聞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
      記者搖籃(2016年11期)2017-01-12 14:02:38
      全媒體時代的時政新聞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媒體在融媒體時代內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體時代如何踐行基層群眾文化自信
      祖國(2016年20期)2016-12-12 18:44:33
      信息圖表在時政新聞中的可視化傳播路徑
      記者搖籃(2016年10期)2016-12-10 18:12:08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今傳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21:21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試論全媒體時代兒童災難新聞的審美
      新聞愛好者(2016年9期)2016-11-15 19:34:00
      全媒體時期時政新聞發(fā)展的新常態(tài)
      城市臺時政新聞“講好故事”的四條路徑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5:38
      准格尔旗| 鹤岗市| 富宁县| 芒康县| 潮安县| 丰台区| 珲春市| 永州市| 曲阜市| 凯里市| 柳江县| 晴隆县| 新丰县| 三台县| 铜山县| 怀宁县| 枞阳县| 张北县| 达日县| 溧水县| 包头市| 松潘县| 榆树市| 北川| 汨罗市| 家居| 峡江县| 定边县| 渭南市| 大名县| 淳安县| 渝北区| 吉首市| 雷州市| 长阳| 曲麻莱县| 阜新| 武威市| 江安县| 永春县|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