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劉金鴿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強調(diào),“五四運動,爆發(fā)于民族危難之際,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wèi)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保?]五四運動距今已有百年歷史,這一百年來,每一個重大歷史事件都有青年的參與、奮斗與犧牲。他們的事跡雖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愛國”。這些青年的事跡始終影響著廣大青年熱愛祖國、銘記歷史,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五四運動是一場全國范圍內(nèi)的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在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起到了先鋒作用,北大學生羅家倫起草了五四運動中唯一的宣言書《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提出了“外爭主權,內(nèi)除國賊”的口號,這份宣言引起了北京青年學生以及社會各界愛國人士的關注,學生們紛紛加入游行示威的隊伍中,游行示威活動雖然遭到北洋政府的強烈鎮(zhèn)壓,但他們不顧個人生命、誓死力爭國家權力,為祖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據(jù)史料記載,全國各地至少有19 名青年學生在五四運動中獻出了生命。青年學生在五四運動初期最先進行游行示威、理論宣傳,他們不僅是理論上的宣傳者,更是行動上的踐行者。在五四運動開始時就起到了先鋒作用,面對北洋政府的鎮(zhèn)壓逮捕,他們不怕犧牲、不畏強權,鼓勵和促進了社會各界愛國人士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愛國革命運動。
愛國主義是每個民族都存在的一種民族情感。孫中山先生曾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3]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從事什么類型的工作,作為一個中國人,愛國始終都是第一位的。當代青年學生對愛國的表現(xiàn)也是不同的,他們的表達方式更加多元化。作為中華兒女,我們不僅要學習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歷史,也不能忘記落后挨打的歷史。不僅要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也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不管是在工作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要時刻牢記愛國主義。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不僅是一種口頭表達,而是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當代青年學生來說,“愛國”不僅是立身之本,也是成才之基。
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勇敢地充當革命先鋒,在面對北洋政府的殘酷鎮(zhèn)壓和逮捕時不怕犧牲、抗爭到底,充分體現(xiàn)了愛國主義精神。青年學生誓死力爭捍衛(wèi)國家主權,把自己的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當代青年學生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更應該充分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青年學生要努力拼搏、勇挑重擔、勇?lián)L險,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擁護者和忠實踐行者,爭做實現(xiàn)“中國夢”的時代先鋒。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談到:“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斗來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斗來揚起。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繼、艱苦卓絕的接續(xù)奮斗,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有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保?]1840 年以來中華民族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屈辱磨難,甚至有亡國滅族的危險,但是不屈不撓的中華兒女始終沒有放棄,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砥礪奮斗。在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指引下,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特別是中國青年不懈奮斗。我們的祖國終于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了強起來。當前我們的祖國雖不會再遭受屈辱,人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但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我們依然會遇到許多艱難險阻,青年學生要時刻牢記歷史,不忘革命先輩的斗爭精神。
志當存高遠,每個人都應當有遠大的志向,生活不能沒有目標,人生不能沒有理想,有了目標生活才有前進的動力。畢加索曾說:“一個人目標有多遠,他就能走多遠?!保?]可見理想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只有將自己的人生理想與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提升人生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6]青年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要有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努力學習科學理論知識,用科學的思想和理論武裝頭腦,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建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xiàn)貢獻自己的力量。
青年一代正處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關鍵時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松就可以實現(xiàn)的,青年一代只有奮發(fā)圖強,開拓進取,才能成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最精銳的力量,才能成為國家和民族的希望。當前我們的國家雖國富民強,但依然面臨很多外部的挑戰(zhàn)。所以青年學生一定要時刻樹立憂患意識,時刻牢記五四精神。當今正是知識競爭、人才競爭的時代,國家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xiàn)在高科技領域,體現(xiàn)在綜合國力上,只有掌握最先進的技術才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中國奇跡。青年時期正是學習知識、苦練本領的關鍵時期,青年學生要努力提高綜合素質(zhì),努力做到博學篤行、樂學善思,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做理論準備。
青年時期是一生之中的黃金時期,青年學生要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珍惜有限的學習時光,盡最大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增強追求新知識的緊迫感,刻苦鉆研,不斷學習當今時代最前沿的新知識,練就過硬本領,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建設做好知識儲備。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實踐,在深入實踐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檢驗知識,還可以豐富閱歷。青年學生作為社會發(fā)展的核心力量,要自覺履行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中,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不斷增強科學文化素養(yǎng),爭取早日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棟梁。
五四運動作為一場全國范圍的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在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受到侵犯之際,青年學生率先作為先鋒力量進行抗爭,保證了國家主權。愛國是一種對祖國的深厚情感,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它所表現(xiàn)的具體形式和內(nèi)容也是不同的。當前國家和平、社會穩(wěn)定,但各種誘惑的因素也很多,在這種復雜的社會背景下,弘揚“五四”精神,對每一位青年學生來說都是一種考驗。青年學生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承擔社會責任,樹立遠大理想、練就過硬本領,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為實現(xiàn)中國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