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云
(河源市東源高級中學,廣東 河源 517500)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是心靈對心靈的感受,是心靈對心靈的理解,是心靈對心靈的耕耘,是心靈對心靈的創(chuàng)造。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我們應該用心溝通,以愛育人。教育,讓我們從心開始。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還有教育家捷爾任斯基也說過一句話:“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這兩句名言都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也反映了人們對教師保有一份天然的愛的矚望。的確沒錯,是否熱愛孩子,實際上就決定了教育工作的成功和失敗。
老師愛學生,能激起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老師真誠地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天長日久會讓他們內心深處感受到溫暖,產生一種精神力量。這也是促進學生前進的內在動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我曾經就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年我剛從大學校園出來,對班主任工作毫無經驗,但是我有一顆真誠的愛心。我愛我的工作,我愛我的學生,我愛我班的每一位孩子,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一樣呵護、關愛。
印象最深刻的是班上一位后進男生的轉化,剛開始時他的表現很不好。我想他那樣子做必定有其原因,于是我就通過調查了解,發(fā)現他原來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母親走得早,爸爸整天在外打工賺錢,而爺爺奶奶因為對他爸爸曾經有些偏見,所以也不怎么疼他、愛他。我知道后用我一個大姐姐的愛心去關心他,找他談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感受老師和同學們的愛,漸漸地他有了些許的變化。尊重老師,也熱愛班級,一個學期下來那些不良的習慣幾乎都改掉了。他對自己的改變也很滿意,他覺得他之所以有這么大的變化是離不開我的關愛的,他一直都很尊重我,直到畢業(yè),現在也經常和我聯系,我們就像姐弟一樣。
愛心是冬日的一片陽光,使饑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是夜空里的一首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安慰;是久旱的一片甘霖,使心田孤寂的人感受真情的滋潤。
為人師者,特別是班主任,要做到為人師表,愛護和關心學生,以自己的言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學生,逐步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這樣,當某個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難題或不順心的事時,就會想找信賴的人——那就是我,一吐為快,讓我為他指點迷津。每個學生都有其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樂,因此,我是從學習和生活的每件實實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關心學生,與學生真心實意地融通,這樣學生才易于接受、樂于接受。
我認為,要做到這些,也許并不是很難,但確確實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直努力去做,只有用真誠的心去聽,用真摯的心去愛,他們就能感受到……
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是快樂之本,多一些寬容,人們的生命就會多一份空間?!袄斫馊f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識的基礎。而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解決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困難。這就要求我去“熱愛”每一個學生,去包容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做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當然,這種愛不是溺愛,更不能一味地縱容他們。這種寬容,不僅要體現在所謂的“好”的學生身上,也要體現在所謂的“差”的學生身上。其實,“差生”更需要我們的寬容和理解。
教育需要等待,這種等待是漫長的,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只有放慢腳步,耐心教育,才能等到花朵的自然綻放、果實的自然成熟的那一天。
也曾記得實習那年,我?guī)н^一個五年級的班,這是個出了名的“雙差班”,男生比較多,大部分同學都不愛學習,紀律特別差,老愛跟老師唱反調。在我接這個班時,很多同事都為我捏了一把汗,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有些擔心和害怕,擔心自己會管理不好這個班,接班幾周后的某天還被一幫調皮男生差點氣哭了,甚至有種想放棄的沖動。但后來自己冷靜下來思考: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所以我不應該放棄,我要迎難而進,我要用我的耐心轉化他們,幫助他們成長。相信“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一秒不放棄,下一秒就有希望!”接下來就是行動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他們有一個特點:自尊心特別強。于是,我利用他們的這一心理,在適當的時候運用激勵法和,組織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增強班集體凝聚力和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當發(fā)現班級有問題的時候就努力尋找原因,耐心地找每位學生談話,耐心地等待。尤其是后進生轉化工作方面,耐心顯得更為重要。
當然,不是僅靠表揚就能把一個“雙差班”轉變好的。這期間我還做了大量工作,其中還包括一個普通班主任應做的事,例如:選拔班干部、培養(yǎng)尖子、家訪、開主題班會、找學生談心等等。班主任的工作極其繁瑣,毋庸置疑,沒有耐心是根本不能把這些工作做好的。一個學期下來,通過我的努力班級整體有了比較大的變化。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是心靈對心靈的感受,是心靈對心靈的理解,是心靈對心靈的耕耘,是心靈對心靈的創(chuàng)造。我們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學生為主體,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理解、寬容每一位學生;耐心等待每一位學生。教育,讓我們從心開始吧!讓每一個孩子都在我們的關愛、理解、等待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