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卿華
(內蒙古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思政教育,就是對大學生展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且形成一定的政治素養(yǎng)。大學生已經進入到成年人行列,必須具備成年人的思想和政治素養(yǎng)。思政教育就提供了相應的契機,但是在具體教學中會存在局限。所以需要立足傳統(tǒng)文化對教育活動展開有效創(chuàng)新,讓二者深度結合,推動思政教育的發(fā)展,以便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從目前實際來看,思政教育在高校中的開展,主要是以具體的課程為載體,立足課堂對學生展開教育。這樣的一種模式,表現出來了一些顯著的問題。第一,缺乏吸引力。思政教育的內容較為理論化,本身抽象性較高,學生不易理解。而教學活動的開展,往往局限于教材課本之中,未能將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素材引入課堂,從而致使教學困窘,難以取得理想效果。第二,方式單一。思政教育的開展,是以教學形式為主,那么在具體的方式上,就應該保持多元化,不能讓教學活動局限于單一模式。然而就目前實際來講,思政教育的開展方式,往往局限于單純的理論講解之中,導致教學效果并不好。第三,缺乏拓展。思政教育不能困于課堂之內,還應該向外拓展,關注到實踐,讓教育活動達到理想現實結合的效果。不過,目前不少教師都并未有效組織相應的實踐活動,這就導致思政教育理論化程度高,實踐性明顯不足。
對于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來講,將傳統(tǒng)文化融入進來,實際上可以起到很多顯著的積極效果,這也是利用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的理論基礎。所以,對于思政教師來講,就應該對傳統(tǒng)文化所具備的教育價值形成清楚認識。首先,傳統(tǒng)文化能夠豐富思政教育內容。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幾千年發(fā)展中,形成了類型豐富的文化形式。這些文化形式,對于現代的學生來講,往往能夠展現出較強的吸引力,因為學生沒有接觸過,會感到新奇有趣。所以便可以利用一些具備趣味性的傳統(tǒng)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實現思政內容革新。其次,傳統(tǒng)文化與思政教育的結合,在教學方式上必然需要實現創(chuàng)新,在二者之前構建起一個結合的渠道。如此一來,就可以推動思政教育的方法創(chuàng)新,形成不一樣的教學模式,打破以往教育方式單一的困境不足,從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最后,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也可以形成相應的實踐,推動思政教育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拓展,讓教育活動達到理實結合的狀態(tài)。
傳統(tǒng)文化與思政教育的結合,那么首先需要對傳統(tǒng)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政內容進行挖掘,然后將合適的素材,融入思政教育當中。比如,思政教育需要對學生的愛國情感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對國家產生熱愛,能夠在社會發(fā)展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針對愛國這個主題,在傳統(tǒng)文化中,就與不少素材可以挖掘。比如從詩歌的角度講,就有很多愛國詩歌,如岳飛的《滿江紅》、杜甫的《春望》等,這些詩歌都反映了一段歷史,從中體現了詩人的愛國情懷。作為思政教師,就可以從這些傳統(tǒng)文化中,挖掘其中包含的思政內容,然后將其引入課堂教學,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除此之外,還可以從其他渠道來挖掘思政素材,比如繪畫、圍棋、小說、民間故事等等。從傳統(tǒng)文化中多元化挖掘內容,用以輔助思政教育的開展。
傳統(tǒng)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還應該關注到教育手段的創(chuàng)新,不能局限于理論化講解之中。首先,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一些傳統(tǒng)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政素材,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教師可以對這些傳統(tǒng)文化進行整體,提煉出其中的故事,構建情境,引導學生展開角色表演。這樣一來,在具體的表演當中,學生就能體會相關歷史人物的內心與情感。其次,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在引入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導入相關的素材,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比如岳飛的《滿江紅》,可以導入多媒體詩朗誦視頻,讓學生從聲情并茂地朗誦當中,感受其中所包含的岳飛的愛國熱情。此外,還可以通過其他手段實現傳統(tǒng)文化融入,比如生活化教育,從生活中挖掘素材,與思政教育結合;微課教學,以微課的形式導入傳統(tǒng)文化素材,在課堂上進行展示。
思政教育不能忽視實踐,需要讓教育活動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因此,就可以以傳統(tǒng)文化為踏板,構建起相應的實踐活動,從中滲透相應的思政教育內容,對學生展開有效培養(yǎng)。比如,可以構建“愛國詩詞朗誦大會”,讓學生自主搜集一些愛國詩詞,先要對創(chuàng)作背景和詩詞所表達的愛國情感予以分析,然后再參加朗誦大會。也可以立足一些傳統(tǒng)的文學作品,比如古詩詞等,讓學生展開二次創(chuàng)作,比如立足古詩詞進行繪畫,或者是寫作,亦或是創(chuàng)作音樂。通過不同的二次創(chuàng)作實踐,讓學生體會其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并且在二次創(chuàng)作當中形成全新的領悟。如此一來,不僅讓實踐得到升華,也讓學生的思政素養(yǎng)思想有效發(fā)展。
對于高校教育來講,思政教育對于學生的思想素養(yǎng)發(fā)展關系重大。在當前教育新時期,應該對傳統(tǒng)文化所具備的積極教學價值形成認識,然后從傳統(tǒng)文化中挖掘思政素材,創(chuàng)新教育手段,并積極開展實踐,全面推動思政教育與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