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輝 2 孫雪菲
(1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2 遼寧工程職業(yè)學院,遼寧 鐵嶺 112000)
前言:眾所周知學困生涉及面比較廣泛,說的是學習成績、思想品德相對落后的學生。導致學生變成學困生的原因非常多,心理問題是主要要素。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學生接觸了各種各樣的新媒體網(wǎng)絡。因為高校學生閱歷不豐富,不具備是非辨別能力,很容易受到他人的誤導,所以才會陷入成長問題。為了讓學生健康成長,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學困生成因,并用合適的心理指導開導學生,讓學生健康成長。
在國內(nèi)教改持續(xù)發(fā)展與深入的今天,全球信息化已經(jīng)輻射與影響到社會每一個領域,通過數(shù)字電視、博客、手機傳播,掀起了傳媒革命。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出現(xiàn)了很多新奇的事物,直接影響了社會的穩(wěn)定結構,包括價值體系。絕大多數(shù)高校學生都是00 后,閱歷不豐富,缺少正確的辨識能力[1]。社會中的各種因素都會誘導學生,使學生陷入享樂主義。尤其是現(xiàn)在學生喜歡用的抖音、豆瓣等平臺,不少學生醒了就在玩,睡前也在玩,每天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甚至課堂上戴著耳機依舊玩,根本不聽課。在種種因素作用下,學生漸漸跟不上教師節(jié)奏,自然會成為班級中的學困生。
人們常說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可是很多大學生在高校并沒有很好的培養(yǎng)自己的人際關系、人際交往能力。不同學生生活在不同的氛圍與環(huán)境,其所具有的行為特征與心理根植于其來源的家庭、地區(qū)。不少學生從小被父母約束,終于來到了比較自由的高校,所以肆無忌憚,表現(xiàn)十分自主。學生開始適應新的環(huán)境,但因為閱歷不豐富,且大多數(shù)學生來自于獨生子女家庭,不擅長照顧他人,所以才會表現(xiàn)出不具備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漸漸地開始沉迷于虛擬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虛擬環(huán)境中學生隨意釋放自己的情感,形成了依賴[2]?,F(xiàn)實社會中學生和他人之間頻頻爆發(fā)摩擦,勢必會影響學困生心理健康。
社會大環(huán)境導致不少學生并不重視高校階段學習。學生經(jīng)歷了6 年小學、3 年初中、3 年高中,幾乎每一名教師都會跟學生說再堅持堅持,努力一下進入大學就不累了,學生家長同樣這樣復述。導致很多學生進入高校以后真的并不學習,沒有為自己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學習對策。學生在學習時,不認真,更喜歡玩手機,刷微博。高校學習比較零散,很多課程為選修,只要學生學分夠畢業(yè)即可[3]。學生沒有意識到的是,如果自己不合理管理時間,沒有認真學習,今后就會被社會淘汰,面臨無法畢業(yè),無法找到工作問題。有一部分學生自暴自棄,受到了認真學習同學的指責,爆發(fā)矛盾或是產(chǎn)生敵對心理。這樣的錯誤且負面情緒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未來屬于年輕人,高校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與中堅力量,如果忽視學習能力建設,心理素質(zhì)建設,那么學生今后很有可能會陷入無法融入社會的問題。對此需要尋求行之有效的辦法,幫助學困生能夠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新的生活環(huán)境,帶給學生幸福的高校生活感受,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學校有必要認真普查每一名學困生的心理問題,了解成為學困生的原因。并做好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用輿論導向引導學生,貫徹與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路線,為社會培養(yǎng)與輸送社會主義視野合格接班人與建設者。要主動利用新媒體技術安撫學生,疏導學困生思想。用科學知識、理論知識武裝學生頭腦,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意義,走出自暴自棄的狀態(tài)。
排除學困生心理問題除了需要心理指導教師的優(yōu)秀疏導能力以外,還需要課程教師的專業(yè)性與責任心。學校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確保教師隊伍具有崇高的理想,堅定的責任意識,能夠認真負責的處理工作中的問題、要求。新媒體視角下,學生有了很多信息獲取渠道,也有很大自主選擇權。高校學生大多數(shù)十分活躍,教師的潛移默化、言傳身教影響效果在不斷弱化。為了更好地引導學困生走出心理問題,就需要充分利用學生喜歡的方法,比如網(wǎng)絡咨詢、公眾號教育。以上方法能夠減少學生的緊張感、抵觸感,餅保護學生自尊。在一步步疏導中,學生就能漸漸走出情感陰霾,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改變自己的負面學習情緒與心理。
結語:新媒體不僅是挑戰(zhàn)同時也是機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義重大,要用科學的手段與方法引導,讓學生能夠走出人生困惑、心理陰霾。教師需要予以學生足夠多的指導和關注,讓學困生意識到自己能行、自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