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實驗外國語學校,重慶 400039)
手機正在深刻地影響著中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其影響是利弊共存。一方面,因為手機的使用,學生社交圈急速擴容、知識面逐漸擴大、社會化明顯加速,它使得學生人際交往更加豐富,信息的溝通交流更加便捷,學習的方式、渠道增多,娛樂活動多樣化,成人感得到增強。
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學生所特有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他們還不能完全認識到手機作為工具的屬性,不當使用手機的情況層出不窮。在學習方面,由于中學生不當使用手機,其學習時間被嚴重擠占和切割,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動機弱化,厭學情緒加重,有的學生經常性地身在教室心在手機,心思游離在課堂以外,自控、自律意識淡薄,對克服學習困難缺乏毅力,對利用手機逃避學習困難形成路徑依賴,成癮傾向加重從而迷失奮斗目標,在考試中利用手機作弊、屢教不改的情況從未杜絕,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受到了影響。在班級管理方面,中學生不當使用手機,引發(fā)攀比、求異心理;作息時間混亂,遲到增多,睡眠不足,視力衰退、精力不濟,精神狀態(tài)萎靡,引發(fā)身體不適;人際關系緊張,影響同學的學習環(huán)境,師生沖突增多;沉迷虛擬世界,受不良游戲、有害信息的影響而出現(xiàn)人格變異;理想缺失,不思取進,意志消沉;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受到沖擊。這些情況都使班級管理難度增大,良好的班風學風易受破壞。
對于中學生手機不當使用行為的管理方面,雖然有些學校已經認識到禁止或放任都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在管理過程中無法可依、各自為政、簡單粗暴的情況卻一直存在,追求短平快的思想始終沒有改變,如何妥當地管理中學生手機不當使用的行為,需要社會、家庭、學生、學校、教師認真去探索。
根據對內外各方原因的分析,中學生手機不當使用的行為是可以糾正的,從學校和教師的角度出發(fā),現(xiàn)將中學生手機不當使用行為一般性的管理策略進行說明。
從思想上尋根,樹立理想修正觀念。中學生不當使用手機,首先是由于思想上出了問題。沒有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精神缺鈣”就必然導致行為疲軟。因此要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和明確的目標,讓他們的行為在正確價值觀念的支配下有序地進行。通過學?;虬嗉壪盗谢顒?,讓學生明白自己所處人生階段的特殊性,了解自己所肩負的各種責任,確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樹立學習的目標,把學習放在高中階段的優(yōu)先位置。讓學生正確認識手機的工具屬性,要讓學生把手機作為改善自己生活品質、提高學習成績、促進全面發(fā)展的工具,引導學生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把手機變成“學習機”而不是“游戲機”。
時空上要設限,明確使用權的邊界?!皥A不失規(guī),方不失矩”,學生合理使用手機的訴求應該尊重,但不等于說對學生使用手機的行為不加限制,學生使用手機不能以侵害他人、班級的正當利益為前提,因此必須劃定學生使用手機的行為邊界。教室里不得隨意使用,要倡導集體主義的精神,學生在教室的主要任務和精力應該放在學習上,過度使用手機勢必對學習成績、教學秩序、班風學風造成影響;教室外有限使用,只要是在正常的時間內合理、合法的使用,教師一般不應該干預,但是要防止學生在熄燈以后繼續(xù)使用手機,影響自己或他人的休息。
管理上要靈活,張弛有度寬嚴相濟。教師不宜采取簡單粗暴的做法,“一刀切”的嚴禁不符合學生與家長的實際需要,必然招致學生的反對;而放任自流的話,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尚不足以完全限制手機的負面作用。要防止好心辦壞事,以“高壓”的態(tài)勢追求短期的管理效果,顯示出的是管理方對學生潛能悲觀的預設,其長期效果難以保證。因此,既要有適度的管理介入,才能約束哪些走在錯誤邊緣的學生,也要充分考慮到部分學生已經夠能較好地利用手機。教師要做到寬嚴相濟,實行剛性約束、柔性管理、人性教育的統(tǒng)一,教師要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管理手機的辦法,才能獲得更好的管理效益。
方法上要對路,優(yōu)化教學順勢引導。教師要通過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想辦法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適當增加適合學生的游戲活動,激活學生的學習內驅力,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幫助學生建立利用手機提高學習和生活質量的習慣,要引領學生利用手機查閱時政新聞、開展電子閱讀、接觸網絡學習資源,支持學生移動化學習,鼓勵學生收藏、分享網絡上的學習方法與經驗,逐步養(yǎng)成利用手機終端進行學習,順應“互聯(lián)網+教育”的網絡發(fā)展趨勢,要教育學生培養(yǎng)管控手機的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精神和品格,減少學生不當使用手機的可能,讓手機成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的“神器”。
監(jiān)管上要有力,內外結合齊抓共管。要在班級公約中明確手機使用的相關規(guī)范和違紀處理辦法,以預防不當使用手機的行為為主,一旦出現(xiàn)不當使用行為,就應該有與之相應的懲戒辦法。外在力量的約束一定不能缺位,監(jiān)督與約束應包括:學生的自我監(jiān)督與約束,教師在教室的監(jiān)督,生活老師在寢室中的監(jiān)督,監(jiān)護人在家的監(jiān)督,多方齊抓共管、綜合治理,要適當增加學生違規(guī)使用手機的犯錯成本,這樣才能使學生的使用行為趨于適度和合理,抵制住手機中容易讓學生偏離正常軌道的“誘惑”,提高手機使用行為的效益,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要讓學生改變不當使用手機的行為,需要多方綜合治理,但內因是根本性的因素,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手機究其本質來講是一種通訊工具,是人們達成目的的手段或途徑,工具本身無所謂好壞,因此,關鍵的因素依然是人這一主體,在中學生手機不當使用行為的管理上應該以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為主,教師不能代替也無法代替學生能力的生長和思想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