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蘇溪鎮(zhèn)第三小學,浙江 義烏 322009)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往往是憑借著興趣來展開學習的,教師在展開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多媒體課件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主要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對知識內容的闡述更加直觀,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該注意對其這一優(yōu)勢進行有效發(fā)揮。例如,教師在講解《升國旗》一課的時候,如果僅僅是通過語言傳授的方式來展開教學,很難使學生對升國旗的場景有清晰具體的認知,這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天安門升國旗時的場景資料,宏大的場面,肅穆的氛圍,學生在觀看視頻資料的時候,很快便被這樣的氛圍所吸引,從而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fā),在文章閱讀以及理解過程中,所想到的問題更加多樣化,對問題的探討也更加深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展開教學使得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更加真實、具體,有利于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問題進行深入理解,從而更加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感官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圖像、聲音以及文字結合到一起。例如,教師在進行《春筍》一課教學的時候,由于一部分學生并沒有去過南方,也沒有親眼見過南方的植物,這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資料或者圖片資料向學生展示春筍的樣子,這時候學生便會對這一植物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從而使得教學效果更加理想,這樣不僅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也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來說,在實際展開的過程中,經常會涉及到一些超出實際生活的知識內容,并且課文中存在的一些關鍵性詞語以及句式往往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了一定阻礙。通過對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使得教學優(yōu)勢更加明顯,即使是很抽象的事物也可以通過具象化的方式展示出來,從而使學生對其有更加直觀的理解,這也使得部分教學內容得到了有效簡化。例如,教師在講解《生命橋》一課的時候,其中老羚羊與年輕羚羊分站兩隊的場景會令人產生很深的觸動,老羚羊先起跳,年輕的羚羊隨后跟上,在老羚羊下落的瞬間,小羚羊踩在老羚羊的悲傷,然后借力跳到懸崖上,這時候老羚羊卻重重的摔下去。對于這樣的場景來說,在生活中往往很難看到,因此教師在對這篇課文中所描述場景的時候,往往由于學生情感體驗有限,人生閱歷有限,對這種震撼人心的場面缺乏感知能力或者感知不夠敏銳。再加上這樣的場景有一定的物理學知識基礎在其中,小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了解較為有限。以上種種,都使得小學生往往很難體會到老羚羊為了下一代生存而甘愿奉獻生命的精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動態(tài)展示小羚羊是怎樣踩在老羚羊的背上跳過懸崖,老羚羊是怎樣像一片樹葉那樣掉下懸崖的。這勢必會讓學生產生更加深刻的感觸,于是會對老羚羊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有更加真切的認知,同時也可以使學生聯(lián)想到自己的父母為了自己一直在默默奉獻,默默付出,不求回報。這樣一來也使得語文教學達到了更加理想的效果。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往往生活經驗較為有限,對于教師所講解的一些知識內容往往很難有具體的理解,因此教學內容不能脫離實際,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會非常吃力,同時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修飾,不能粗暴直白的將教材上的內容直接講給學生,應該練習生活中的具體實例,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火燒云》一課的時候,火燒云這種景象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xiàn),但是往往學生沒有在意這一景象,因此,教師一講解課文的時候,學生會回憶起曾經見過的火燒云,但是具體哪里美,哪里特別卻也說不上來。這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展開輔助教學,通過圖片以及幻燈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出與火燒云有關的景致,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美感,同時,還應該將觀察火燒云并且記錄其形狀特征當作是課后作業(yè),這樣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使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綜上所述,在展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對教學方法進行準確選擇,將多媒體設備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多媒體教學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教學資源豐富,可以使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得到提升,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