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陳湛
前年夏天在川西巴朗山看到流石灘上的假多葉黃堇后,高原紫堇成了我的最愛,連綠絨蒿都要退一步。直到今年被白馬雪山的美麗綠絨蒿毒倒。
即使綠絨蒿又重新占據(jù)了我心中第一的位置,流石灘上的高原紫堇們?nèi)耘旁谶@次滇藏尋花之旅目標清單的前列。很幸運,不但看到了所有目標種紫堇,還看到了好幾個以前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小仙女。
六月中在小中甸天寶山流石灘第一次看到半荷包,那時還沒到花期,只有葉子。后來一直在各個流石灘尋找伊的花,直到七月中二上普金才看到了兩棵花。這藍色真美,不枉我手腳并用地爬上海拔4800 米看她(圖1),然后就再也沒見過了,直到九月初二上天寶山,驚喜地發(fā)現(xiàn)還有不少半荷包在開。有些植株已經(jīng)結(jié)果,果子也很可愛(圖2)。
圖1
圖2
六月底在白馬雪山中埡口的矮灌叢找花,我從正面爬坡,師傅從下面橫穿繞到后山。正面沒找到啥,被師傅叫到后山,看著滿坡滿谷盛開的雪山杜鵑,驚艷了時光。下山路上,師傅說他上山時看到一種以前沒見過的花,就在那片砂石間,指給我看。我看了一眼驚呼立馬趴下拍照。正是我的流石灘紫堇目標種之一囊距紫堇。囊距的辨識度很高,花距粗大,上下花瓣像張開的嘴,內(nèi)花瓣像即將吐出的舌頭,整個花序仿佛蛇發(fā)妖女美杜莎的頭發(fā)(圖3)。囊距紫堇的標本模式采自德欽,果然在白馬雪山的多處流石灘看到這位妖女,每次都忍不住拍(圖4)。
圖3
圖4
拉丁學名種加詞melanochlora 的意思就是黑綠色,不知為啥取這個名字。我看到的暗綠紫堇花從藍到紫都有。第一次看到花是在皇冠峰的流石灘上,七十度的陡坡,腳下是碎石,站立不穩(wěn),干脆趴在坡上拍個過癮(圖5)。暗綠紫堇初開時最美,單看花、葉都很精致,花葉合在一起看,就像一朵在亂石坡上盛開的大花(圖6)。
圖5
圖6
灰?guī)r和暗綠的葉子很像,生境又相同,好幾次把暗綠當成了伊,空歡喜一場。直到二上普金才看到灰?guī)r的花,顏色比暗綠的花色調(diào)更暖一些,花序更高一些(圖7)。后來看到肩并肩開在一起的暗綠和灰?guī)r才真正分清楚(圖8)。
圖7
圖8
兩年前在川西的山上看到過浪穹紫堇。今年到德欽后看到的第一種高原紫堇也是浪穹。五月底的白馬雪山埡口,春天才剛剛開始(圖9)。前面四種紫堇基本只能在滇西北看到,相比之下浪穹紫堇分布較廣,青藏川滇都有。雖然相對常見,但我一直很喜歡浪穹,純凈的藍色,仿佛一滴濃縮的藍天,給在高原雨季里尋花的人帶來希望(圖10)。
圖9
圖10
波密紫堇是我這次滇藏尋花之旅看見的最后一種紫堇。七月底在丙察察路上看見的??扉_過了,枝形有點散亂。細看還是很美。波密紫堇和浪穹紫堇很相似,尤其是剛冒出地面就開花的浪穹和波密,花序和葉子還沒展開,我這樣的外行無法區(qū)分。長高后比較基生葉和莖生葉的形狀還是有不同。紫堇屬定種要看花序、葉子、苞片、根。根也就罷了,業(yè)余人士不會去拔出來看,但顏值黨實在是看見花就顧不上葉子和其他部分,回來看圖定種時頭痛得很。屢教不改(圖11-12)。
圖11
圖12
去老君山找藿香葉綠絨蒿和伴蘚綠絨蒿,在苔蘚上看見裊娜纖細的尖瓣紫堇,和紫色的羽葉穗花報春、黃色的葶藶開在一起,是苔蘚森林里的精靈。自然是最好的調(diào)色師,不管是對比色還是靠色,開在一起都和諧無比(圖13-14)。
圖13
圖14
長冠紫堇只在四川的稻城和云南的德欽、中甸有分布。我在白馬雪山看見的長冠紫堇喜歡跟偏花報春和鐘花報春長在一起,盛花期也重疊。淺紫色的長冠紫堇花在報春花海中不怎么起眼,仔細看看還是挺耐看的(圖15-16)。
圖15
圖16
六月底在白馬雪山路邊看見的一片藍色的紫堇,糾結(jié)了好久到底是哪一種。還好請教專家問到了。其實純業(yè)余?顏值黨不知道種也就罷了,但還是忍不住糾結(jié)。紫堇屬四百多鐘,中國原生的差不多三百種,主要集中在西南高原。都美,但好難區(qū)分(圖17-18)。
圖17
圖18
我在白馬雪山看見的鉤距黃堇長在流石灘下緣的礫石草甸上,水邊。黃色的上下花瓣,淺紫色的花距,寶藍色或深紫色蝴蝶結(jié)樣的內(nèi)花瓣,配色大膽又協(xié)調(diào)。估計大多數(shù)紫堇都有毒,不見牛羊吃葉子或花。鉤距紫堇是例外,我看到的那片好些的都被牛啃了,真真是牛嚼紫堇了(圖19-20)。
圖19
圖20
這又是一對難區(qū)分的紫堇姐妹,同屬曲花紫堇組大海黃堇系,條裂黃堇分布比粗距紫堇廣很多。
前年在川西就見過條裂黃堇。今年美貌的花看得多了,就沒那么驚艷了。不過回到人煙密集的地方一段時間,又會覺得伊美貌無比了(圖21-22)。
圖21 條裂黃堇
圖22 粗距紫堇
四年前第一次來香格里拉看花,取扎帶我們?nèi)ニ霞?,白馬雪山上的書松村,在村子上面的瀑布邊看到過巖生紫堇,當時并不知道是哪一種。這次又去了那個瀑布,又看到了這小小的紫色花,開在石壁上。請教專家才定了種。巖生紫堇沒有其他高原紫堇的冶艷,但看起來很親切,和江南三月里盛開的刻葉紫堇屬于一個組。往年春天都會去杭州植物園看那一大片刻葉紫堇,今年是錯過了(圖23-24)。
圖23
圖24
我們在214 國道邊停下,為了拍路邊流石灘上的綠絨蒿。走近了才發(fā)現(xiàn),白色的碎石里,還開著奶油色的糙果紫堇。紫堇屬的花藍、紫、黃色居多,還是第一次看見這樣清淡的顏色,真喜歡(圖25-26)。
圖25
圖26
東達山埡口海拔5008 米,是我這次尋花之旅經(jīng)過的海拔最高的埡口。車停在埡口,我們往上面的流石灘爬,看到了綠絨蒿們,看到了虎耳草們,看到了毛茸茸的皺葉毛建草,也看到了鱗葉紫堇,這以前聽都沒聽說過的又一種流石灘上的仙物。鱗葉的花顏色沒有半荷包鮮艷,自有一種低調(diào)的雅致(圖27-38)。
圖27
圖28
又是一種難辨別的黃堇,在昌都和拉薩都看到。在刺葉綠絨蒿和拉薩綠絨蒿的旁邊,擬錐花黃堇像個粗服亂頭的村姑。可是,回到人潮涌動的城里,再看伊,村姑就變成了浣紗的越溪女(圖29-30)。
圖29
圖30
紫堇屬以前專門有個紫堇科,現(xiàn)在歸在罌粟科了,應該是根據(jù)基因研究的新分類。其實,單從顏值上來說,把這些仙女和妖女們劃在罌粟科下也很有道理。罌粟科科長是個大毒草,但對野花控來說,高原的紫堇們比科長毒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