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燕萍
摘 ?要 ?帶有規(guī)則、規(guī)律的事物,都有一種能打動人心的美感。相互之間有規(guī)則的排列,是一種不同尋常的美,觀之使人久久不能忘懷。同樣,筋紋壺帶給人們的也有一種規(guī)則之美,它是人為的,但又是合乎自然規(guī)律的,是藝術提煉的結(jié)果。
關鍵詞 ?規(guī)則;規(guī)律;人為;藝術提煉
宜興紫砂造型千變?nèi)f化、出奇斗勝、百花齊放、式樣繁多,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在《中國紫砂》“器型千變?nèi)f化的歸類”這一章節(jié)中,把宜興紫砂壺造型概括為三大類:一是花貨,把自然界、動植物界的自然形態(tài),用浮雕、半浮雕等造型裝飾設計成仿生形象的茶壺。二是光貨,又稱幾何形體造型,是根據(jù)球形、筒形、立方、長方及其它幾何形變化而來。三是筋紋器,將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云水紋等形體分為若干等分,把生動流暢的筋紋納入精確嚴格的設計當中。筋紋壺的創(chuàng)作歷史悠久,早在宜興紫砂的初創(chuàng)期,宜興的紫砂鼻祖供春就創(chuàng)作了“六瓣圓瓤壺”,該壺的設計精巧,筋紋明晰、造型生動。他的入室弟子時大彬,按自然界玉蘭花的形態(tài)創(chuàng)作了“玉蘭花瓣壺”,其壺造型極美,六瓣筋紋肥厚豐腴、引人注目,既有張力欲噴薄而出的動態(tài),又有亭亭玉立的內(nèi)美,可稱為筋紋器的楷模?!傲鳚檳亍保ㄒ妶D1)設計為六瓣筋紋,蓋、口、底皆為六棱形,有對稱均衡之美,蓋為平蓋,蓋線、口線相合筋紋貫通,蓋線稍厚于口線,在均衡中又產(chǎn)生細微的變化。橋形鈕,壺體的筋紋如波浪般的起伏,線面的轉(zhuǎn)換給人以豐富的視覺效果,豐姿綽約,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趣味性。
帶有規(guī)則、規(guī)律的事物,都有一種能打動人心的美感。相互之間有規(guī)則的排列,是一種不同尋常的美,我們都忘不了在電視中觀賞國慶閱兵時那整齊的列陣、整齊的步伐,那是一種人間的大美,使人久久不能忘懷。同樣,筋紋壺帶給人們的也有一種規(guī)則之美,它是人為的,但又是合乎自然規(guī)律的,是藝術提煉的結(jié)果。
筋紋壺的制作,首要條件是制作精準的筋紋樣板,可用厚度適中的塑料板,按設計圖樣的要求畫出六瓣筋紋,定出準確的筋紋點。在拍打身筒成型后,在底片、滿片上畫出筋紋及筋紋點,然后從筋紋點開始,在壺身上畫出筋紋線,筋紋線之間的距離必須相等。用竹尖刀把壺身上的筋紋線從壺底處壓向壺肩處,操作時用力要均勻,一根根地壓下去,用目光判別它們的距離和深淺達到一致。壓到一定的深度,根據(jù)制作的要求要換用另一規(guī)格的竹尖刀,以適用為前提,直至壓出符合設計要求的筋紋。制作專用的線梗清理每條筋紋,使筋紋的線面銜接有序、過渡自然,需要不斷地總結(jié)經(jīng)驗,才能練出精準的目力,最后還要有過硬的明針功夫,這些都是制作筋紋壺的基本功,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流潤壺”壺身的六棱筋紋為對稱的筋紋,最有利于表達筋紋的對稱之美。壺嘴、壺把裝在前后筋紋的中線上,它們與壺身的鑲接處需用脂泥補足,使嘴、巴與壺身如天然生成。為了增加嘴、把與壺身的相接情趣,我用小竹刀各壓出六條短小的凹紋,使之與壺體的六棱筋紋相呼應。我對壺蓋也進行了精心的裝飾,在平蓋上又加鑲了一片比蓋片略小的裝飾片,增加蓋片的厚重感,橋形鈕與蓋片相接部分的弧度與壺蓋筋紋的弧度相一致,有相互呼應的美感。筋紋線從蓋線、口線到圈足線上下貫通、一瀉而下、氣脈相通。
六條筋紋線通達、順暢,寓意我國民間的吉語“六六大順”。“六六大順”本指農(nóng)歷的六月初六,春播、夏種、秋收,期盼諸事順暢,能有秋后的好收成,同時它也用于祝福中年人士家庭幸福、事業(yè)有成、身體健康?!蹲髠鳌罚骸熬x、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謂之六六大順?!币馑际菑纳鐣郊彝トf事順暢、家庭和睦、社會發(fā)展。這一傳統(tǒng)的吉語與我們當今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的愿望是相一致的,社會是由一個個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和諧相處,才能打好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在設計創(chuàng)作“流潤壺”時,我不由地想起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弄晴柔。”詩描述的是:在晴日里,泉水悄然無聲地在細細流淌,樹蔭的清涼、風的輕柔與細細流淌的泉水組成一幅大自然清凈無塵的佳景。該詩更是描述了山泉的精神風貌:它在細細的流淌,不惹人耳目,但卻流淌不息,從不間斷,滋潤著山間的土壤與樹木花草,這是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它與孔子的“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的意境相同。芝蘭的芳香不為人知而終為人知,世上有許多學習雷鋒而不留名的無名英雄,正是這些人的無私奉獻才能使雷鋒精神不斷發(fā)揚廣大,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流潤壺”的設計理念就是這樣的一種精神,通過設計達到物與人的情感交流,把物擬人化?!傲鳚檳亍钡拿恳粭l細細的凹線從上貫下,猶如山泉的流淌潤人心田,希望人們在品茶的過程中細細品味,把這種“山泉精神”、“芝蘭品質(zhì)”充分發(fā)揚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