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穴位敷貼干預惡性腫瘤化療不良反應的研究進展

      2020-12-09 07:53:30張永太王厚明
      中國民間療法 2020年21期
      關鍵詞:組方穴位中藥

      高 妍,張永太,王厚明,錢 芳

      (1.上海市嘉定區(qū)中醫(yī)醫(yī)院,上海201800;2.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上海201210)

      穴位敷貼是基于經(jīng)絡針刺學說,在中醫(y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理論指導下,通過穴位刺激和特定部位的藥物吸收以達到疏通經(jīng)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治療目的。清·徐靈胎尤贊其法之妙:“用膏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jīng)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有力。”中藥穴位敷貼作為中醫(yī)傳統(tǒng)特色療法,通過穴位刺激和特定部位的藥物吸收達到治療效果,具有患者接受度高、操作簡便、不良反應較少的優(yōu)勢。本文通過分析2010—2020年中藥穴位敷貼治療惡性腫瘤的相關文獻,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科學依據(jù)。

      1 中藥組方及敷貼穴位統(tǒng)計分析

      1.1 中藥組方統(tǒng)計分析 以“穴位敷貼”“腫瘤”為關鍵詞,搜索2010—2020年萬方、維普數(shù)據(jù)庫中相關文獻,共篩選出文獻45篇,涉及穴位敷貼方劑35首。對方劑中組方藥物進行分析統(tǒng)計,其中使用超過5次以上的中藥見表1,使用超過10次以上的中藥為黃芪、冰片、干姜(姜汁)。從組方藥物的性味、歸經(jīng)看,穴位敷貼的藥物一般選取辛溫的藥物,具有辛溫散寒、化痰通絡、溫陽益氣的功效。黃芪是臨床常用的補氣藥,味甘,性溫,入脾、肺經(jīng),具有補氣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等功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含有黃芪多糖、黃芪皂苷和黃酮類等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調節(jié)、抗腫瘤、抗病毒和治療代謝紊亂作用[1]。冰片為龍腦香科常綠喬木植物龍腦香樹脂的加工品,或龍腦香的樹干經(jīng)蒸餾冷卻得到的結晶,味辛、苦,性微寒,可以通過穴位作用于全身,通過吸收、透射、反射、滲透等過程,激發(fā)機體活性,改善人體微循環(huán),起到疏通經(jīng)絡、平衡陰陽、調節(jié)氣血的作用[2]。

      表1 35首穴位貼敷處方中高頻藥物(≥5次)

      1.2 敷貼穴位統(tǒng)計分析 對文獻中提及的敷貼穴位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使用超過5次以上的穴位見表2,排名前4位的穴位分別為足三里、脾俞、中脘、神闕。足三里使用頻次高達20次,其為足陽明胃經(jīng)的主要穴位之一,其支者沿喉嚨,入缺盆,向下通過橫膈,屬胃絡脾,功善平補平瀉,合治內臟,具有調理脾胃、和中降逆、扶正祛邪的功效[3-4]。中醫(yī)認為,化療為以毒攻毒療法,腫瘤患者化療后白細胞減少多為脾腎兩虛、氣血雙虧證,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穴位敷貼時選取脾俞、足三里,可奏健脾和胃、益氣生血之功[5]。中脘在肚臍和劍突的中間,為足明陽胃經(jīng)的募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臨床研究表明,刺激足三里和中脘具有通絡經(jīng)脈、降氣、止嗝的作用[6]。神闕位于臍部,為胚胎發(fā)育過程中腹壁的最終閉合處,臍下分布豐富的靜脈網(wǎng),藥物經(jīng)臍部吸收,可直接作用于患處。神闕又稱臍中,中醫(yī)認為其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歸屬于任脈,素有神闕主百病之說,任脈與督脈相表里,共統(tǒng)人身百脈,交通五臟六腑。

      表2 穴位敷貼高頻穴位(≥5次)

      2 臨床應用

      2.1 癌性疼痛 疼痛是各類癌癥患者的主要癥狀之一,由癌癥晚期腫瘤細胞浸潤、轉移或壓迫相關組織引起,約75%的患者伴有中重度疼痛,僅有41%的患者癥狀得到緩解[7]。目前臨床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三階梯止痛治療方法控制癌癥疼痛,但是止痛藥易成癮,且不良反應較多,如便秘、惡心、嘔吐、胃潰瘍、肝腎功能損害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一般選取活血化瘀中藥作為穴位敷貼組方,治療癌癥患者疼痛。李贊等[8]治療癌性疼痛,用全蝎、蜈蚣、地鱉蟲等蟲類藥做成止痛散,過100目篩,攤于專用紗布后貼敷于阿是穴,結果發(fā)現(xiàn)該治療方法可以提高痛閾,減輕患者疼痛,相對減少西藥用量,從而減輕因口服西藥帶來的不良反應及患者的經(jīng)濟壓力。

      2.2 便秘 由于術后腸道功能紊亂或口服阿片類鎮(zhèn)痛藥的影響,一半以上的腫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尤其是中老年患者[9-10]。西藥化療后或服用阿片類藥物引起的便秘,臨床多采用刺激性、容積性、滲透性瀉藥,或甘油灌腸劑、開塞露等方法刺激排便,長期服用可能會產(chǎn)生耐藥性或成癮性?!妒備洝ぞ淼诰攀摺ご蟊忝貪吩?“大便秘澀,蓋非一證,皆營衛(wèi)不調,陰陽之氣相持也。”中醫(yī)認為,便秘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是大腸傳導失司,導致其他臟腑功能紊亂,水谷糟粕無法排出[11]。該類患者大多選取具有瀉下通便、清熱瀉火、逐水消腫的中藥作為穴位敷貼組方。黃柳柳等[12]采用神闕敷貼治療老年腫瘤患者氣虛型便秘,取炙黃芪15 g,黨參片15 g,白芍10 g,白術15 g,大黃10 g,枳實10 g,芒硝10 g,研末,用黃酒調糊,貼敷于神闕,10 d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研究發(fā)現(xiàn),該治療方法療效確切,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2.3 化療后白細胞減少 化療藥物缺乏細胞毒的特異性,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傷人體正常細胞,且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嚴重破壞免疫系統(tǒng),導致外周白細胞和粒細胞計數(shù)減少。該類患者穴位敷貼組方一般選取補虛類中藥,具有清熱、生津、潤燥的功效。路玫等[13]用人參、黃芪、當歸、附子、肉桂等研細末,用姜汁調和后貼敷于大椎、膈俞、脾俞、胃俞、腎俞、足三里等穴位,治療癌癥化療患者白細胞減少,結果顯示,治療后粒細胞顯著增加,粒細胞百分比升高,還能緩解部分患者的胃腸反應,改善睡眠和飲食。

      2.4 化療后惡心嘔吐 化療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常需要對癥治療,如靜脈滴注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如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或靜脈推注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昂丹司瓊注射液[14-17]。頻繁的嘔吐會導致患者電解質和水代謝紊亂,甚者會引起精神高度緊張或焦慮、抑郁狀態(tài),降低患者治療的依從性[18-19]。楊文娟等[20]將穴位敷貼治療貼(上海豐澤園醫(yī)藥研究所)貼于雙側內關、足三里、中脘、神闕穴位,結果發(fā)現(xiàn),該治療方法可以預防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腹脹、便秘等消化道癥狀,并能減少骨髓抑制的發(fā)生,且操作簡單,患者易于接受。祝明池等[21]將穴位敷貼治療貼(上海豐澤園醫(yī)藥研究所)貼敷于足三里及內關,可有效預防惡性腫瘤患者化療后嘔吐的發(fā)生。

      2.5 咳嗽 肺癌在我國惡性腫瘤中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均占首位,近50年來,許多國家都報道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增高,其5年生存率一般在15%左右。咳嗽是肺癌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多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阻塞性反復發(fā)作。該類患者穴位敷貼組方中藥藥味辛、苦,性辛溫,多入肺經(jīng),具有宣降肺氣、化痰止咳的功效。楊立峰等[22]治療肺癌晚期咳嗽,取芥子、延胡索、甘遂、麻黃、細辛按2∶2∶1∶1的比例混合,研細末,過80目篩,用鮮姜汁調和后,外敷于大椎、風門、肺俞、膈俞、膻中、天突、膏肓、脾俞、腎俞、命門等穴位,麝香鎮(zhèn)痛膏固定,3 d貼藥1次,每次貼藥2~3 h,治療8次后取得滿意效果,患者咳嗽基本消失。

      2.6 抑郁狀態(tài) 抑郁狀態(tài)在惡性腫瘤患者中普遍存在。惡性腫瘤患者中伴有抑郁狀態(tài)者為抑郁癥高發(fā)人群,且抑郁狀態(tài)與腫瘤的發(fā)展變化、轉移、預后等息息相關,降低了腫瘤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給臨床治療帶來困難[22]。趙遠紅等[24]用麝香虎骨膏將黃連、吳茱萸、蒺藜、干姜、砂仁、丹參制成的中藥丸貼敷于雙側足三里、陽陵泉及肺俞后,發(fā)現(xiàn)穴位敷貼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抑郁狀態(tài),該法用藥安全,無明顯不良反應。該方以左金丸為基礎方,配合蒺藜疏肝祛風,干姜、砂仁溫脾止嘔,具有辛散走竄、開竅解郁的功效。

      2.7 乏力、納差、呃逆等脾虛癥狀 晚期腫瘤患者一般存在乏力、納差、呃逆等癥狀[25],西醫(yī)臨床一般給予胃動力藥,如莫沙必利片、嗎丁啉等,或者激素類藥物如甲地孕酮、地塞米松等,但是長期服用上述藥物可引發(fā)肝酶指標異常、深靜脈血栓形成等不良反應。金文偉[26]采用中醫(yī)外治法治療30例脾虛型晚期腫瘤患者,取生曬參、川椒目、干姜、芥子按2∶1∶1∶1比例打粉混合,過120目篩,用醫(yī)用貼敷貼于中脘、足三里、肺俞等穴位,每次2~4 h,該治療方法可改善患者食欲,促進消化、吸收和排便,提高晚期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且能減輕放化療和靶向藥的不良反應。劉安家等[27]用丁香、吳茱萸、柿蒂穴位敷貼治療放療后頑固性呃逆患者44例,臨床療效顯著。

      2.8 免疫紊亂 腫瘤患者免疫系統(tǒng)受損。胸腺和脾臟是各類免疫細胞居住和產(chǎn)生免疫應答的場所,可以評價機體的免疫功能,機體的抗腫瘤免疫主要依靠T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王蘭英等[28]用雄黃、青黛、芒硝、乳香、沒藥、莪術、芫花、蟾蜍等制成化積止痛巴布劑,貼敷于肝俞、脾俞、腎俞,14 d后發(fā)現(xiàn),化積止痛巴布劑穴位敷貼能升高實體瘤小鼠脾臟及胸腺指數(shù),升高外周血中總T淋巴細胞比例。

      3 小結

      中藥穴位敷貼作為中醫(yī)傳統(tǒng)特色療法,是中醫(yī)外治療法之一,對改善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穴位敷貼通過藥物對皮膚的刺激,引起皮膚和患處的血管擴張,促進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新陳代謝,改善局部組織血液供應,還可調節(jié)腺體分泌,提高免疫功能,從而改善惡性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29]。從本文篩選文獻可以看出,穴位敷貼在惡性腫瘤患者中的運用中體現(xiàn)了諸多優(yōu)點:①作用部位明確,不良反應較少,與常規(guī)化療方案結合可明顯提高治療效果,并可長期應用,不易出現(xiàn)耐藥等情況;②選穴或用藥均可實現(xiàn)個體化的辨證論治。

      綜上所述,中藥穴位敷貼作為中醫(yī)傳統(tǒng)特色療法,患者接受度高,操作簡便,且價格便宜,適合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組方穴位中藥
      Shunxin decoction (順心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醫(yī)藥清瘟殺黏類方劑組方的知識發(fā)現(xiàn)研究
      低血壓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中藥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您知道嗎,沉香也是一味中藥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32
      中醫(yī),不僅僅有中藥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7:00
      夏季穴位養(yǎng)心
      華人時刊(2019年13期)2019-11-17 14:59:54
      男性排濕,常按這五個穴位
      中藥貼敷治療足跟痛
      部頒標準中治療風溫中成藥的組方規(guī)律
      中成藥(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
      滨州市| 黄大仙区| 和平县| 五台县| 东海县| 内乡县| 溧水县| 慈溪市| 基隆市| 纳雍县| 恭城| 拉萨市| 白朗县| 晋城| 靖江市| 莫力| 米林县| 临夏市| 昂仁县| 太康县| 资兴市| 洪泽县| 新蔡县| 新民市| 襄樊市| 永修县| 厦门市| 抚顺市| 汉中市| 大荔县| 漳州市| 肇州县| 财经| 五河县| 商洛市| 和林格尔县| 丰城市| 郑州市| 灵宝市| 屯留县|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