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俠
摘要:趙雷創(chuàng)作并演唱的民謠《成都》,無論影響力、知名度還是美譽度,對于中國原創(chuàng)民謠來說都值得探索和研究。通過對趙雷創(chuàng)作的《成都》唱響全國的根源探究,結合對作者人生經(jīng)歷及其詞曲創(chuàng)作的探討發(fā)現(xiàn),該首民謠的成功絕非偶然,除了借力于知名媒體平臺外,還在于詞曲引爆了聽眾的情感需求,唱出了民眾生活的文化需求。這也表明,只要符合人們的需要,小民謠也能唱出大天地。
關鍵詞:民謠 《成都》 趙雷
《成都》,作為一首民謠,曾經(jīng)一夜之間火遍中國大江南北,被上億人傳唱,一時成為中國最流行的歌曲,讓那些所謂的“流行歌曲”也自嘆不如。當《成都》被中央電視臺、湖南衛(wèi)視、視頻網(wǎng)站等知名傳播媒體播出后,《成都》成了所有人的“成都”,傳唱《成都》的,未必到過成都,但會唱《成都》的人可能比成都市的人口都多。鑒于此,透視分析民謠《成都》唱響國內(nèi)、流行中國的根源,對中國原創(chuàng)民謠的發(fā)展極具現(xiàn)實意義。
一.《成都》搭上好平臺
就中國當代民謠音樂來說,“源自民間”是它的基本屬性。[1]而現(xiàn)實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普遍將民謠當作冷門又小眾化的音樂,很多音樂制片人或者是著名音樂家,也不屑于花財力或時間專業(yè)去做這個行當,因為不賺錢并且沒有很大的受眾市場。民謠創(chuàng)作者和演唱者除了熱愛音樂的那份癡情,生活過得窘迫又寒酸。民謠成了鄉(xiāng)村小地方的民俗歌謠,拿不到大場面、大舞臺,即使偶爾上了大舞臺,也常常被評委或嘉賓冷漠置之或是敷衍了事。中國民謠總處在音樂界的尷尬境地,始終進入不了主流音樂界的高雅殿堂。
然而,一位名叫趙雷的男孩卻在新世紀打破了民謠的孤寂境地,這仿佛是中國民謠有史以來的一個偶然。2017年2月4日晚,趙雷作為湖南衛(wèi)視《我是歌手》欄目組有史以來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創(chuàng)作型民謠歌手及挑戰(zhàn)歌手,演唱了一首自創(chuàng)歌曲《成都》,壓軸出場卻“平地驚雷”,更是力壓群芳。他力壓此前頗受看好的哈薩克斯坦籍歌手迪瑪希,成為當晚競演的一匹黑馬,獲得亞軍的好成績。趙雷和《成都》似乎一夜之間便刷爆了許多人的朋友圈,網(wǎng)友爭相在社交網(wǎng)絡上轉發(fā)這首歌的音視頻。當時《我是歌手》播出僅僅4期,民謠《成都》卻打破了綜藝史上單周搜索量和播放量最多的新紀錄:網(wǎng)易云《成都》的評論者刷到了12萬人;酷狗平臺被用戶單曲循環(huán)高達2億次,刷新了酷狗史上所有綜藝紀錄。透過酷狗音樂平臺播放量、搜索量、歌曲評論總量等真實數(shù)據(jù),對比歷年所有上線酷狗的音樂數(shù)據(jù),民謠《成都》儼然成為了比流行歌曲還流行的暢銷音樂。民謠《成都》紅了,趙雷一夜成名,所有的這一切,其實歸功于他選擇了國內(nèi)最有影響力和傳播力的演唱平臺——《我是歌手》節(jié)目。
同時,民謠《成都》的唱火,也得益于趕上了春節(jié)思鄉(xiāng)的佳機,它的出現(xiàn)使許多遠離家鄉(xiāng)的人有了心靈傾訴的表達途徑。其中還有一些大牌明星和國家級媒體的相助相成,在年假和全國兩會期間,這些明星和媒體平臺為其“打過廣告”成為熱點。在2017年趙雷被邀請參加《歌手》成功后,這首歌獲得了CMA年度歌曲獎。2017年3月初,《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兩會版《成都》MV,當晚的視頻點擊量高達340多萬[2]。2018年,趙雷在北京工體舉辦第二場個人萬人演唱會。在最佳的平臺,遇到最佳的時機,加之趙雷人緣不錯,在占盡天時地利之中,《成都》得以流行傳播,讓民謠《成都》成了全國人民的“成都”??梢?,好平臺是趙雷唱響《成都》首要原因。
二.《成都》詞曲潤人心
如果說借助有實力的傳媒平臺是《成都》成功的外在根源,那么,詞曲樸實無華卻韻味十足,扣人心弦,則是其成名的內(nèi)在原因。
(一)歌詞質樸浮畫面
“讓我掉下眼淚的不只昨夜的酒”,借酒消愁,對于聽歌的人來說,或許都有經(jīng)歷過。緊接著“讓我依依不舍的不只你的溫柔”,讓人一下子墜入了情感的漩渦。人世間最難得的是柔情,這種可以化解所有痛苦的“溫柔”詞語,讓人又浮想聯(lián)翩?!坝嗦愤€要走多久你攥著我的手”,如此形象貼切,平易近人。“讓我感到為難的是掙扎的自由”,“分別總是在九月回憶是思念的愁”,“深秋嫩綠的垂柳親吻著我額頭”,“為難”“掙扎”“分別”“回憶”“思念”“親吻”,幾組關鍵詞讓人揪心,又易懂易記,如同看到人游綠蔭處,心飛此地外。緊接著唱出的一個畫面浮于聽者眼前:“在那座陰雨的小城里我從未忘記你 / 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 /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哦哦 / 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 你會挽著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褲兜 / 走到玉林路的盡頭 / 坐在小酒館的門口”?!冻啥肌犯柙~如此“接地氣”,沒有華麗的詞藻,平敘述來,但卻唱得惹人追憶路邊街頭的詩情畫意??梢哉f,《成都》的作詞者趙雷是寫實歌詞的優(yōu)秀創(chuàng)作者,將平實的歌詞運用得爐火純青,讓人易讀、易唱、易懂。趙雷創(chuàng)作的歌曲《畫》亦是如此,“為寂寞的夜空畫上一個月亮 /把我畫在那月亮的下面歌唱……我沒有擦去爭吵的橡皮 / 只有一支畫著孤獨的筆”,他將抽象思維轉化為視覺圖景,讓人不僅聽到了一首歌,還看到了一幅畫,難怪評委嘉賓劉歡聽后激動到流淚,有如此情調的歌者,趙雷確實讓聽眾難以忘懷。生活創(chuàng)造藝術,藝術來源于生活,又是對生活的再加工,趙雷用質樸的歌詞將現(xiàn)實生活釀成一杯醇香醉人的美酒,讓聽者或歌者如癡如醉,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簡單生活的藝術之美。
(二)旋律簡單易唱易傳
當今中國樂壇有一種怪現(xiàn)象,就是“飆高音”盛行在各種音樂綜藝節(jié)目中,甚至成為一些歌手拿來比拼的好戲。然而,《成都》有些與眾不同,這首歌作為流行民謠,既具有民謠的特征,也有流行歌曲的特征,但它與兩者都不一樣,這種介于兩者之間的編曲特色賦予了流行民謠的新鮮活力,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3]?!冻啥肌凡捎瞄_始低音、中間和聲、對位旋律等直白作曲的方法,輔助吉他等現(xiàn)代樂器,巧妙運用滑音、擊弦、勾弦等技巧,豐富了編曲內(nèi)涵,烘托了歌謠主題。尤其是收尾處黃鶯打啼般的孩童之聲,仿佛一切都回歸了初始純凈,流浪的心似乎也找到了停泊的彼岸。歌曲用娓娓道來的故事,點燃了人們對于情感往事的共同回憶,特別是對于漂泊在外的人來說,這首曲子,在每個人心里都筑起了一座“成都”,一個珍藏心中最柔軟回憶的地方。當歌者用平實的視角輕吟淺唱傳入聽眾耳中時,曲中的“他”似乎變成了聽眾自己。正如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所言:“音樂用好像不摻雜思想的那種情感的音調,去表現(xiàn)很游離恍惚的心靈性的內(nèi)容。”[4]這樣的音樂更容易打動人心,沒有修飾,沒有華麗的曲譜,卻能沁人心扉,讓人傳唱記憶。正是這首吉他前奏,讓許多人初聽時就緊扣心弦,連許多初次聽到該歌曲的外國人也會被它的旋律感動。網(wǎng)絡爆出的由Shan Ye演唱的英文版《成都》,即使聽不懂的人,也會因曲子熟悉隨口伴唱。
三.唱作人趙雷愿為歌而生
當趙雷抱著吉他走上歌手大舞臺時,這個拘謹?shù)哪泻?,質樸得不像明星,不會說場面話,30歲的他看著像孩子一般平凡而稚拙,與同場上臺的華麗精裝打扮的歌手截然不同。趙雷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歌手,一個喜歡寫歌、愛好唱歌的人,就是這么簡單。他雖然出生在北京這個大都市,但卻覺得自己活著就必須為唱歌,其他都不重要。為了尋求音樂的靈感,他走出北京,到過西藏、成都等地方,深入民間,了解社會風情,尋求音樂的一方純凈樂土?!冻啥肌烦懼?,越來越多人把趙雷當成“明星”,他所巡演之處一票難求,甚至有的粉絲跑著追攆趙雷所乘坐的車輛,求簽名和握手。對于習慣被聽歌人叫喊“雷子過來喝酒”的趙雷來說,顯然不是很適應和歌迷之間這樣的相處模式。他認為音樂人和聽眾之間的連結,只需要透過音樂就可以,其它都是多余的。他只想做一個歌手,而不是一個明星。正如有很多人唱歌是為了消遣,但2010年趙雷參加《快樂男生》選秀節(jié)目時就說:“有些人可以唱歌,有些人必須要唱歌,我就是那個必須要唱歌的人。”比賽后他自己制作了人生中的第一張專輯《趙小雷》,其中《南方姑娘》被傳唱甚廣。2014年,趙雷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中國好歌曲》,一曲《畫》得到評委“無可挑剔”的高度好評。直到2017年《我是歌手》的播出,這位窮著快樂的人,甚至最早租不起錄音棚來錄歌的歌手,才被廣大歌迷們所熟知。
四.小歌謠寄望新未來
一首《成都》讓民謠音樂回歸大眾,歌曲之外更耐人尋味。民謠《成都》給人一面歷史,給人一個記憶。民眾需要這樣的民謠音樂,因為每個歷史時期人們都有這樣那樣的困擾,音樂無疑是最好的心靈解藥。對此,每個歷史時期,都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民謠來傳唱,因為普通民眾有這樣唱歌的需求。并且,中國民謠音樂本身就起源于民間,最開始用于表達對時事的諷刺與思考,迄今逐漸演變?yōu)閭鬟f普通人的內(nèi)心表白與傾訴。民謠像一種特殊的地方方言,成為普通百姓渴望的另類聲音。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的城市越來越龐大,人口也越來越聚集,但是,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職業(yè)與職業(yè)之間逐漸缺少心靈的溝通,而民謠卻能通過傳唱成為連接、溝通的橋梁,特別是離鄉(xiāng)進城打工的人們,更需要城市民謠。如同《成都》這類民謠歌曲一樣,沒有高尚與卑微之分,只有歌者的情愫和向往?;仡櫢柚{《成都》唱響全國的歷程,可能連創(chuàng)作者趙雷也沒有想到,這首歌讓成都用歌謠打造了一座城市的名片?,F(xiàn)在,成都市政府提出用10年打造“音樂之都”,依托城市全方位的產(chǎn)業(yè)基地、旅游景點、藝術院校、文化場館等,有側重地打造城市音樂產(chǎn)業(yè)發(fā)展核心區(qū)、高端音樂演出區(qū)、音樂產(chǎn)業(yè)聚集區(qū)和主題公園。不過,這座“音樂之都” 需要完善的產(chǎn)業(yè)鏈做支撐,更需要像趙雷一樣的優(yōu)秀人才,創(chuàng)作出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畢竟,“大舞臺”需要好作品、好導演、好樂隊,更需要優(yōu)秀的唱戲的人。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雷作安.中國當代民謠音樂的概念及審美文化內(nèi)涵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9:37.
[2]邱俊峰.趙雷翻唱兩會版《成都》,獻給正在奮斗的你我他[N].成都商報,2017-03-06(08).
[3]何相科.從歌曲《成都》中窺探流行民謠的編曲特點[J].黃河之聲,2018(2):7.
[4]魯成文.樂在群中——開啟與音樂溝通的窗口[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