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彥彰
我愛忙,但更愛閑。
什么是閑?有氣無力地趴在窗邊,什么都不想干,一味地躲在舒服的角落里,尋求自己的安全感,時而睜時而閉的眼睛中沒有窗外的綠茵、陽光、秋葉或白雪,只有一味的懶。這不叫閑,這叫發(fā)呆。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這是一種閑,我承認,但我做不到。在陶淵明的眼中,閑就是隱,這是有境界的閑。對于我,每當讀起《歸去來兮辭》時,總是搖搖頭。我知道,這是獨屬于古代詩人的“閑”,不是我的。
什么是屬于我的閑呢?我試著在林中苦苦覓閑。在森林中觀望,它們也許就在樹叢的角落、四季的角落、時間的角落。跟隨那風停留過的樹梢、水潺潺跑過的河道,一時淡忘了自己縈繞于心的困惑,讓原本走在正確小徑上的我霎時迷了路,被丟棄在這個廣闊無垠的樂趣之中。
可惜的是,我一無所獲。
我可以什么都不做,僅用大腦去思考,感受著幾億萬個信息從大腦疾馳而過,徘徊于時而暢快時而阻塞的信息路面;或是想想近日的悲傷和快樂,想想如何去湊齊難熬的作文六百字。我在落筆的瞬間尋找閑,不禁傻笑出來。
可惜我一無所獲。
我到音樂中苦苦覓閑。不絕于耳的音樂,無論是古典的,還是現(xiàn)代的,或是聽,或是哼,縈繞在耳邊的是最難以拋棄的旋律。無論是馳騁在懸崖峭壁的快,攀爬于高亢激昂中的險,還是汩汩如泉般隱藏在縫隙間的舒緩。聽著它,我已無法形容自己的心情,亦無法從其中擠出時間去尋找閑。
我還是一無所獲。
寫到這兒,我又放棄了。把筆一摔,伸出左手,準備撕下這張紙,從頭開始。撕到一半的手突然僵住了,我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我做每一件事的過程,都是閑的展現(xiàn)。我想,這就是閑,當一個人完完全全可以做自己的時候,當可以徹徹底底享受生活的時候,就會擁有這份心境。閑沒有標準的定義,適合自己的,就是屬于自己的閑適,也是屬于自己的樂趣。
凡人的閑在心中,心靈的樂趣就是閑。
我愛閑,因為閑里有樂趣。
‖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指導教師:曾憲一
作者開篇就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我愛忙,但更愛閑。但作者眼里的閑,并不是無所事事的發(fā)呆,在作者的心里,閑是一種精神追求——陶淵明“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里的閑隱,作者是不主張的,認為那是古人的閑,于是作者陷入了對閑趣的尋找中——僅僅在自己的頭腦中馳騁精神,感受著幾億萬個信息從大腦疾馳而過,最終對閑趣一無所獲;在音樂中苦苦覓閑,即便是汩汩如泉般隱藏在縫隙間的舒緩,也是空無一絲共鳴……當作者放棄對閑的執(zhí)著追求后,卻猛然發(fā)現(xiàn),其實,在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里,都有“閑”,而人只有在安心享受它們的時候,才能領會閑的樂趣。作者年紀雖小,卻有不凡的智慧,閑是一種內心的感受,是一種精神的境界,只有熱愛和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能領會閑的樂趣。在如今生活節(jié)奏太快的背景下,對一個忙碌于學業(yè)的中學生來講,這種對閑的追求和思考是難能可貴的。
【適用文題】忙與閑;這也是一種樂趣;追求生活中的樂趣……(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