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魯迅小說婚姻母題研究

      2020-12-13 02:16:44隋清娥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祥林嫂魯迅婚姻

      隋清娥

      (聊城大學 文學院,山東 聊城 252059)

      婚姻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組合方式,也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的生活。走進婚姻的男女組成一個個家庭。人類生存的這個世界就是由一個個家庭組成的,而托爾斯泰的那句名言幾百年來不斷在人們耳邊回響: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因此,作家描寫男女的婚姻家庭生活,讀者可以從藝術(shù)中認知人物生活的世界,把握創(chuàng)作主體的態(tài)度和觀點,并從中了解人生和社會的諸多重要內(nèi)容。由此,婚姻成為文學中的一個母題,它是人物感情母題,也是人物行為母題。

      關(guān)于母題,國內(nèi)學者對其含義達成的認識是:“主題學中的母題,是指在各類文學作品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人類的基本行為、精神現(xiàn)象以及人類關(guān)于周圍世界的概念,諸如生死、離別、愛情、時間、空間、季節(jié)、海洋、山脈、黑夜,等等?!雹贅拂煸疲骸吨形鞅容^文學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89頁。母題與主題有區(qū)別。母題沒有什么傾向性,但一旦經(jīng)由作者的藝術(shù)處理,便具有了一定的褒貶意義,能顯示出作者一定的態(tài)度和立場。

      千百年來,詩人、小說家把愛情當作常寫常新的母題,但遺憾的是對由兩性結(jié)合的婚姻卻關(guān)注不夠。在現(xiàn)代作家中,魯迅是個例外。在魯迅的小說《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集中,“有多篇涉及到各種各樣的婚姻狀態(tài):有正?;姆蚱藁橐錾睿纭讹L波》《端午節(jié)》《祝?!贰斗试怼贰缎腋5募彝ァ贰秱拧贰峨x婚》《奔月》和《理水》8篇;有非常態(tài)的婚姻狀態(tài),即寡婦獨居,如《祝?!贰睹魈臁?篇;有渴望婚姻然而不可得,如《阿Q正傳》《明天》《孔乙己》《白光》4篇;有明顯并強烈地拒絕婚姻,如《孤獨者》。在總33篇小說中就有14篇小說涉及到婚姻,占43%。”②盧曉:《無愛的悲哀和無所可愛的悲哀——略論魯迅小說的婚姻敘述與婚姻體驗》,《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這也就是說,魯迅在創(chuàng)作小說時,比較關(guān)注婚姻母題。魯迅筆下婚姻的基本形態(tài)有二:一是傳統(tǒng)婚姻,二是現(xiàn)代婚姻。魯迅更關(guān)注的是傳統(tǒng)婚姻,但也對現(xiàn)代婚姻有所注意。本文從婚姻母題角度切入,關(guān)注魯迅所做的深長思考。探究魯迅的婚姻敘事可知,魯迅在筆涉婚姻母題時,其深長思索體現(xiàn)在三方面。

      一、關(guān)注婚姻儀式,展示人生悲劇

      1906年,在日本留學的魯迅被母親的一封家書召回國。當他踏進家門時,看到的是母親為他準備好了的結(jié)婚的殿堂。當年,母親在魯迅到日本之后不久,就為他定下了親事。在中國,各地都有訂婚儀式,繁簡不同。在紹興,定親儀式是極為繁瑣的:

      定婚,媒人往來兩方,經(jīng)過送婚條等手續(xù)之后,便是定親。大抵男家先送帖子,上寫“敬求臺允”,又配上一個帖子,寫句好話如“天作之合”之類,湊成雙數(shù);另有“拜望帖”是男子的長輩出名,寫“忝姻年家眷愚弟某某莊敬頓首誠拜”之類,送到女家;女家收了“敬求臺允”的帖子,還了一個“敬遵旨命”的帖子,便算完功了。隨后是議“發(fā)財禮”之事……平常人家雖說不比照女子的歲數(shù)計較財禮,但大約也須收錢六十元至一百二十元,謂之“頭盤”;快要迎娶的時候,再送一批,謂之“二盤”,數(shù)目是四十至八十元。這兩批財禮的意思,頭盤是償還女家養(yǎng)育女子長大的衣食費,二盤是專為女子添做嫁資的費用。①參見周建人:《紹興風俗考》,載1920年5月《新青年》七卷五號,轉(zhuǎn)引自晏紅:《魯迅》,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9頁。

      可見,定親的花費大還不算,光繁瑣的儀式就足夠讓人心力交瘁的了。那么,結(jié)婚的儀式則更不會簡單。魯迅既寫到一般性的婚姻(如《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和趙太太、秀才和秀才娘子、假洋鬼子和他老婆的婚姻,《祝福》中的魯四老爺和魯四太太的婚姻,《風波》中的七斤和七斤嫂的婚姻,《肥皂》中的四銘老爺和四銘太太的婚姻等),也寫到特異型的婚姻(如《祝?!分械南榱稚┡c祥林的童養(yǎng)媳婚)。與20世紀20、30年代的鄉(xiāng)土作家關(guān)注特異型婚姻(如王魯彥《菊英的出嫁》中的冥婚、許欽文《賭徒吉順》和柔石《為奴隸的母親》中的典妻、沈從文《蕭蕭》中的小丈夫大媳婦婚姻、許地山《春桃》中的拉邊套婚姻)不同,魯迅更關(guān)注的是一般婚姻。追溯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魯迅所刻畫的人生是悲劇性的,而在傳統(tǒng)社會中,不僅特異型婚姻會造成人生的悲劇,更多的是一般的婚姻中體現(xiàn)出的人生悲?。欢囚斞笇π≌f中的人物的感情流向,既有深刻的同情又對他們的不覺醒加以批判,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無論是哪種婚姻,都是買賣婚姻。筆者分明能從作家所描寫的熱鬧的儀式中看到婚姻主體尤其女性的悲涼人生??梢哉f,魯迅筆下的婚姻儀式除具有一定的風俗文化意義外,更主要的是體現(xiàn)出他對婚姻的悲涼性本質(zhì)的深刻把握。

      (一)愛姑式初婚者的結(jié)婚儀式及其實質(zhì)

      婚姻生活的第一步是結(jié)婚。在傳統(tǒng)社會中,與誰訂婚、與誰結(jié)婚,都聽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訂了婚,人生進入婚姻程序,而結(jié)婚,人生只此一次!因此,結(jié)婚過程中的儀式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在新娘們的心目中,結(jié)婚儀式的隆重是她們體面、風光的象征。于是,出嫁時,儀式的隆重、正規(guī)、熱鬧、風光便成為女人最注目的、也是作為女人應(yīng)全力爭取的。黃亞洲在其小說《日出東方》(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中寫到:“女人一輩子就是兩抬,一次抬進門,一次抬出門?!薄斑@兩抬,都是女人最風光的時候。抬進門時,是笑的;抬出門時,是哭的?!薄芭艘簧鷥商?,若是少了進門這一抬,兩抬剩一抬,便是月缺有半。悲歡兩字丟了一字,豈非人生一大憾事?!笨磥?,女人看重婚姻過程中的儀式似乎是天經(jīng)地義的。在《離婚》中,愛姑“是三茶六禮定來的”媳婦,自然是符合傳統(tǒng)禮數(shù)的正經(jīng)媳婦,結(jié)婚時,她是被夫家用“花轎抬來的”。愛姑的儀式肯定是合乎封建規(guī)范的。魯迅并沒有展開對愛姑訂婚儀式和結(jié)婚儀式的詳細描寫,但讀者可以想象得出愛姑的結(jié)婚儀式的熱鬧勁兒:鞭炮齊響,人歡馬叫,嗩吶聲聲,笑語喧嘩。新郎迎親、新娘下轎、夫妻拜堂、送新娘入洞房、賓客歡宴、晚間鬧洞房等,因為愛姑在將遭丈夫遺棄而與七大人爭辯時,理直氣壯地說:“我是三茶六禮定來的,花轎抬來的呵!”從愛姑對其訂婚和結(jié)婚儀式的念念不忘并當作拒絕丈夫休她的理由,說明愛姑是滿意于自己的婚姻儀式,以此作為驕傲的資本的。其實,愛姑這是想用封建婚姻倫理來做自己的武器。在她看來,“受聘”“抬來”都是人生的滿足與幸福的體現(xiàn),她不僅對此引以為豪,也在實際的無歡無愛的婚姻生活中聊以自慰,并不斷自我溫習。但儀式的熱鬧、喜慶與她現(xiàn)世婚姻生活中的受冷落和被休掉恰恰構(gòu)成反諷,愛姑竟不覺悟地以此作為要挾婆家的理由。殊不知,丈夫?qū)λ麗垡獠淮?,幾年前的那個儀式又能說明什么?愛姑不斷抬出來,不是對自己造成更大的諷刺嗎?

      讀者注意到,當愛姑被抬時,她是不被當做人來看的,因為她沒有婚姻的自由選擇權(quán)和締結(jié)姻緣時自主心意的表達權(quán)?!叭枇Y定來,花轎抬來”意味著明媒正娶,但她走進婚姻殿堂卻不是因為愛情原因,而是被包辦、被買賣著跨進夫家,成為等級社會中處于最低層的弱者。她無愛情的婚姻在舉辦儀式時就已顯現(xiàn)出來,可悲的是她不僅不自知,還以被聘、被抬而自豪和驕傲。不僅愛姑如此,魯迅其他關(guān)注婚姻的小說中的夫妻們,如《風波》中的七斤與七斤嫂、《肥皂》中的四銘與四銘太太、《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與趙太太等,無人不經(jīng)過“三茶六禮”、無人不動用花轎舉辦結(jié)婚儀式,但他們成就姻緣,哪一個不是“全憑別人主張,別人撮合?”哪一對是因為愛情而走到一起的?從他們婚后的行為倒推,他們之間沒有什么愛情:《風波》中的七斤嫂被趙七爺一嚇唬,想到丈夫七斤會因為沒有辮子而遇上麻煩,帶累到她,立馬怨恨起丈夫來,并且當眾罵丈夫是“死尸”“囚徒”,毫無夫妻之間患難與共的想法和行為;《肥皂》中的四銘在街上認可兩個光棍議論十八九歲女乞丐的閑話,竟情不自禁地去買了肥皂,回家掏給太太時眼光射到太太的脖子上,下意識地挑剔妻子的不干凈;趙太爺一把年紀了還想著要娶小老婆。在傳統(tǒng)社會中,像愛姑與其丈夫、七斤嫂與七斤、四銘與四銘太太、趙太爺與趙太太等人實踐的婚姻,都沒有把對對方的愛放在第一位。長期無愛情的婚姻導(dǎo)致婚姻主體的愛情觀、幸福觀發(fā)生扭曲,尤其是處于依附地位的女性,更是只看重成就婚姻的儀式是否嚴謹、隆重、熱鬧,只看重婚后的家庭地位。在聘婚時,男方必須“三茶六禮”,成婚時必須由大紅花轎抬新娘進門,這樣的妻子是所謂的“正路貨”。而舉辦了婚禮后,這些“形式上的夫婦,既然都全不相干,少的另去姘人宿娼,老的再來買妾:麻痹了良心,各有妙法”①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魯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第338頁。。對妻子而言,不管男人有三妻或四妾,只要自己是正妻、大太太,哪怕男人倚紅偎翠,也心滿意足,做形式上的夫妻也知足常樂。可惡的撮合締姻!可悲可憐的愛姑、七斤嫂、四銘太太、趙太太!女性的愛情幸福完全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吞噬了。她們與丈夫只是婚姻伴侶,他們夫妻之間缺乏那種“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感情。由此可知,愛姑即使不被婆家休掉,也只能與丈夫維持有名無實的婚姻,而她丈夫連這樣無歡無愛的形式婚姻都不給她,她還用“三茶六禮”聘來、大紅花轎抬來為自己助威,并據(jù)此向婆家力爭。象愛姑一樣的女人在婚姻儀式的舉辦過程中,就已注定走上了今后人生的悲劇之路了。

      (二)祥林嫂式再婚者的結(jié)婚儀式及其實質(zhì)

      祥林嫂本是祥林的童養(yǎng)媳,后來被迫改嫁給山里的賀老六。在《祝福》中,通過衛(wèi)老婆子的敘述,讀者能了解到傳統(tǒng)社會再嫁婚姻的儀式。

      “鬧是誰也總要鬧一鬧的;只要用繩子一捆,塞在花轎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關(guān)上房門,就完事了??墒窍榱稚┱娉龈?,聽說那時實在鬧得利害,大家還都說大約因為在念書人家做過事,所以與眾不同呢。太太,我們見得多了:回頭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說要尋死覓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鬧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連花燭都砸了的也有。祥林嫂可是異乎尋常,他們說她一路只是嚎,罵,抬到賀家墺,喉嚨已經(jīng)全啞了。拉出轎來,兩個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勁的擒住她也還拜不成天地。他們一不小心,一松手,呵呀,阿彌陀佛,她就一頭撞在香案角上,頭上碰了一個大窟窿,鮮血直流,用了兩把香灰,包上兩塊紅布還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腳的將她和她男人反關(guān)在新房里,還是罵,阿呀呀,這真是……?!雹隰斞福骸夺葆?祝?!?,《魯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第14頁。

      在衛(wèi)老婆子的陳述中,讀者除可以了解到祥林嫂再嫁時的儀式外,更能了解到祥林嫂的血淋淋的婚姻儀式,從而把握其人生的悲劇性?;橐鲋械呐鹘窍榱稚┦愕氖且粋€悲劇典型。

      我們知道,祥林嫂悲涼的一生中有兩次被搶、兩次被賣的經(jīng)歷。賀家墺的娶親隊伍的行為分明帶有搶親的味道,換言之,祥林嫂是被搶走的,而祥林嫂又分明是被她婆婆以八十千錢賣掉的。在這兩個行為主句中,施事者是庸眾,也是宗法社會里婚姻禮法的執(zhí)行者。做為受事者的祥林嫂的悲劇命運就在這婚禮儀式上體現(xiàn)了出來。一切都是自我個體生命做不了主的,一切行為都跟自由絕緣!當生命個體成為他人拿捏與撥弄的對象時,這一生命個體命定了是悲劇性的。而更可悲的是祥林嫂的“出格”行為體現(xiàn)出的悲劇性格。這就要梳理其表現(xiàn)的思想根源和心理動機。從思想原因看,祥林嫂中封建觀念的流毒太深太深了,是對婚姻、對自我的價值和意義的錯誤把握,導(dǎo)致她在再婚時進行盲目的反抗。其實,祥林嫂年方二十六七,因其第一個丈夫祥林比她小十歲,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她并不知道婚姻的實質(zhì)是什么。她只知道一女不事二夫、好馬不吃回頭草等封建的教條和倫理準則,她要遵循這些古法,因此她不愿意再嫁。從心理動因看,她的反抗是對人們違背她真實愿望的做法表示的強烈的抗議。有人說,祥林嫂反抗的不是再嫁這一婚姻事實,只是再嫁這一婚姻儀式。筆者不能茍同。固然,以現(xiàn)代理念看來,把祥林嫂當做一個真正的人來看待,她應(yīng)該愿意走再嫁之路。因為再嫁是她人生轉(zhuǎn)機的唯一機會,意味著再嫁后的她可能會有更好的未來;相反,死守在祥林家,跟著一個三十多歲的自私兇嚴的婆婆和一個十幾歲的小叔子一起生活,其人生肯定是黯淡無光的,因為在婆婆的家里,她是個克夫之人,是個被邊緣化的奴隸。但如果她能有這種認識,她就是現(xiàn)代女性,而不是祥林嫂了。可見反對再嫁是她的真實心意,不然她只需做個樣子就行了——哭一哭,鬧一鬧,別扭別扭,適可而止。但對她的行為進行解碼,可看出她是以死相抗的——她的撞香案分明是尋死的舉措,怎能說是做樣子?而這恰恰證明了她的愚昧與無知。祥林嫂是在尋死不成時與賀老六做了夫妻的。因為不是為做樣子給別人看,所以在后來人們問起她頭上的傷疤時,她不愿做過多的解釋,說明她與愛姑不同,她不把自己的結(jié)婚儀式當做人生美好的回憶或是向別人炫耀的資本。當然,祥林嫂同衛(wèi)老婆子、四嬸等人一樣,也并不知道婚姻的實質(zhì)是什么,她缺乏知識,思想長期被傳統(tǒng)禮法浸潤,自然也不會去關(guān)注婚姻的實質(zhì)。她們關(guān)注的重心只是婚姻的形式。因為大多數(shù)女人經(jīng)過這一儀式就算被婆家確認了,也被社會確認了。

      可見,魯迅寫婚姻儀式是為了展示人生的悲劇。但同時,他也借這儀式對其所代表的文化進行了反思。其實,結(jié)成婚姻組成家庭是男女兩個人的事,至多與兩個家庭有關(guān)。但中國婚姻儀式的繁瑣與鋪張、程式與規(guī)矩之多作為典型的中國婚俗文化,其本身并不具備喜劇的意義,相反,體現(xiàn)出的也是悲涼的意味。在西方,婚姻當事者在教堂中宣誓、接受神職人員的祝福時,身邊所有的也只是親朋好友有數(shù)的幾個人。而在中國,結(jié)婚的排場越大,越讓主家興奮。在衛(wèi)老婆子的敘述中,抬花轎、拜天地、進洞房是其中幾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在這些環(huán)節(jié)進行過程中,眾人的觀禮與對婚姻主體的擺布營造出的是一種喜慶的氣氛。但這一氣氛更多的是被家長和參加婚禮的人以及看熱鬧的人營造出來的,對新郎新娘而言,則只是一個“被看”的過程。家長在其中接受眾人的祝賀,心滿意足于為兒子娶了親,看客們也在鬧洞房的過程中滿足了自我的“窺陰”愿望。如果說祥林嫂在后來人生遭際不幸時,眾多的看客對她的痛苦的鑒賞是她無力制止的,那么,當她結(jié)婚時,她的“被看”雖然也是她自己并不愿意的,但賀家人卻是滿心歡喜的。賀家人的高興是通過這一儀式昭告他人,賀老六終于成家了。而看客也好似高興的。因為他們見識了“回頭人”這樣出格的“鬧”,親眼看到祥林嫂被鎖進賀老六的房間,因窺見了他人的隱私而獲得了某種快感。這種窺隱的機會被魯鎮(zhèn)人錯過,于是,他們要不斷地向祥林嫂打聽:“祥林嫂,我問你:你那時怎么竟肯了?”正是結(jié)婚的主家與看客的心理的溝通,當祥林嫂的小叔子等人手忙腳亂時,感到的可能是這個女人的別扭而聽不到她心靈的哭泣,相反祥林嫂的表現(xiàn)只會更加刺激人們的窺視欲、探究欲,給祥林嫂帶來悲涼感覺的婚姻儀式,給看客帶來的可能是幾天乃至更長時間的興奮與舒暢。

      其實,婚姻儀式本身并不能說明什么,能說明什么的是儀式所體現(xiàn)出的與人生有關(guān)涉的文化意義。魯迅關(guān)注婚姻儀式,目的之一是借此展示婦女的悲劇人生,之二是對婚姻儀式所代表的婚禮文化給婚姻主體帶來的悲劇性遭遇加以思索,以此匯成其用文學來反封建的洪波巨浪。當然,魯迅關(guān)注婚姻儀式的心理機制也明顯地有對自我人生經(jīng)驗的痛苦回憶。1906年,魯迅被迫裝上一條假辮子,按紹興的婚俗娶朱安進門。可以說,祥林嫂的被捆、被塞進花轎、被捺著頭拜堂、被關(guān)進洞房,分明就是魯迅結(jié)婚時被操縱感的藝術(shù)體現(xiàn)。雖然沒有真實的手按他的頭,但母親的滿意的笑臉、朱安晃動的身影、觀禮者的喧嘩連成一氣,象一雙雙無形的手緊緊束縛住魯迅的手腳,使本應(yīng)喜氣洋洋的新郎官魯迅受盡精神的折磨。雖然,魯迅第二天隨朱安回娘家,但第三天就到母親房間休息,第四天就離家去日本的行為還是昭告了他的痛苦和不滿。這種受傷害的經(jīng)歷沉淀成心理事件,在二十年代的創(chuàng)作中含蓄地傳達出來。雖然,魯迅為接受這樁婚姻給自己找到許多合理的依據(jù),但在他、母親、朱安三者中,他怎樣做都難以三全其美:接受婚姻,滿足母親與朱安則自己痛苦;拒絕結(jié)婚,則母親難做人,朱安難活人?;橐鰧︳斞傅拇驌羰怯谰眯缘?。他念念不忘自己成婚過程中的無奈,痛苦于自己命定的婚姻悲劇,并由此體會到:婚姻儀式的熱鬧、喜慶與否與真實婚姻現(xiàn)狀的不相關(guān),甚至可能還是反諷。因此,他才能把祥林嫂的“出格”反抗寫得那么慘烈和鮮血淋淋,才能讓愛姑的驕傲支撐那么久,但又那么虛弱,這其中有他自我悲劇人生的深刻體驗。

      二、關(guān)注婚姻功能,探究婚姻關(guān)系

      經(jīng)過婚禮的一系列操作,夫妻同居,婚姻生活開始?;橐龅墓δ芗盎橐鲋鹘侵g的關(guān)系,也是魯迅小說愛情母題所關(guān)涉的內(nèi)容。

      (一)婚姻的功能

      婚姻是社會的普遍存在。傳統(tǒng)的婚姻功能可以從交換、繁衍、維系家庭等方面理解。魯迅描寫到的正?;姆蚱藁橐錾畹男≌f有《風波》《端午節(jié)》《祝?!贰斗试怼贰缎腋5募彝ァ贰秱拧贰峨x婚》《奔月》《理水》等。①盧曉:《無愛的悲哀和無所可愛的悲哀——略論魯迅小說的婚姻敘述與婚姻體驗》,《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傷逝》的婚姻締結(jié)是因為愛情,屬于現(xiàn)代婚姻。其它七篇作品,在敘述婚姻時,魯迅關(guān)注到的傳統(tǒng)婚姻的功能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交換功能,二是繁衍功能。

      在交換功能方面,《祝?!分械南榱稚┡c賀老六的婚姻很典型?!巴ㄟ^婚姻的交換建立和加強家族間的聯(lián)系,在這個原則之下通行著人質(zhì)的交換與財產(chǎn)的交換。在傳統(tǒng)的父權(quán)家長家族制度下,被交換的當然是女性?!雹谛みb:《我國傳統(tǒng)婚姻的功能及其影響》,《民俗研究》1987年第4期。不同家庭通過聯(lián)姻結(jié)成裙帶關(guān)系,鞏固和擴展家族勢力,所以,傳統(tǒng)婚姻講究門當戶對,其實就是追求等價交換。賀老六身處深山,很難娶到媳婦,要想成家,就需以聘金彩禮來償還女人的身價——他花八十千錢買來了祥林嫂。祥林嫂與賀老六的婚姻是買賣婚姻,雙方等價交換。《風波》中的七斤和七斤嫂、《端午節(jié)》中的方玄綽和太太、《祝?!分械聂斔睦蠣敽退膵?、《肥皂》中的四銘老爺和四銘太太、《離婚》中的愛姑和“小畜生”等,雖然作者沒有明確交代,但基本逃不出門第婚姻、包辦婚姻、買賣婚姻的類型,也都屬于交換婚姻。

      在繁衍功能方面,魯迅的思考發(fā)人深省。我們知道,在傳統(tǒng)中國,婚姻生活不是兩個人的事,夫妻感情如何也不為人們特別關(guān)注。女人在婚姻生活中的功能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完成傳宗接代的“偉業(yè)”;二是主內(nèi),做家庭的洗衣機、廚娘、保姆,替男人盡孝敬父母義務(wù)。僅此而已!所以,婚姻主體所要完成的婚姻賦予的首要任務(wù)就是生兒育女,延續(xù)家族香火。這是由中國人因根深蒂固的“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思想形成的牢固觀念。在《阿Q正傳》里,光棍阿Q就很形象地表現(xiàn)過。在第三章“續(xù)優(yōu)勝記略”中,阿Q欺侮小尼姑并捏了小尼姑的腮幫子一把、被小尼姑罵了一句“這斷子絕孫的阿Q”,到第四章“戀愛的悲劇”里,在土谷祠的晚上,一貫躺下就呼呼大睡的阿Q竟然睡不著了,失眠了!于是他產(chǎn)生了應(yīng)該有一個女人的想法。而這種想法與他“男女之大防”的固有理念是矛盾的。但為避免斷子絕孫、做不孝之人的功利觀念卻將情欲與生子有機統(tǒng)一起來。因此,《阿Q正傳》中的趙太太已經(jīng)為趙家生了秀才兒子,趙太爺還要買小,這讓她很生氣和傷心,而趙太爺可能正是借她生的兒子不夠多、要再生幾個兒子為由,才想納妾。這是個堂而皇之的理由,掩飾的卻是自己強烈的肉欲和好色本性。祥林嫂為賀老六生了兒子,這就奠定了她在賀家的地位。因為是短篇小說,魯迅的每一篇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不多,所以,小說中的家庭,有的只有一個孩子,像《藥》中的華家的華小栓、《傷逝》中房東太太的一個孩子、《風波》中七斤的女兒六斤、《祝?!分邢榱稚┑膬鹤影⒚取2贿^,《肥皂》里的四銘有三個孩子,《故鄉(xiāng)》中的成年閏土有很多孩子、《兔和貓》《鴨的喜劇》中的家庭也有一群孩子。這些家庭中的夫妻在結(jié)婚后,是否有情有愛,人們并不在意,人們關(guān)心的是他們能否迅速地開枝散葉,尤其是妻子能否為家族誕下男丁,以為家族延續(xù)香火。祥林嫂是“到年底就生了一個孩子,男的”,這讓見多識廣的衛(wèi)老婆子都贊美她,其他小說中的女人——婚姻角色之——莫不是生孩子的工具和機器。至于女人的其他性別價值,人們都不是太關(guān)心,而女人的社會價值,無不都是零。

      (二)婚姻主體關(guān)系

      一般而言,婚姻是得到習俗或法律承認的男女關(guān)系。男女為夫婦,夫婦是婚姻主體,二者有相應(yīng)的夫婦倫理關(guān)系。

      因為愛情而締結(jié)的婚姻,夫妻關(guān)系應(yīng)該如《幸福的家庭》中的“他”所虛構(gòu)的家庭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樣,尊重彼此、誠實守信、互愛互敬、相互溝通、相互支持。在魯迅小說中,因為愛情而結(jié)合的夫妻不多,大抵只有《幸福的家庭》中的“他”和妻子、《傷逝》中的涓生和子君兩對,其他夫妻都是包辦婚姻的實踐者。他們的結(jié)合都是不自由的,大都出于雙方家庭的功利目的,如此,夫妻之間應(yīng)有的感情依戀專一、人格尊重謙和、相互關(guān)愛與支持等,在他們身上很難尋到蹤跡。他們的婚姻只是出于某種目的的交換而已,只是為了繁衍后代而已。而這樣的婚姻對婚姻主體的傷害極大,其中有兩個方面很突出:一是極易扼殺夫妻的愛情生活,最大限度地限制或異化人們的性愛觀念。二是極易成為婚姻悲劇的兇手。

      在第一方面,筆者關(guān)注祥林嫂與賀老六。祥林嫂與賀老六有愛情嗎?筆者不能做出肯定的判斷。因為祥林嫂在對死亡產(chǎn)生恐懼時,怕的是去見兩個死鬼男人時被閻王爺鋸成兩半,所以她并不希望人死后有所謂的靈魂。在有愛情的梁山伯和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看來,只要能在一起,不怕承受一切的磨難。祥林嫂分明又希望有所謂的靈魂,希望死掉的一家人可以見面,這樣她就可以見到她的兒子阿毛了——她希望見到的人不是祥林或賀老六而是阿毛。這恰好說明了祥林嫂與兩個丈夫所維持的婚姻都是沒有愛情的。趙太爺與趙太太、四銘與四銘太太、七斤與七斤嫂等夫妻,有哪一對認為結(jié)婚是為了延續(xù)愛情,共同發(fā)展的?

      在第二方面,筆者關(guān)注愛姑和“小畜生”。愛姑的不被丈夫“小畜生”喜歡,一個可能的原因或許就是沒有及時為人丁單薄的施家生兒子延續(xù)香火。正如同有人對劉蘭芝被婆婆驅(qū)逐原因所做的判斷——沒有生育——一樣,也和陸游母親驅(qū)逐媳婦的原因類似:不曾生育。由此,魯迅小說中的男女基本上擁有的都是無愛的軀殼式的婚姻。買賣婚姻極易成為婚姻悲劇的兇手。

      既然婚姻主體的婚姻關(guān)系是不正常的,筆者可以斷言:魯迅婚姻敘事中的夫妻關(guān)系大都是異化的。

      在《離婚》中,愛姑的丈夫與寡婦相好,要休掉愛姑,夫妻之間互相謾罵,各自動用家族力量,展開拉鋸戰(zhàn)。“相敬如賓”這一傳統(tǒng)社會夫妻最完美的相處模式,在他們這里蕩然無存。這對夫妻,丈夫不忠誠于妻子,妻子也不尊重丈夫。

      在《風波》中,七斤嫂一聽到“皇帝要辮子”的消息來自咸亨酒店,看到丈夫的光頭,便“忍不住動怒,怪他恨他怨他”,被趙七爺一恫嚇,更是恨火燃燒。小說中寫到:

      伊用筷子指著他的鼻尖說,“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時候,我本來說,不要撐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進城去,滾進城去,進城便被人剪去了辮子。從前是絹光烏黑的辮子,現(xiàn)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這囚徒自作自受,帶累了我們又怎么說呢?這活死尸的囚徒……”①魯迅:《吶喊?風波》,《魯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第495-496頁。

      在這里,作為妻子,七斤嫂在想方設(shè)法地推卸責任,這說明,作為妻子的她,對丈夫,缺乏同甘共苦、風險同擔的情意,缺乏擔當精神與犧牲精神。這是包辦婚姻中的“同林鳥”式的夫妻“大難臨頭各自飛”的例證。大難臨頭想離開,是因為沒有感情?!斗试怼分械乃你懤蠣斣诖蠼稚媳粌蓚€無賴的閑話誘惑,回家就往太太的脖子處盯去,那種嫌棄心理昭然若揭。這個丈夫,對妻子沒有愛慕與欣賞,有的只是本能欲望?!栋正傳》中的趙太爺都要當爺爺了,還想著要娶個小的,趙太太則尋死覓活。這個丈夫,對妻子沒有誠實專一之心?!抖宋绻?jié)》中的方先生對妻子的稱呼是陌生人之間使用的“喂”,而妻子對他則連“喂”都沒有,只是跟他說話時,臉向著他。方先生掙錢養(yǎng)家,方太太主內(nèi)持家。夫妻之間談話的內(nèi)容只限于柴米油鹽醬醋茶,沒有任何精神層面的東西,而柴米油鹽醬醋茶都需要拿錢來買。當方玄綽不能拿錢回家時,太太不僅不理解,反而一味施加壓力,讓他喘不過氣來。這對夫妻,彼此缺乏理解和關(guān)懷,妻子施與丈夫的只有壓力?!独硭分械拇笥砻χ嗡?,幾過家門而不入。在禹,一心要救百姓、救國家,為此顧不上小家;在禹太太,丈夫?qū)ψ约汉秃⒆拥纳畈宦劜粏?,就是寡情冷漠,就不是好丈夫,就不是好人,就該被辱罵和詛咒。所以,禹太太當街辱罵禹“這殺千刀的,奔什么喪!”進而詛咒他:“仔細像你的老子,做到充軍,還掉在池里變大忘八!”這對夫妻,沒有共同的價值觀,有的只是隔膜,妻子對丈夫沒有理解和支持,丈夫?qū)ζ拮右踩狈︻櫹c憐愛?!侗荚隆分械暮篝嘤捎⑿蹓嬋敕踩诵辛校麑ζ拮渔隙鹂此菩⌒囊硪怼⒔吡τ懞?,其實,在婚姻關(guān)系中,后羿常常言行不一,他說“明天我想起得早些”,去為嫦娥尋找食物,但第二天早晨起床時,“一道陽光斜射在西壁上”,這是不想直面困境、不愿意付出努力解決現(xiàn)實困難的推卸責任的表現(xiàn)。后羿還很虛偽,他明明只求了一副能夠飛天的金丹,卻對嫦娥說“會第一先得替你打算”,等嫦娥偷吃了金丹飛升而去,他卻憤怒到搭弓射月。這種所想與所說的矛盾、前與后的抵觸,證明后羿的虛偽性。作為妻子的嫦娥則是個好逸惡勞的市井小婦人,她對丈夫缺乏起碼的尊重與理解,好吃懶做,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大。表面上看,后羿和嫦娥在婚姻關(guān)系中的相處模式是男懼女,最后的結(jié)局是“女棄男”,實際上,這對夫妻,離心離德,自私虛偽。魯迅筆下的這些夫妻們,彼此根本沒有真摯愛意,自然難有和睦的夫妻關(guān)系。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相互尊重,遇事也不是相互溝通與相互扶助。在他們的夫妻關(guān)系中,讀者看到的只是傷害、背叛、漠視與不和諧。這些夫婦之間異化的倫理關(guān)系,正是傳統(tǒng)婚姻文化導(dǎo)致的人與人之間疏離、冷漠關(guān)系的真實體現(xiàn)。魯迅藝術(shù)地表明了他強烈的否定態(tài)度,目的是探尋正常的夫婦倫理。

      三、考察婚姻角色,批判傳統(tǒng)禮法

      在中國傳統(tǒng)的婚姻關(guān)系中,男人的婚姻角色是丈夫,女人的婚姻角色是妻子?;橐龅闹黧w是男女,他們本應(yīng)有同等的價值。但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丈夫和妻子在家庭和婚姻關(guān)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不平等關(guān)系的成因自然與傳統(tǒng)禮法相關(guān)聯(lián)。

      (一)丈夫:支配者、尊者

      丈夫和妻子,是婚姻的主角。因為魯迅是男性,在其以婚姻為母題的文本中,男性敘事立場肯定是存在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魯迅有著明顯的敘事傾向——婚姻中男性充滿了壓力且不被理解,婚姻中女性只關(guān)注金錢和生活?!雹诒R曉:《無愛的悲哀和無所可愛的悲哀——略論魯迅小說的婚姻敘述與婚姻體驗》,《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但因為“在傳統(tǒng)的男權(quán)社會里,夫妻關(guān)系是一種支配與被支配,占有與被占有的關(guān)系,妻子沒有獨立的人格,她是以丈夫的財產(chǎn)形態(tài)出現(xiàn)的?!雹倮顡碥?、桑本謙:《婚姻的起源與婚姻形態(tài)的演變——一個突破功能主義的理論解釋》,《山東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即,在傳統(tǒng)社會中,男女一旦舉辦了婚禮,其在婚姻中的位置是由中國的縱向的倫理規(guī)范給予規(guī)定的: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男人是女人的天,女人必須聽命于男人?!吨芤住放c《易傳》中以天地、陰陽來比男女之別,所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鐵定的“男尊女卑”:男為陽在上,女為陰在下,陰陽結(jié)合才會生生不息?!抖Y記》也說:“婦人,伏于人者也”;“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說聞》說:“婦,服也”。這些古之教條言說的是同一個意思:女性天生就比男人低一等,就是應(yīng)該“從人”“服人”“伏于人”的。其實,這里的差別不僅是一種性別之異,而且是一種人格的差序,一種主從、尊卑、上下等級關(guān)系的規(guī)定。魯迅在《我之節(jié)烈觀》里認為:古代的社會,女子多當作男人的物品?;驓⒒虺?,都無不可。后來男女婚姻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制度化了,妻子仍是丈夫的終身的活財產(chǎn)。不管女子對丈夫有沒有愛,都要對丈夫從一而終,堅守節(jié)操。男人可以隨時使用她,她卻只有遵守圣賢的禮教,即使在心里也不能動惡念、邪念,否則就是犯奸淫。一旦受到性侵犯,就只能跳井、上吊,當節(jié)婦、貞女、烈女。因此,盡管夫婦為人倫之始,但女人對丈夫只有柔順地接受其施與的一切——愛情或暴力、嬌縱或冷落、憐愛或拋棄。夫妻之間的關(guān)系永遠都應(yīng)該夫唱婦隨、相敬如賓。妻子對丈夫的所作所為不能有異議,更不能公開反對,否則就是傷天害理的,會令天道失常的。所以,在傳統(tǒng)的大家庭中,各個家庭成員由于身份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相互關(guān)系不同,彼此在心理上和情感上會形成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沖突或心靈隔膜。但在夫婦關(guān)系中,只有和順而無沖突,而這是要以不自由、不平等的主奴關(guān)系為代價的。因此,丈夫在婚姻中慢慢會適應(yīng)或養(yǎng)成其扮演的角色的基本性格。他們只需要妻子做個忠實的女仆而非靈魂的伴侶。在魯迅以婚姻為母題的小說中,丈夫或是形象暗淡模糊或是處在為作家所審視的位置上。前者以祥林、賀老六為代表,后者以愛姑的丈夫“小畜生”、四銘老爺、趙太爺、七斤等為代表。這些丈夫都是夫權(quán)的代表。他們的性格共同點是自私、獨斷、專橫。這種性格的成因正是傳統(tǒng)婚姻關(guān)系中男尊女卑的規(guī)則?!峨x婚》中的施家“小畜生”過錯在先,卻堅持不懈地要休妻出妻。當妻子愛姑反抗時,他惡言相對,拳頭相向。支撐“小畜生”施展男性身體蠻力的是封建道德體系中的“夫為妻綱”的觀念?!栋正傳》中的趙太爺不感謝太太給他生了兒子、一把年紀了仍要娶妾,滿足自己的色欲。趙太爺這樣為所欲為,是因為,在他心目中,太太是自己的附屬品,自己是太太的“天”,自己想干什么,太太只需附和就行,不應(yīng)該反對?!斗试怼分械乃你懤蠣斅犃私稚祥e人對女乞丐的議論,就下意識地挑剔老婆的不干凈,是因為他腦海中根深蒂固的丈夫是主宰、妻子是自己的依附品的理念??梢哉f,是封建的倫理觀念和中國傳統(tǒng)社會休妻、納妾的合法化規(guī)定賦予這些丈夫們這種做事主動性的權(quán)力。在《阿Q正傳》中,趙太爺如果一定要納妾,趙太太即使絕食到底,也攔不住;在《離婚》中,愛姑仗著娘家人多勢眾,鬧了三年,但最終還是被夫家休掉了?!栋正傳》中的趙太太以不吃飯抗議丈夫的買?。弧峨x婚》中的愛姑與婆家大鬧,罵公公是“老畜生”、丈夫是“小畜生”,這已經(jīng)違背了舊世界的禮法。古代的儒者為丈夫休掉妻子定好的七條理由,是所謂“七出”。古人為《儀禮》中的一句話做注解和發(fā)揮時,認為:“七出者:無子,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公婆),三也;口舌,四也;盜竊,五也;妒忌,六也;惡疾,七也?!薄捌叱觥庇纸小捌呷ァ?。這樣的條文依照男尊女卑的倫理標準則是:婦女在家庭中,必須當好公婆的循規(guī)蹈矩的奴隸,不準多口多舌,評是說非;必須為丈夫生育后代,多多益善;不準阻止丈夫娶小,不準有嫉妒心,不準反對丈夫宿娼,妨礙丈夫的行動自由。這就嚴密規(guī)定了婦女在家族主義的統(tǒng)治下的毫無人格。趙太太所犯為“嫉妒”之罪,愛姑則罪大惡極:忌妒、多口舌、不敬舅姑、不生育等。所以,盡管魯迅塑造的丈夫形象遠不如祥林嫂、愛姑等妻子形象性格鮮明,但他們連成一氣,代表的是整個封建的宗法觀念和禮教制度。在婚姻中,他們給女性施加各種壓力、限制女性的自由。他們的所作所為造成祥林嫂、愛姑等人的人生悲劇。而他們行為時的理直氣壯,得益于封建禮法的全面支持。因此,魯迅關(guān)注到婚姻關(guān)系中的丈夫角色的支配者地位和尊者身份,其實是對中國綿延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揭露和批判。

      (二)妻子:奴隸、妻性

      處在婚姻中的女性的精神狀況如何,是魯迅筆涉婚姻母題時尤為關(guān)注的。不管是傳統(tǒng)婚姻,還是現(xiàn)代婚姻,在魯迅筆下,濃墨重彩書寫的婚姻主體和悲劇人物都不是男人,而是女人。

      女人在婚姻關(guān)系中角色性格和地位怎樣?“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兒性;無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兒性的混合?!雹亵斞福骸抖鸭?小雜感》,《魯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第555頁。魯迅這話道出的事實是:婚姻關(guān)系中的妻子的地位是奴隸,其精神狀態(tài)是畸形的,是“母性和女兒性的混合?!?/p>

      女人在未出嫁前,心性中多的是女兒性,也就是依戀、尊重與順從父母與長輩。結(jié)婚后,必須“侍奉公婆,不多嘴多舌、評論是非;為丈夫生兒育女, 不嫉妒丈夫納妾、宿妓等, 不妨礙丈夫的行動自由?!雹谒迩宥穑骸墩擊斞概c錢鐘書小說對中國女人“無妻性”問題的思考》,《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這樣,就能成為一個符合傳統(tǒng)倫理道德標準的好妻子。有了孩子,女人人性中凸顯出“母性”,即對兒女慈愛、奉獻、憐愛和包容。作為婚姻中的主體,女人的角色特性便是“妻性”?!捌扌浴笔桥说哪感耘c女兒性的合二為一。這意味著在婚姻關(guān)系中,妻子永遠要聽命于丈夫,要為丈夫、兒女和家庭奉獻與犧牲!可見,“妻性”不是女人的先天品性,“是逼成的”,是后天父母教育、家文化浸潤和自我婚姻實踐的結(jié)果。如此,妻子的地位昭然:奴隸!在現(xiàn)代婚姻中,妻子同丈夫的地位是平等的,她可以對丈夫撒嬌、親熱、主動向丈夫表露情感,反對丈夫情感出軌等。在筆者看來,這些是女人的“戀人性”,是健全的妻性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敖∪钠扌詰?yīng)是女人性中剔除了母性、女兒性后所剩下的同丈夫平等相處、互助互愛的性格和只專對丈夫才表現(xiàn)的戀人性。”③隋清娥:《論魯迅與錢鐘書小說對中國女人“無妻性”問題的思考》,《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這些東西在傳統(tǒng)社會中是不被封建禮教許可的。所以, 魯迅筆下的“中國女人無妻性”,指的是中國女人沒有健全的妻性,只有畸形的妻性,這就是傳統(tǒng)婚姻關(guān)系中,妻子角色的精神狀態(tài)。

      那么,女人是否應(yīng)有健全的妻性呢?回答是肯定的。做為自然人,當女人遇到生活壓力時,她有要求丈夫共同承擔的權(quán)利;當女人面對兒女教育時,她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議和辦法;當丈夫在情感上不忠時,她可以自己做主加以處理。如果遇上這些問題,女人只有從父從夫,只允許她把自己的忠貞與順從“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給她“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的情感釋放,那么,久而久之,一個人的靈肉會相背離,身心交瘁。吳組緗的《菉竹山房》中的二姑姑就是一個因無健全之妻性而心理變態(tài)、性格怪異的人,更極端的例子要數(shù)張愛玲小說《金鎖記》中的曹七巧。因為在從小就生骨癆癱瘓在床的丈夫那里,七巧只能表露殘缺的妻性,其精神狀態(tài)一直都是畸形的,久而久之,其人性達到瘋狂狀態(tài),瘋狂到要毀滅一切。魯迅小說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這是一些受傳統(tǒng)文化浸染的妻子。在她們的性格中,只有“母性”,“妻性”很弱,“戀人性”幾乎沒有。魯迅剖析了這些妻子長久被壓抑的“戀人性”,寫出她們因“母性”與“戀人性”發(fā)生矛盾而導(dǎo)致的精神病態(tài)。

      《離婚》是魯迅最后一篇現(xiàn)實題材的小說,主人公是愛姑。愛姑是龐莊施家“小畜生”明媒正娶的妻子,結(jié)婚后,“低頭進,低頭出,一禮不缺”,侍奉公婆,操持家務(wù)。后來,丈夫與村里小寡婦相好,一門心思要休掉愛姑,愛姑堅決不同意,雙方相持了三年,都沒離成婚。按傳統(tǒng)禮法判斷,愛姑反抗丈夫“劈腿”,違背了“七出”中的第六條:妒忌;愛姑恨公婆一味袒護丈夫,罵公公是“老畜生”,違背了“七出”中的第三條:不事舅姑(公婆)。這似乎說明愛姑不是個賢妻,但愛姑的可悲在于,丈夫既然與小寡婦要好且據(jù)此要休掉作為原配的她,說明在丈夫眼里,愛姑作為妻子的魅力蕩然無存,也就是其本身作為女人的戀人性已經(jīng)消失殆盡。而愛姑竟然沒有意識到!她大鬧三年,不是為挽回丈夫?qū)λ膼?,也不是為爭取男女平等的?quán)利,只是為了避免成為棄婦!只是為了一個妻子的名分!只是為了爭上一口氣!愛姑愿意繼續(xù)留在施家,繼續(xù)做婚姻關(guān)系中的奴隸而不得!放在當下社會,丈夫出軌,意味著雙方感情不合,女人無法在婚姻生活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戀人性了,那就一拍兩散,一別兩寬,不糾纏于愛情之外的東西而耗費雙方的精力。當然,愛姑不會有這種理念,因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女性大都希望有一個安穩(wěn)的家,只要坐穩(wěn)了奴隸,“戀人性”什么的根本不會奢望,空守一個婚姻的外殼也心甘情愿。在魯迅筆下,即使自由戀愛締結(jié)的婚姻,妻子也極少有獨立意識,也都只是賢妻良母而已,比如《幸福的家庭》中的“他”的太太,就是一個例子。即如《傷逝》中的子君,已經(jīng)接受了個性解放和愛情自由的思想,已經(jīng)大膽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力”的振聾發(fā)聵的聲音,但與涓生同居后,一門心思地只想當好涓生的太太,看護好自己的家,與涓生過安寧幸福的生活。她唯涓生馬首是瞻,一心想當涓生的溫柔賢惠的妻子,流露出的是傳統(tǒng)社會女子的“女兒性”特征。因為未曾生育,子君買了一條小狗“阿隨”和幾只小油雞,將女人的“母性”施展在小動物身上。用傳統(tǒng)方式締結(jié)的婚姻中的妻子,如《端午節(jié)》中方玄綽的太太、《藥》中的華大媽、《肥皂》中的四銘太太等,也都在家庭中力爭做賢妻良母。她們普遍缺乏戀人性與健康的妻性,她們對婚姻中的丈夫這一角色展現(xiàn)的主要是母性或女兒性。這說明,在傳統(tǒng)婚姻關(guān)系中,幾乎所有妻子的精神狀態(tài)都是畸形的。

      《明天》演繹的是一個女人失去“明天”(希望)的悲劇?!皬那澳晔亓斯选钡哪贻p女人單四嫂子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三歲的兒子身上。對兒子,她盡顯母性。作為一個年輕女性,孤單無依的單四嫂子靈魂深處是多么渴望幫助與關(guān)懷,尤其是來自男人的照拂、幫助與愛撫。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她嚴守寡婦之道,防范男人,壓抑著自己的戀人性,不許它表露出任何的蛛絲馬跡,但這并不意味著戀人性完全逃離出她的女性品性。所以,當藍皮阿五“伸開臂膀,從單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中間,直伸下去,抱去了孩子”時,“單四嫂子便覺乳房上發(fā)了一條熱,剎那間直熱到臉上和耳根?!边@是戀人性中的性意識的靈光一閃。其實,女性健康的“妻性”是包括性意識在內(nèi)的,性意識也是一個人的正常的意識。單四嫂子在接觸異性時,有性意識的勃發(fā),是無可非議的,但她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和她所接受的妻性教育都對她說“不”,她就只能把它繼續(xù)壓抑下去,一直壓抑到潛意識深處。假使今天,寡婦單四嫂子可以再嫁,重新釋放她健康的妻性與戀人性。

      《祝?!分械南榱稚┡c單四嫂子年紀相仿,她守寡時,年紀也大約是二十六七歲。她在被婆婆賣掉后,嫁給了賀老六,其“戀人性”有過短暫的呈現(xiàn)。當初,在改嫁時,祥林嫂有過“出格”的拼死反抗。她那樣做是出于對“三從四德”禮教的順從,因為在傳統(tǒng)社會,一個女人改嫁就失去了這個女人最可寶貴的東西——貞節(jié),祥林嫂的反抗是出于對殘缺妻性的追逐,潛在的原因是對自己的性意識的壓抑。《祝?!分袥]有描寫祥林嫂與賀老六夫妻相敬如賓的生活,但聽衛(wèi)老婆子給四嬸敘述祥林嫂改嫁過程及婚后生活時,四嬸和讀者都知道賀老六很疼愛她,她也很依戀賀老六,夫妻是恩愛的,所以,祥林嫂年底就生了兒子阿毛。正因為祥林嫂健全的“妻性”在新家里有了滿足的機會,所以她胖了,這說明她再婚后的歲月靜好。但不幸賀老六患傷寒死亡,祥林嫂的“妻性”再度消失了。不過,她像單四嫂子那樣,還有兒子阿毛,她要守著這人生的希望活下去,她的母性在阿毛身上得以充分展示。但厄運接蹤而至,阿毛被狼吃掉,祥林嫂的“母性”再也無從施展。作為一個女人,她的生命徹底虛空,于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地魯鎮(zhèn),被“圍觀”的她最終走向了死亡。

      祥林嫂、單四嫂子和愛姑的婚姻都是封建包辦婚姻,是不自由的。在夫權(quán)社會里,她們做妻子只有順從與依賴丈夫,妻性中只應(yīng)有女兒性,做了母親才加上母性,她們?nèi)狈Φ牟粌H是妻性中的戀人性,更缺乏與丈夫平等的地位,缺乏真正的愛情。祥林嫂逃出婆家反抗被賣并非認識到自己是人而非物,但婆家將其反抗視做不順從,以夫權(quán)隨意處置她:將之發(fā)賣。因此,即使祥林活著時,她的妻性中也無戀人性的蹤影,更談不上與丈夫平等相處、互助互愛。而當賀老六和阿毛相繼死掉,夫權(quán)的代表大伯就可以來收屋而將之掃地出門,這正是不平等的表現(xiàn)。單四嫂子出場的時候就是寡婦,如果今后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再嫁,那祥林嫂的遭遇就是她的前車之鑒。愛姑的性格雖有些潑辣,但她過門后“低頭進,低頭出”,表現(xiàn)的正是女性中的女兒性,但婆家的人并不拿她當人看,丈夫跟寡婦相好,并因此而不要她,可見,丈夫?qū)λ褦嗔饲榱x。任她怎樣反抗,都不會成功,都掙不來與丈夫的平等相處,掙不到正常妻性展現(xiàn)的機會。祥林嫂等人沒有自主的婚姻,她們?nèi)狈Φ氖钦=∪扌灾械娜?;《幸福的家庭》中的女人和《傷逝》中的子君都有自由的婚姻,她們所缺乏的是正常健全妻性中的戀人性。不管在怎樣的起點上,缺乏妻性中的哪樣內(nèi)容,一個女人,只要浸潤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毒素,痛苦就會與其心靈結(jié)緣,人生就不會完美。魯迅小說在描寫和揭示中國女性之女兒性和母性勝于戀人性,即妻子缺乏健全的妻性時,無知識的單四嫂子、祥林嫂、愛姑等人與受過新式教育的子君都是一樣的。之所以會如此,在我看來,是她們?nèi)诵灾械呐畠盒赃^于突出,亦即依賴性、順從性過于突出,她們或存在或死亡,上演的戲碼都是悲劇性的。祥林嫂的悲劇就是一出人生的悲劇,單四嫂子的“明天”不知在哪里,愛姑今后的人生肯定是暗淡無光的,子君已經(jīng)走進了連墓碑都沒有的墳?zāi)埂?/p>

      在魯迅的以婚姻為母題的小說中,因為男尊女卑風俗盛行,婚姻中的男女處在不平等的位置上,作為妻子,依順丈夫是天經(jīng)地義的。她們只是婚姻中的奴隸,與婚姻對象沒有愛的平等,情的幸福。試看祥林嫂,想到將來死后到地獄里,希望看到的是兒子而不是祥林和賀老六。死了兒子的單四嫂子沒有了人生的“明天”,但在未來的漫長人生中,她所懷念的肯定還是兒子寶兒而不是寶兒的爹。在祥林嫂和單四嫂子的性格中,凸顯的是“女兒性”或者“母性”,或者是二者的結(jié)合。魯迅關(guān)注到傳統(tǒng)禮法給女性帶來的精神的、心理的乃至欲望、情感、身體的深刻影響,對男權(quán)社會所確立的傳統(tǒng)婚姻禮法與制度的非人道性進行了藝術(shù)追問。

      那么,在婚姻關(guān)系中,男女雙方應(yīng)怎么做才是正確的?魯迅認為應(yīng)該先洗凈了“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觀念,樹立“夫婦是伴侶,是共同勞動者,又是新生命創(chuàng)造者”①魯迅:《墳?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魯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第136頁。的新觀念。每一個婚姻中的男性都應(yīng)懂得:夫妻是平等的,丈夫并無奴役妻子的權(quán)利,妻子也應(yīng)從“婦者服也”的傳統(tǒng)思想中解脫出來,克服“被逼成的”“妻性”,樹立自尊、自主、自立的平等意識。在婚姻實踐中,魯迅與許廣平相濡以沫的十年關(guān)系證明了人間恩愛夫妻的存在。

      猜你喜歡
      祥林嫂魯迅婚姻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劇原因解讀
      課外語文(2023年1期)2023-02-06 14:37:46
      基于祥林嫂稱謂感知其人物形象
      名家名作(2022年18期)2022-12-16 04:37:28
      婚姻是一門溝通課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34
      魯迅,好可愛一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4
      婚姻中要“看見”彼此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01-28 10:49:06
      魯迅《自嘲》句
      魯迅看書
      她曾經(jīng)來到魯迅身邊
      海峽姐妹(2015年10期)2015-02-27 15:13:26
      那場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湛江文學(2015年10期)2015-01-03 08:06:37
      文安县| 海安县| 溧水县| 荔波县| 吴江市| 郑州市| 玉树县| 长垣县| 贵州省| 辽宁省| 永吉县| 乌拉特后旗| 尼勒克县| 辽宁省| 右玉县| 都兰县| 凭祥市| 莎车县| 四川省| 宜宾县| 北海市| 华安县| 长春市| 建德市| 望奎县| 合川市| 安福县| 灵台县| 余江县| 铁岭县| 公主岭市| 文登市| 大连市| 澎湖县| 牟定县| 靖宇县| 夹江县| 安庆市| 武山县| 顺平县| 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