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為集聚力量抗擊疫情,社會各界的捐贈熱情空前高漲,紛紛通過各種渠道捐款捐物。然而,一些關(guān)于老人捐出巨額善款乃至畢生積蓄用于疫情防控的報道。就像以前環(huán)衛(wèi)工、乞丐捐款救災,工資2700捐出2000只留700之類的案例一樣,很快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和爭議。不少媒體和網(wǎng)民擔心老人捐款之后生活會更加貧困,認為慈善機構(gòu)不應該接受老人等“弱勢群體”的捐款。但是,捐款不是自愿的嗎?誰有權(quán)替老人決定捐不捐款呢?
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從肯定老人捐巨款的角度,可從以下角度來構(gòu)思:(1)此類愛心行為的傳播,其真正影響在于讓我們感受到溫情與愛,并激勵有能力、有財力的人行動起來。(2)一刀切地不讓老人捐款的思維過于武斷、簡單。(3)如果不讓老人捐款,逼著慈善機構(gòu)拒絕老人的捐款,有粗暴無禮、歧視老人的嫌疑。(4)行善是以自愿為前提的,是否行善、如何行善的決定權(quán)在捐款者本人,不在旁觀者。(5)行善不僅是老人發(fā)揮余熱、服務社會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有益于健康長壽的養(yǎng)生之道。
從否定老人捐巨款角度,可從以下角度來構(gòu)思:(1)超過自身能力的行善方式會在社會上產(chǎn)生負面影響,并使受助者心生愧疚。(2)你我只是一介凡夫,只需盡自己所能,量力而行,努力把好事做好做對,無愧于心,足矣?。?)老人捐款如果因此影響他自己的晚年生活,顯然有悖于社會道義的彰顯。(4)盡力而為、盡己所能是現(xiàn)代慈善的基本特征。(5)跟國家的整體資金調(diào)動相比,老人們付出金額不大,但是犧牲卻很大。
從辯證分析的角度,可從以下角度來構(gòu)思:(1)任何人的愛心都不應被辜負,要通過精巧合理的制度設計、細致扎實的工作,讓每一份善意都發(fā)揮其最大能量。(2)慈善機構(gòu)在確認捐贈人擁有財產(chǎn)的合法處分權(quán)之后,可以建議慎重考慮,理性捐贈,量力而行。(3)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4)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尤其是受助人的需求超過自己的能力時,行善者一定要理性,要學會動員身邊的社會資源,與眾人一起行善。
山河有恙,當盡力而為
◎張宇夢
尊敬的爺爺奶奶們:
你們好!
疫情當前,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點點星火正匯成人間山河,這其中少不了你們的鼎力相助,你們有的甚至捐出巨額善款乃至畢生積蓄用于疫情防控。相比于那些只說不做的人來說,你們著實令我敬佩不已!疫情防控雖重于泰山,可你們的生活也不是輕于鴻毛,故還應盡力而為。
包裹著愛國心的捐款從來不計數(shù)量。面對國家危難,大到領(lǐng)導,小到普通人,都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魯迅有句名言:“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睈蹏閼涯鄱傻墓鉄釠]有大小,所以爺爺奶奶們不必將畢生積蓄傾囊相助,你們同樣也是社會重點關(guān)注與幫助的對象,我在此建議你們力所能及就好。作為社會重點幫助人員的你們,相比于物質(zhì)捐款,你們凝聚在一起的愛國心更重要。你們心系祖國,渴望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國家有難,你們紛紛慷慨解囊,單單這顆愛國心便足以讓社會與國家欣慰。
包裹著愛國心的支援形式可以多樣。相比于那些高收入人士,你們處于弱勢地位,不必像他們那樣捐出巨額款項,社會也并不支持你們這樣做。俗話說“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支援方式可以有很多種?!拔也恢滥闶钦l,我卻知道你為了誰?!痹谖铱磥?,老人們可以通過勸導身邊人為抗疫多做貢獻的方式,來發(fā)揮自己的余熱。當然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做志愿者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包裹著愛國心的你們時刻被祖國掛念。你們愿意捐贈巨款,這是值得贊頌的,可之后,你們必定會變得貧困,生活會大不如前,這是正在進行扶貧的中國不愿看到的?,F(xiàn)如今,我國的扶貧攻堅戰(zhàn)還未打贏,扶貧任務仍很嚴峻,你們捐出巨款導致自己的生活貧困的同時也為國家增添了扶貧負擔。你們是時刻被國家與社會掛念的一批人,你們的生活水平?jīng)Q定了中國的發(fā)展高度,所以我在此懇請你們理性捐款。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危機之中,我們要保持頭腦清醒,做最正確的事,不能因捐致貧。
可愛的爺爺奶奶們,山河有恙,當盡力而為,我敬佩他們,也懇請你們要在保證自己生活質(zhì)量的前提下,再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致
敬禮
×××
2020年3月20日
【作者系河北省辛集中學587班學生】
點評
這篇文章采用議論文的體裁,以給“尊敬的爺爺奶奶們一封信”的形式闡明自己的觀點,感情真摯,極具感染力。內(nèi)容上將“山河有恙,當盡力而為”作為中心論點,圍繞作文材料,結(jié)合新冠疫情、關(guān)愛弱勢群體、扶貧政策的社會實際,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使整篇文章論點突出。
予我一處護花臺
◎張伊欣
我是一名退休老人。疫情當前,全民抗疫,我取出積攢了多年的積蓄,來到了捐款處,卻被委婉勸返。我茫然,縱已為落紅,怎可不護花?
吾廬雖破,猶愿廣廈庇寒士。作為華夏的一分子,我受之于國,亦應報之于國。我雖已兩鬢斑白,但也知曉人間疾苦,愿與千里之外的疫區(qū)人民共冷暖。與此同時,在這個疫情肆虐的凜冽寒冬,無數(shù)普通人挺身而出,一次次“逆行”,一個個堅定的笑臉都在傳遞著溫暖,彰顯著凝聚的力量。大疫無情,人間有愛。此時此刻,疫情區(qū)資源緊缺,被感染的風險加大,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需要我們的安慰。我雖不像科學家或醫(yī)生那樣責任重大,也不如商人那般富有,可國難當前,哪一份力量不使人堅定,哪一份關(guān)懷不令人動容?我力雖綿薄,卻也能春泥護花,為國之大廈添磚加瓦。
雖處江湖之遠,亦先天下之憂而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雖然是一個退休老人,可從不認為奉獻與己無關(guān),我不愿只是等待著他人的幫助。年齡確實給我?guī)砹艘恍┎槐?,讓我成為了他人眼里的弱勢群體,可身為國家的一分子,我沒有理由推脫這一份責任。疫情寒冬,醫(yī)務人員慷慨赴任,建設者們勇挑重擔,逆向前行的人們,需要人民的支持作為后盾。心存美好,終將走過寒冬,一份份小愛匯聚在一起,將變成融化冰雪的溫暖洪流,春回人間。我愿奉獻我自己的熱量,去發(fā)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去照亮黑暗中的疫區(qū)?!按河耆谀?,潤物無聲”,心憂天下,不在于年齡與身份,雖為一介普通人,尤可承擔國家之重任。我需要一個機會,一個為國分憂,春泥護花的機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一個平凡人的奉獻是有限的,可又是不平凡的,是人生意義的存在。為國分憂不需要多么轟轟烈烈,也不必有感天動地的作為,只要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就不愧為中國人。我雖已不再年輕,卻能夠奉獻出綿薄之力,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年齡不是一個人居功的資本,奉獻才是。有人認為我的奉獻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成為了我生活的負擔,這其實是不理智的,也是不必要的。生活品質(zhì)與國家責任孰輕孰重,我很明白。我還有一腔為國的熱血,又何必讓我停止腳步,安于自己的“身份”呢?縱使零落成泥,我亦香如故。我雖鬢角染霜,卻依舊行走在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路上。我欲化為春泥,卻無處護紅花。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愿世間留有一座護花臺,讓落紅之情,融于春泥,百里余香。
【作者系河北省辛集中學586班學生】
點評
這篇文章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巧妙地化用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將捐款的老人比喻為“落花”,既生動又形象,也使得文章構(gòu)思新穎。文章主體部分從“吾廬雖破,猶愿廣廈庇寒士”“雖處江湖之遠,亦先天下之憂而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三個層次分析議論,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文末揭示主題,言簡意賅,詩意化的語句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