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猶記周杰倫輕唱的《青花瓷》,悠揚的曲調,富有詩意的歌詞詮釋了你迷人的風姿。作為人類智慧的璀璨結晶,你映照著歷史的風貌,引領了未來的發(fā)展。
憶·前世風采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是中國瓷器的主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然而,對“青花”中“青”的理解,古今卻有所不同。古人將黑、藍、青、綠等諸色統(tǒng)稱為“青”,故“青花”的含義比今人要廣。它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jīng)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的。青翠明麗的青花和溫潤如玉的白釉相互映襯,如藍天白云,顯得典雅而華貴。
濫觴期:唐代是青花瓷的濫觴期。20世紀后半葉,江蘇省揚州市的唐城遺址發(fā)現(xiàn)了一些用藍彩裝飾的碎瓷片,上面的菱形幾何紋帶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格。據(jù)考古學家分析,這些青花瓷碎片的生產(chǎn)時間應該就在唐代。
成熟期:此時,青花瓷的瓷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燒成溫度提高,燒焙過程中的變形率大大減少,最具代表性的是景德鎮(zhèn)的湖田窯。元青花紋飾的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元青花生產(chǎn)的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鎮(zhèn)墓器等,尤以竹節(jié)高足杯、帶座器、鎮(zhèn)墓器等最具時代特色。
繁盛期→衰敗期:明朝后,青花瓷成了中國瓷器最主流的產(chǎn)品,清代則達到頂峰,且大量出口海外,康熙時期燒制出的“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的發(fā)展到了巔峰。憑借明凈素雅的外觀,青花瓷成了中國瓷器的代名詞。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發(fā)展而逐漸走向衰退,雖在清末(光緒)時一度中興,但最終仍無法延續(xù)康熙王朝的盛勢。
賞·當世魅力
中華自古多名瓷。青花瓷帶著盛唐的高雅,攜著宋朝的瀟灑,穿越明清的繁華,跟著工匠的雙手,把一個個朝代的縮影融進其中,燒窯里的烈火把一個個朝代固定了千百年間,用絕代風姿書寫下了一段段不朽的傳奇……
《國家寶藏》(第一季)的隱藏之寶
央視大型文化探索類節(jié)目《國家寶藏》(第一季)自播出以來,收視火爆。這檔節(jié)目集結了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9家博物館的國寶,由明星擔任國寶守護人,講述它們的故事。不過,這9家博物館中,南京博物院的國寶“出鏡”的件數(shù)最多,共亮相了4件。而且,有一件鎮(zhèn)院之寶,觀眾每一期都能看到。
“它就藏在《國家寶藏》的LOGO里,一般人不知道它的來歷?!蹦暇┎┪镌合嚓P負責人介紹,它就是青花壽山福海紋瓷香爐。走進南京博物院,你就會看到它,它獨占一個展廳,三足鼎立,體態(tài)渾圓,藍底白紋,描繪著重重疊疊的山峰和洶涌波濤的海水。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館,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見珍品,是南京市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梅瓶是明代高等級墓葬隨葬品,有鎮(zhèn)墓辟邪的作用。除了是地位的象征外,也有風水上的考慮,非王侯重臣,不得“享用”這種隨葬品。這件瓷器于1959年出土于南京省江寧縣觀音山明朝開國功臣沐英墓。此梅瓶高43厘米,底部直徑為14厘米,口徑僅為5.2厘米。小口、豐肩、斜腹、斂脛、圈足,造型優(yōu)美,線條圓潤、流暢,雍容華貴,肩腹部繪以“蕭何月下追韓信”經(jīng)典歷史人物故事。瓷瓶上所繪的青花紋飾層次多樣,非常獨特,給人厚重的美感,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
當下,青花瓷不光成為歌曲傳唱的對象,許多服裝也印上了青花的紋飾,尤以青花旗袍著稱。如今,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碗筷、茶具等物品上也不難發(fā)現(xiàn)青花的影子,足見“青花”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和情結。
品·瓷器人生
在博物館欣賞清代的青花瓷。用東山魁夷的話說,中國青花最具有東方的特色,最具有東方的性格。初見一尊青花瓷,像是遇見江南水鄉(xiāng)采蓮的女子,她穿著一襲藍花裙,亭亭玉立,清麗脫俗。瘦瘦的不盈一握的腰身,桃花般的臉龐,尖尖的下巴,如水的眼眸,劃著一葉小舟,誤入藕花深處,驚起一灘鷗鷺。
她溫潤如玉,嫻靜寡言。她不張揚,不華麗,但潔凈、素雅、冷艷,有無法言說的貞靜之美。
古人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宋瓷汝窯最珍貴的就是天青色,它是汝窯中的真品。最具才情的皇帝宋徽宗題詩:“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贝藭r,瓷器的天青色,就是青如雨后的天空,云開霧散時,淡藍的天空出現(xiàn)一絲陽光。而在光線暗淡的時刻,瓷器青色中泛著微微的藍色,宛若一泓清澈的湖水。聽說,古時匠人們燒制這樣的瓷器,都要在雨過天晴之后,好像在期待一段綺麗的愛情,要在云破日出之際,等待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你才能遇見一生要等待的人,這一切幾乎都是天意。
青花之美,美如碧玉,像一位中年的女子,歷經(jīng)生活爐火的凝練,漸漸將心向內收攏了,嫻靜典雅,淡泊安然。一尊青花,暗合了古人對藝術審美的最高要求。能將藍色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唯有中國的青花瓷吧。
(節(jié)選自李娟《藍》)
賞讀
青花,在歲月中,走過唐宋的詩風詞韻;在風塵里,攜來元明的底蘊高雅。跟著一曲悠揚的古調,在瓶底上落筆的款款深情中,帶著天青色的煙雨,打濕記憶的年輪,用青花的顏色,誘發(fā)七彩的情愫,沿著江南的風情,伴著如詩的月色,在素色的胚胎上勾勒出一段難言的苦衷。
選段中,作者綜合運用各種修辭、表現(xiàn)手法,字里行間讓讀者感受到青花卓絕的風采。
我來品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