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中午,聽到同事劉姐打電話,她說:“媽,我這幾天好想好想吃您蒸的雙色魚頭,可怎么辦啊?!边^了一會兒,又說:“明天周末,您在電話里教我做吧,您的寶貝女兒也要學得像您那么能干不是……”聲音嬌嗲,像撒嬌的孩童。我們忍不住笑起來。
劉姐掛了電話,看看我們,自己也笑了,說:“我現在隔三差五就跟我爸媽撒撒嬌,效果很好呢?!?/p>
原來,這兩年來,劉姐母親身體出現了一些小問題,一會兒說胸悶,一會兒說腹脹,一會兒又說頭昏沉沉的,劉姐帶她到醫(yī)院做全身體檢都沒問題,身體素質很好。可沒過幾天,母親的各種小毛病又犯了。
有一天,劉姐在商場買完東西,坐到休息區(qū)給母親打電話,也像平時那樣不厭其煩地叮囑。突然,旁邊的一位阿姨示意她掛電話。等劉姐掛了電話,阿姨微笑著說:“孩子,是給媽媽打電話吧?其實,比起你剛才說的這些叮嚀,你媽媽也許更需要你撒個嬌,像小時候那樣。我之前以為子女無微不至的呵護我就會幸福。他們把我當成小孩,偶爾幾次我覺得開心,因為兒女孝順,能干,我放心。可時間一長,我發(fā)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廢人,很沒有存在感,似乎就是等著死亡來帶我走。我孫女愛撒嬌,她每次到我這來,跟我撒嬌,我發(fā)現這時我特別開心,覺得面對那一張撒嬌的臉,自己才真正是長輩。我女兒可能也看出了這一點,便也經常到我這來撒撒嬌,我發(fā)現我反而年輕了。”
從那以后,劉姐便嘗試著在父母面前撒嬌,效果果然不錯。每次她一撒嬌,父母便笑得特別燦爛,那種開心和滿足,完全發(fā)自內心。她偶爾打電話撒個嬌,求助點小事,老人總是很歡喜。
后來,劉姐便規(guī)定自己每兩天至少要向父母撒一次嬌,沒想到,這樣做了一段時間后,母親身體的那些小毛病竟然消失了,每天開心愉悅得很。有時還滿足地對其他老人說:“你看看,撒嬌電話又來了,沒辦法,孩子永遠長不大啊。”說著,臉上的笑容像春光一般蕩漾開來。
是啊,我們一撒嬌,父母便會覺得自己還年輕,我們的示弱,襯托著父母的強大,給他們自信心,讓他們重新擁有年輕時的心態(tài),也許真的比保健品有用。
(摘自《伴侶》2020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