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見到所謂的硬氣功表演,什么“腹上開石”“銀槍刺喉”“刀砍不入”“汽車過身”“頭撞石碑”“手指鉆磚”“躺釘板”等,真可謂花樣繁多。其實(shí),所謂的硬氣功不過是一些靠力氣、靠膽量和竅門來迷惑不知內(nèi)情的人們的一種雜耍表演。
頭撞石碑 ?表演者甩頭向石碑撞去,石碑?dāng)酁閮山?。這個表演除表演者的頭部經(jīng)長期鍛煉(如常用木板敲頭),確有較一般人強(qiáng)些的抗撞擊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講究一些方法。表演者必須在石碑的后面擺放一塊硬物,如大石頭、鐵杠等,但石頭、鐵杠不能與石碑緊緊地貼在一起,要讓兩者之間有一定距離,以保證頭撞石碑后,石碑以很快的速度撞到石頭、鐵杠上,兩“石”之間巨大的撞擊力使石碑?dāng)酁閮山亍?/p>
銀槍刺喉 ?兩人相對,分別用喉部頂住木桿兩頭的槍尖,只見木桿雖被兩人頂彎了,而喉部安然無恙。其實(shí)這個節(jié)目并不是兩人喉部有超人的耐刺能力,竅門如下:一是槍尖較鈍,并不像針尖那樣銳利;二是槍上的木桿質(zhì)地很軟,兩人輕輕一頂就彎;三并不是槍尖頂在喉部,而是隨著木桿的彎曲,槍頭側(cè)部的面貼在喉部下方的胸骨上,面積大壓強(qiáng)小,有驚而無險。
手指鉆磚 ?表演者的手指在磚面上鉆來鉆去,磚粉紛飛,幾下子就將磚鉆出一個窟窿,其速度比沖擊鉆還快。這個表演看起來神乎其神,說穿了連點(diǎn)技巧方法都沒有。表演前,先用鉆頭在磚上鉆眼,當(dāng)快鉆透時要小心一點(diǎn),使對面保留薄薄的一層。將鉆出的磚粉收集起來,重新放回鉆的洞內(nèi),洞口用摻上漿糊的磚粉封好,表面再撒上一層磚粉偽裝一下,一個可供表演的道具磚就做成了。
(摘自《科普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