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植物生理學(xué)報》2020年第5期《外源褪黑素對軟棗獼猴桃低溫傷害的緩解效應(yīng)》(作者張俊康等)報道,以野生軟棗獼猴桃1年生扦插苗為試材,探究葉面噴施不同濃度(0、0.01、0.1、1和10μmol/L)的外源褪黑素(MT)對4℃下軟棗獼猴桃的低溫傷害緩解效應(yīng)。
結(jié)果表明,隨著低溫脅迫時間的延長,軟棗獼猴桃葉片葉綠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含量和過氧化氫酶(CAT)活性呈現(xiàn)先增后減趨勢;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下降。而噴施適宜濃度的外源MT可顯著提高軟棗獼猴桃的葉綠素含量,降低膜脂過氧化產(chǎn)物MDA的積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進一步增加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含量。其中以0.1μmol/L MT處理效果最好,該濃度下葉綠素含量達到較高水平,MDA含量顯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顯著提高,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含量升高。綜上所述,適宜濃度的外源MT能夠緩解低溫脅迫對軟棗獼猴桃的傷害,提高獼猴桃在越冬栽培過程中的抗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