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衛(wèi)平 王愛芳
(河北省石家莊市農業(yè)綜合行政執(zhí)法支隊 050000)
本病的病原為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本病毒為單層衣殼,無囊膜的病毒粒子,呈二十面體立體對稱,主要存在于病雞的法氏囊、腎臟、脾臟等器官。病毒抵抗力很強,在外界環(huán)境中極為穩(wěn)定,能在雞舍內長期存在,病毒對一般酸性消毒劑能耐受,選擇堿性消毒劑效果較好。
雞的法氏囊位于泄殖腔上方,形狀呈橢圓形,內壁有許多皺褶,不同日齡的雞法氏囊大小不等,一般4 月齡左右可達最大,如葡萄大,隨著進入產蛋期后逐漸退化。法氏囊病為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病毒主要隨病雞糞便排出,病毒可通過被污染的飼料、飲水、墊草、用具、昆蟲、飼養(yǎng)人員的衣物、運輸工具等途徑傳播。不同品種的雞發(fā)病率無明顯差異,但白殼蛋雞發(fā)病癥狀稍重,在雞母源抗體作用下,雛雞3 周齡以下很少發(fā)病,如發(fā)病癥狀也不明顯或較輕,此病的高發(fā)日齡在3~7 周齡間,往后一直到產蛋初期即法氏囊退化前都有可能發(fā)病,但隨著日齡的增長發(fā)病率一般會逐漸降低。
本病來勢兇猛,流行快,發(fā)病率很高,但死亡率隨毒株的毒力不同而有很大差異,當繼發(fā)感染或合并感染時,死亡率會明顯提高。一個群體有可能1~2d 大部分或全部發(fā)病,但在本病已流行一段時間,已開展免疫接種的地方發(fā)病較緩,僅會少部分發(fā)病或個別弱雞發(fā)病。
(1)發(fā)病早中期病禽體溫升高,瀕死期體溫降低。
(2)精神沉郁,羽毛松散,采食量少或廢決,伏地閉眼昏睡,肩頸部羽毛豎立蓬松。
(3)病雛脫水,皮膚和腳爪干枯無力,排出白色水樣糞便,個別雞糞便中帶血。
(4)仔細觀察有些病雞有輕微的發(fā)抖震顫,昏睡現象。
(5)可能由于法氏囊痛癢偶爾可見個別雞掉頭啄肛現象。
(1)法氏囊自發(fā)病后開始腫脹,一般3~4d 腫脹最大體積為正常的2~3 倍,常見囊外包覆一層膠凍樣淡黃色滲出物,呈透明狀玻璃球樣。病程較長的病死雞或愈后雞法氏囊變小萎縮,剖開囊腔皺褶呈灰白或土黃色,原來腔內黏性滲出物變干形成豆腐渣樣的干酪物,法氏囊“小而硬”,部分愈后雞會留有免疫缺陷而發(fā)育遲緩。
(2)病雞另一個典型特征性病理變化是大腿部外側肌肉和胸部肌肉出現涂刷狀出血斑,有的很輕微僅少量絲條狀紅斑,有的嚴重出血呈大片紫黑色。法氏囊和胸腿肌的病變,是本病診斷的主要依據。
(3)急性死亡的雞剖檢可見泄殖腔后法氏囊發(fā)炎腫大,剪開法氏囊可見腔內充滿黏液,黏膜皺褶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出血,嚴重者可見法氏囊腫脹如紫葡萄樣大小,外觀呈黑紅色,剖開后腔內有黑紅色的出血塊。
(4)病雞的腎臟蒼白、腫大,小葉灰白色,因尿酸鹽的沉積而腫脹呈花斑紋,斑駁凸凹。腺胃與肌胃交界處黏膜上有出血斑點,或腺胃乳頭環(huán)形出血,病死雞嚴重脫水而呈現腳爪干枯。
(5)有法氏囊炎病毒變異株引起的一種癥狀與病理變化都不太明顯,可見法氏囊萎縮呈現“小而癟”,也就是法氏囊外觀松癟,囊壁變薄,囊體變小,造成機體永久性的免疫缺陷。
本病較容易診斷,根據病禽癥狀、胸腿肌病變、法氏囊病變,結合發(fā)病日齡等綜合考慮,鑒別診斷應注意以下幾點。
(1)磺胺類藥物、霉菌毒素中毒和VK缺乏也可引起胸腿肌呈片狀出血,肌胃和腺胃交界處及法氏囊也常有出血,偶見法氏囊出血,這些和法氏囊病雖相似,但也有細微的區(qū)別,只要通過病前用藥與飼料是否霉變情況可輔助判斷,另外,磺胺類藥物、霉菌毒素中毒和VK缺乏癥會引起皮下及腸、肝、腎等內臟廣泛性出血,磺胺類藥物中毒由于病雞的腸道出血所以可見病雞排出醬油樣糞便,VK缺乏癥血液不易凝固。
(2)雞馬立克氏病偶可引起法氏囊萎縮,但內臟型馬立克氏病解剖可見如肝、心臟、腎臟等內臟器官有多個腫瘤,神經型馬立克病雞呈前后劈叉姿勢,病雞不會有胸腿肌涂刷樣的出血片。
(3)雞新城疫可見腺胃乳頭出血和肌胃、腺胃交界處出血,但沒有肌肉出血,也無腎和法氏囊的特征病變。
(4)法氏囊是雞的免疫器官,許多急性傳染病及接種法氏囊炎弱毒苗都可能引起法氏囊黏膜的輕度水腫或充血,偶爾會有少量滲出物,對此要結合經驗,防止誤診為法氏囊炎。
(5)實驗室鑒別診斷瓊脂凝膠沉淀實驗:瓊脂擴散實驗可用做檢測康復雞的IBDV 的群特異性抗體,采集接種后3~4d 的法氏囊勻漿制備抗原。法氏囊勻漿用滅菌鹽水1:1 混勻,反復凍融3 次,并于300 轉/min 低速離心,吸出上清液做抗原。實驗時,待檢血清做兩倍系列稀釋,沉淀抗體在感染后的早期7~10d 可被檢出,并且維持在1 年以上,也可用標準血清來檢測IBDV 群特異性抗原。
雛雞免疫接種,應先檢測雛雞母源抗體水平,根據當地本病流行特點、污染程度、雞場衛(wèi)生狀況和母源抗體消長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選擇合適的疫苗和首免日齡,適時進行免疫接種。建議抗體水平偏低或沒有母源抗體的雛雞選用弱毒疫苗,二免時用中等毒力疫苗,有母源抗體的幼雞可選用中等毒力疫苗;對雞法氏囊病病毒污染程度嚴重的雞場,可使用中等偏強毒力的活疫苗免疫,它突破母源抗體的能力強,免疫效果較好。疫苗使用本省或本地生產的有正規(guī)合法批準文號的傳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接種效果最好,養(yǎng)殖戶使用外省產的法氏囊疫苗免疫失敗時有發(fā)生,雖然疫苗不假或質量很好,也難產生預期免疫效果,個人分析原因可能是病毒血清型存在差異。
治療方案包括特效治療、輔助治療、防治細菌性并發(fā)感染。
(1)特效治療:用法氏囊高免血清或法氏囊炎卵黃抗體(需有農業(yè)農村部正規(guī)的批準文號)肌肉注射,病情較輕的雞一般注射一次即可,嚴格遵循一雞一個針頭的原則,注射量和使用方法按說明。這種方法雖有效果,但其缺點是有可能引起應激反應或傳播其他傳染病,并容易被細菌污染變質,同時配合雙黃連口服液(主要成分金銀花、連翹、黃芪等)飲水,并添加電解多維以增加機體抵抗力,用藥3~5d。
對于能飲水,病情較輕的雞可采用中藥治療和預防,中藥無副作用和殘留,促進虛弱體質恢復,標本兼治,這種治療方法優(yōu)點是費用低。以下中藥處方臨床治療效果較好:大青葉,蒲公英,板藍根各200g,金銀花100g,黃檗100g,甘草100g,石膏50g,藿香50g。以上中藥為一副,可加水3kg 煎后得頭汁倒進一容器,再二次將中藥中加水3kg 煎得二汁,將兩次所得的汁混合后加于飲水中,可供500 只體重500g 左右的雞1d 飲服。藥渣可混合入飼料中讓雞采食,連用3d,重癥雞采取隔離或銷毀措施。
(2)輔助治療:口服補液鹽治療脫水,補充體液。主要有氯化鉀、氯化鈉、碳酸氫鈉和葡萄糖配成。病雞排出白色稀便,導致體內大量水液流失,體液中電解質、酸堿度失去平衡,病后虛弱,在飲水中加入口服補液鹽,促進更快康復,口服補液鹽一般每袋250g,配入飲水15kg,全天自由飲服,連用3d,規(guī)格不同按說明使用。
(3)防治細菌性并發(fā)癥:法氏囊炎易繼發(fā)其他細菌性疾病,所以可在飲水中加入多西環(huán)素或環(huán)丙沙星飲水劑,按說明使用。
通過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來減少或杜絕發(fā)病率,育雛室在進雛前,一定要充分對雞籠、料槽、飲水器、運料工具、打掃、沖洗,消毒;在雛雞的飲水中加入多維素以增強體質,不飼喂發(fā)霉飼料,雛雞不宜密度太大,舍溫、光照、干濕度掌握好。多觀察雞的靜動態(tài),多用心用腦,多動手一定會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