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芹
●安徽省界首市實驗學校
有些老師認為不應該將歷史故事運用到課堂上,因為歷史是一門較為嚴肅的學科。初中歷史教師最害怕的就是學生沒有歷史學習興趣,所以,利用歷史故事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要教師能將真實的歷史事件用故事的形式傳遞給學生,就可以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
1.有助于加強學生的記憶。
故事大多以文字或者語言的形式進行流傳,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故事為媒介,引導學生置身于故事之中,在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還能傳承我國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價值觀。故事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利用歷史故事對書中的歷史事件進行描述可以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歷史背景。對歷史事件進行細致的描述可以增強歷史的可讀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2.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時期是學生思維活躍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很強的。如果教師的課堂教學過于單調(diào),就會使學生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厭煩學習歷史的情況。很多時候?qū)W生對給定的知識是拒絕的,但是如果教師將相同的內(nèi)容以趣聞的形式告訴學生,他們就會容易接受。
1.針對性原則。
教師在備課時要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有充分認識,并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選擇相關的歷史故事。引入歷史故事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所以,故事的選擇和描述要與教學內(nèi)容相對應。例如,在教學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引入陳獨秀在東京留學,強行剪去姚煜辮子的故事,加強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解和認識。
2.真實性原則。
教師在選擇歷史故事時要注意避免那些扭曲事實的故事,要保證歷史故事的真實性和合理性。真實的故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歷史,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感悟,將歷史與現(xiàn)實結合起來思考。例如,在學習唐朝的相關內(nèi)容時,可以對武則天和她立的無字碑以及治國舉措進行描述,并將真實的歷史與電視劇中的情節(jié)進行比較,指出電視劇的虛構之處,教會學生分辨虛構的歷史與真實的歷史之間的差距。
1.以人物和事件為主的故事。
歷史故事如果按照描述的中心進行分類可以分成這樣兩個類型:以人物為中心和以事件為中心。
以人物為中心的事件可以著重描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言行舉止。教師在課堂上對這一類歷史事件進行描述的時候要注意烘托人物性格。如在講述漢武帝相關的知識時可以選擇史書中關于漢武帝的介紹,為學生展示他剛武強勇和好大喜功的性格,為理解他的治國之策打下基礎。
以事件為中心的故事要注重細節(jié)描繪。將這一類故事引入教學時要對故事發(fā)生的細節(jié)和過程進行生動描述,讓學生身臨其境,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
2.史事、文學創(chuàng)作、傳說的運用。
如果將歷史故事按照歷史事件與故事的關系這個標準來界定的話,可以將歷史故事劃分為史實、文學創(chuàng)作和傳說。
史實就是史書上記載的真實的歷史事件。對于這一類歷史故事的描述,教師可以直接借助歷史資料進行查證,比如“荊軻刺秦王”之類的故事。所以,教師在講述的時候要更加注意歷史背景的準確性,并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適當刪減。
文學作品中也有許多與歷史相關的故事,但是這些大多會添加進作者自己的想法,更具藝術性。因此,教師不能被文學作品影響而為學生傳授不正確的歷史知識。
傳說大多是采用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傳遞,比如“神農(nóng)嘗百草”、“精衛(wèi)填?!钡裙适隆_@些故事反映了對應時代的生產(chǎn)力水平和文化發(fā)展狀況,但是有一部分故事是虛構的,因此,教師在講述的時候要注意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的合理性。
總之,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師既可以通過歷史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借助歷史故事幫助學生記憶歷史知識,讓學生形成更加豐富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