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釀酒、飲酒的國度,同樣也是一個吟詩、寫詩的國度,所以很久以前,詩與酒便結下了不解之緣。得意之時,酒來助興,映出英雄本色;潦倒落魄之際,酒來遣愁,撫慰謫客征人憂郁凄愴心懷。古典詩詞中的酒文化綿綿不絕,那一首首浸潤著生命本真的詩詞如一壇壇佳釀,歷久彌香、醇厚悠長,陶醉著品讀它的人們……
酒起源的傳說 ?關于酒的起源,有各種各樣的傳說。有的說是神仙造。天上有個神仙,叫酒星,是他釀造了酒,傳到世間,豐富人們的生活。不管天上酒星是不是存在,不妨礙人們茶余酒后津津樂道。我們來看看有關酒星的詩詞。
《月下獨酌·其二》
【唐】李白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譯文:天如果不愛酒,酒星就不能羅列在天。地如果不愛酒,就不應該地名有酒泉。天地既然都喜愛酒,那我愛酒就無愧于天地。
魯小班:李白不僅是“詩仙”,也是一位“酒仙”,乃“飲中八仙”之一也。他為自己愛酒尋找借口,傳說中的酒星就被他請到了詩中啦。
與曹操論禁酒書
【東漢】孔融
酒之為德久矣。古先哲王,祭帝 ? 宗,和神定人,以濟萬國,非酒莫以也。故天垂酒星之翟,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
譯文:自古以來,酒就是“德”的重要內(nèi)涵之一。古代有大智慧大德行的君王,祭祀上天和祖先,祈求天神降下福祉,使民心安定,從而達到管理天下萬民的目的,沒有酒是不行的。所以天上有酒星閃耀(保佑我們享用美食美酒),地上有酒泉噴涌,人(魯桓公)也曾把美酒作為美好的德行的象征。
魯小班:漢魏之人多嗜酒,孔融亦不例外。曹操頒布禁酒令,孔融可就不干了,他這樣的才子,怎離得了酒,所以他極力反對禁酒。因此在這篇《與曹操論酒禁書》中,他還把天上的酒星給搬出來啦??兹谑沁^于夸大飲酒的作用了,但文章寫得非常好,估計也是酒后之作吧!
秦王飲酒
【唐】李賀
龍頭瀉酒邀酒星,
金槽琵琶夜棖棖。
洞庭雨腳來吹笙,
酒酣喝月使倒行。
譯文:大壺的龍頭傾瀉著美酒,請來了酒星,弦架鑲金的琵琶夜間彈得棖棖響。落在洞庭湖上的雨點像樂人吹笙,秦王酒興正濃,喝令月亮退行。
魯小班:詩中的秦王既勇武豪雄,戰(zhàn)功顯赫,又沉湎于歌舞宴樂,過著腐朽的生活,是一名功與過都比較突出的君主。唐德宗李適正是這樣的人。這首詩是借寫秦王邀酒星的恣飲沉湎,隱含對德宗的諷喻之意。看到如此不思進取的君王,再好的美酒,魯小班都覺得酒星不會感興趣來品。
魯小班很佩服文人的創(chuàng)造力,無論傳說也好,史實也罷,都可以信手拈來。酒的起源除了酒星的傳說,還有人認為酒是猿猴造的。傳說黃山的猴子在夏天的時候,采集山中果實堆放在石頭坑里,位于底層的果實被上層果物擠壓破裂,產(chǎn)生果漿。同時,由于上層果物阻隔了空氣中的氧氣,導致果漿與附著在果物表皮的野生酵母菌發(fā)生反應,發(fā)酵成酒。這就是有名的“猴兒酒”。傳說不可信,酒自有它真正的來源。中國的酒,起源于遠古時期的農(nóng)耕社會;中國最初的詩,大約也產(chǎn)生于這一時期。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有44首涉及到酒。
酒的別稱 ? ?在詩人的眼里,酒不單純地被稱為酒,它被賦予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美稱愛譽。詩人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傾注于酒中,吟詠出生命的千姿百態(tài)。
杜康:傳說中杜康是最早釀酒的人,后故以其名代稱酒。
短歌行
【東漢】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譯文:面對著美酒高聲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渴裁磥砼沤鈶n悶?唯有狂飲酒方可解脫。
魯小班:曹操經(jīng)過二十年的辛苦經(jīng)營才統(tǒng)一了北方。在這條坎坷艱辛的路上,他心中滿懷滄桑與落寞,是以用酒解憂,一杯酒可以澆心中塊壘,一杯酒也可以與青梅同煮縱論天下英雄。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
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
綠蟻:綠蟻也用作酒的代稱。酒面上漂浮的綠色泡沫因似蟻狀,所以酒才有了這個名字。
譯文:我家新釀的米酒還未過濾,酒面上泛起一層綠泡,香氣撲鼻,用紅泥燒制成的燙酒用的小火爐也已準備好了。天色陰沉,看樣子晚上即將要下雪了,你能否與我共飲一杯?
魯小班:嚴寒的冬日里,詩人看著家中的美酒,不禁思念起了自己的好朋友,很想邀他共飲暖酒。
流霞:流霞是對美酒的喻稱,是神話傳說中一種仙酒。
花下醉
【唐】李商隱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
譯文:尋得芳菲不覺被美酒陶醉,倚著花樹酣眠,不覺紅日已西斜。且等到深夜以后,客散酒醒,又舉著紅燭獨自欣賞殘花。
魯小班:李商隱因母喪而辭官閑居永樂。在閑居期間,李商隱的生活十分寂寞頹廢,整日栽花植樹,游山玩水,與酒為伴??鸵焉ⅲ埔研?,夜已深,孤獨之感不覺襲來。
清圣、濁賢:東漢未年,曹操主政,禁酒甚嚴。有一次尚書郎徐邈違令在家狂飲,喝得酩酊大醉。適逢曹操派人傳喚上朝議事,徐邈躲避不及,便仗著酒興對來人說:“請回丞相話,臣正與圣人議事,不得功夫。”來人一聽是“圣人”便不再追問,回去復命了,徐邈由此躲過了懲處。后世因稱白酒或濁酒為“賢人”,稱清酒為“圣人”,把喝醉酒稱之為“中圣人”或“中圣”。
罷相作
【唐】李適之
避賢初罷相,樂圣且銜杯。
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
譯文:我剛剛讓賢辭掉了左相,愛酒如命,正好可以舉杯暢飲。想問問昔日盈門的賓客,今天還有幾個肯前來?
魯小班:李適之從天寶元年(742年)至五年(746年)擔任左相。當他的好友韋堅等先后被李林甫誣陷構罪,他就“俱自不安,求為散職”。而在天寶五年,當他獲準免去左相職務,改任太子少保時,感到異常高興而慶幸,并寫了這首詩。
飲酒場合 ?詩中不僅酒與酒器名稱多樣,其飲酒場合也十分豐富。
宴會親友,敘團聚之喜悅:
偶然的久別重逢,喜上眉間,煮一壺清酒共飲暢敘。此刻,再多的悲愁也將散盡。
春夜皇甫冉宅歡宴
(一作對酒)
【唐】張繼
流落時相見,
悲歡共此情。
興因尊酒洽,
愁為故人輕。
譯文:流浪他鄉(xiāng)時遇見老朋友,真是悲喜交加。興致因為一杯酒就提起來了,愁緒因為遇見老朋友而減輕。
魯小班:他鄉(xiāng)遇故知的喜悅之感溢于言表。
有餞行好友,嘆離別之情愁:
好友將遠行,作為其摯友,為臨行客特設餞行宴。此間共同回味兩人之間的美好友誼,為其送上最真誠的祝福,并表達自己的綿綿離愁,這是大多數(shù)文人都有的餞行之舉。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 ? ?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濕了輕塵,客舍周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老朋友請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了。
魯小班:多少離愁盡現(xiàn)于此。
有犒饗將士,詠為國捐軀的英雄豪邁:
邊塞詩中,那些為國守邊疆的將士,他們心中既有報效祖國的豪情,又有背井離鄉(xiāng),遠離親友的悲戚,于是借助酒興,在荒涼大漠的襯托下,譜寫出無數(shù)悲壯的戰(zhàn)歌。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zhàn)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zhàn)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尸,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魯小班:視死如歸的悲壯和激昂令人欽佩。
有小酌獨飲,抒人生之感慨:
詩人們或感慨人生的仕途失意,懷才不遇,或悲嘆生命旅程的坎坷艱難,或發(fā)泄放蕩不羈的情懷,所有的感情最后都付諸杯酒之中,以酒抒情,托物言志,詠成許多千古詩酒之作。
行路難三首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譯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值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酒對古人來說,無孔不入,憂愁要它,歡樂也要它。所以與酒有關的助興游戲也很多,比如“擊鼓傳花”“對旬”“流觴”等,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了解一二哦。這一期的“古詩與生活”就到這里啦,魯小班要和大家說“拜拜”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