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念
【摘要】目的 研究循證護理在重癥顱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的臨床實踐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重癥顱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患者64例納入研究,按照隨機數(shù)表將所有患者均分成2組,參考組(32例)和對照組(32例)。對照組進行一般性護理,研究組運用循證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拔管時間。結果 經(jīng)護理后,相較于對照組,參考組的護理滿意度更為顯著,拔管時間更短,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因此可看出,循證護理運用重癥顱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中,療效明顯,患者護理滿意度高,可在臨床實踐應用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重癥顱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呼吸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
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病情較為危重,病因繁雜,生命特點不穩(wěn)固,致死率偏高。臨床診治運用普遍搶救方式多為氣管切開術。而患者在氣管切開術后,如果護理不科學,易發(fā)生窒息以及氣管食管瘺等并發(fā)癥,更有甚者發(fā)生肺部感染,給患者生命引發(fā)二次損害。所以對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氣管切開術后,實施合理的呼吸道護理,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1]。本文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重癥顱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患者64例納入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重癥顱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患者64例納入研究,按照隨機數(shù)表將所有患者均分成2組,參考組(32例)和對照組(32例)。參考組男22例,女10例;年齡44~62歲,平均(55.9±1.7)歲;對照組男21例,女9例;年齡46~78歲,平均(56.3±1.8)歲。根據(jù)上述基礎資料對比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資料方面均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所有患者都同意將個人診療資料用作公開課題研究,科室以下發(fā)審核批復準予開展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一般性護理,護理人員需詳細的記錄護理前后患者參數(shù)指標變化情況。研究組運用循證護理干預措施,首先就是循證支持。組建專業(yè)性的循證護理小組,查閱相關疾病資料進行統(tǒng)一歸納和整理。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多次出現(xiàn)昏迷,沒有吞咽反射等臨床表現(xiàn),實施氣管切開術后,必須著重進行呼吸道護理工作,更好的控制患者呼吸道梗阻,同時避免呼吸道感染,從患者實際情況入手,制定出針對性的循證護理方法,譬如體位選取,濕化氣道手段等等。其次就是體位護理。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按照患者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體位,對出現(xiàn)刺激性咳嗽癥狀的患者保持半臥位,對處于昏迷狀態(tài)的患者,隨時變換體位。最后就是呼吸道護理。從患者具體的咳嗽,氣道壓力增大等循證結果進行科學研究和分析,選取合理的吸痰管,把控吸引器負壓,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呼吸道通暢性。在吸痰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輕拍患者背部,吸痰時間保持在12 s內,避免患者發(fā)生缺氧情況;吸痰階段中,詳細觀察患者的不同類型的生命體征變化,譬如發(fā)生心律不齊等情況,必須立即停止操作,等到患者體征恢復平穩(wěn)后,再實施再吸痰[2]。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計量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檢驗使用x2;P值小于0.05,則說明統(tǒng)計學意義顯著。
2 結 果
經(jīng)護理后,相較于對照組,參考組的護理滿意度更為顯著,拔管時間更短,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和表2。
3 討 論
重癥顱腦外傷的疾病特征就是病情危重,發(fā)展偏快,另外并發(fā)癥較多,總體預后差,其疾病患者昏迷時間偏長,治療極易發(fā)生呼吸不暢的情況,患者腦部缺氧加劇,患者病情惡化。另外臨床上頻繁對患者進行氣管切開以及人工氣道構建等針對性的手段和方法,讓患者呼吸保持更加順暢。不過因為重癥顱腦外傷機體不同方面的功能偏差,氣管切開術后必須進行針對性的呼吸道護理干預,盡早拔除管道,控制肺部感染可能性。當前進行一般性護理,雖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不過因為方法單一,匱乏專門性,所以總體干預效果不明顯。循證護理屬于全新的護理理念,具自身具有專門性,也是臨床實踐中對危重疾病患者進行搶救,較為關鍵的手術方法,不過因為其人工氣道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帶給患者巨大的創(chuàng)傷程度,另外還會引發(fā)并發(fā)癥,因此術后護理也就成為搶救成功的重要基石。循證護理,是新型的護理理念,和傳統(tǒng)的護理方法進行對比,及時性更佳,專門性更佳,能夠有效改良一般護理工作過程中不足和教訓,護理工作可充分的參考新型醫(yī)療科技成果,護理人員能夠更好的進行研究和選取良好的護理方法。
總而言之,通過上文的研究結果可知,經(jīng)護理后,相較于對照組,參考組的護理滿意度更為顯著,拔管時間更短,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得出相關結論,循證護理運用重癥顱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中,療效明顯,患者護理滿意度高,可在臨床實踐應用推廣[3]。
循證護理的主要思想就是利用文獻查詢的形式,翻看當前非常先進和領先的科學證據(jù)為護理對象提供更好專門性的護理服務, 其主要護理流程就是提出循證問,查找依據(jù)以及處理難題,利用這種方式的護理流程,能夠讓護理人員的護理綜合素質顯著提高,同時有效改良護理思維,最終給患者提供更加有效且專門性的護理服務[4]。循證護理作屬于全新的護理模式,其摒棄了一般護理的常規(guī)臨床護理理念,能夠更加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5]。
參考文獻
[1] 宋 揚.循證護理在急性重癥胰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21):288-289.
[2] 楊琰美,余 雷.循證護理在預防子宮腺肌癥介入術后并發(fā)癥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9).
[3] 梁秀明,夏佩彥.循證護理在急性闌尾炎手術后并發(fā)癥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9(3).
[4] 陸 云,姚天芳.循證護理在重癥顱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飲食保健,2018,005(011):227-228.
[5] 諸偉紅,沈小玲,何志文.循證護理在重度顱腦損傷氣管切開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6,036(003):38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