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會利, 王海棚, 劉守鉉, 婁延岳
(河南農(nóng)業(yè)職業(yè)學院, 河南 鄭州 451450)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于1909年首次報道于肯尼亞,該病一直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1957年,ASF流傳至西歐和拉美國家,多數(shù)被及時撲滅,但在葡萄牙、西班牙的部分地區(qū)及意大利的撒丁島仍有流行。2007年以后,ASF在全球多個國家發(fā)生并擴散,2018年8月,我國沈陽出現(xiàn)首例ASF疫情,截止2019年4月,我國新疆、西藏、海南等地陸續(xù)確診多例ASF。據(jù)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3月我國生豬存欄量比2月減少1.2%,比2018年同期減少18.8%,能繁母豬存欄量比2019年2月減少2.3%,比2018年同期減少21.3%。由此看出,全國生豬存欄量迅速銳減,ASF是導致銳減的主要原因之一。為ASF的防控提供參考,現(xiàn)將ASF的流行病學、防控措施等介紹如下,以期為廣大養(yǎng)殖者提供參考。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種豬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只均可感染。由于ASF傳播速度快且死亡率高,嚴重影響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已將ASF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1]。在自然條件下,ASF只感染野豬和家豬,疣豬(Phacochoerusaethiopicus)和非洲野豬(Potamochoerusporcus)感染ASFV后通常不發(fā)病,而呈隱性感染,在非洲這2種豬是ASF的保毒宿主。
ASFV以循環(huán)感染軟蜱和非洲野豬的方式在非洲傳播,并且有些帶毒野豬組織中檢測不到病毒血癥,這種病毒水平又可以從帶毒的軟蜱傳播給家豬,使得該病很難在非洲根除。健康豬與患病豬直接接觸是ASF傳播的主要途徑。ASFV在一般環(huán)境中能存活很長時間,如室溫放置18個月的血液中仍然能分離和提取到該病毒;在冷藏豬肉中存活幾周甚至數(shù)月之久,在豬肉的腌制品中可存活140 d;對酸性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60℃加熱30 min后可殺滅該病毒,許多脂溶劑和消毒劑可滅活該病毒。
ASFV是非洲豬瘟病毒科、非洲豬瘟病毒屬的唯一成員。ASFV是一個復雜的二十面體病毒,平均直徑為200 nm。ASFV為雙股線性DNA基因組,根據(jù)ASFV毒株的不同,其大小也不同,主要在170~190 kb[2],該病毒含有末端反向重復序列、1個大小約為125 kb的中央保守區(qū)及可變末端。毒株BA7Iv的整個DNA序列由170 101個核苷酸和151個開放閱讀框組成,編碼5個多基因家族[3]。ASFV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病毒,在細胞內(nèi)的病毒粒子至少有28種結構蛋白[4]被證實,在被感染豬的巨噬細胞中有100種以上的病毒誘導蛋白被證實。因ASFV抵抗力強、基因組大且易變異等原因,導致ASFV疫苗的研發(fā)非常困難[5]。該病毒主要在帶毒豬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中復制,同時,也可以在內(nèi)皮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肝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中復制。自然條件下,ASFV能在非洲鈍緣蜱和游走性鈍緣蜱等一些軟蜱中復制。
ASF和其他傳染病類似,主要通過家豬的口和鼻腔進行傳播,也可通過其他途徑感染,如蜱的叮咬、肌肉注射、靜脈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以及破損的皮膚。潛伏期一般為4~19 d,主要取決于ASFV的毒力強度和感染途徑。病毒經(jīng)過口感染豬時,首先會在豬體的扁桃體和下頜淋巴結的單核巨噬細胞中進行復制,然后病毒會轉(zhuǎn)移到淋巴結、脾臟、肺臟、肝臟、腎臟和骨髓處進行二次復制。一般感染4~8 d后出現(xiàn)病毒血癥,由于豬體內(nèi)沒有相應的抗體,所以在慢性病例中,這種病毒血癥會持續(xù)數(shù)周或數(shù)月。此外,ASFV感染豬后會引起豬體內(nèi)出現(xiàn)血細胞吸附現(xiàn)象。急性和亞急性病例中的出血與內(nèi)皮細胞的吞噬活性增強和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有關,這2種病例后期會引起肺水腫,這也是導致患病豬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ASF的臨床癥狀與豬瘟、豬丹毒等傳染病相似,急性ASF主要表現(xiàn)為高熱,體溫高達40~41℃、食欲減退、白細胞減少、皮膚出血,以耳朵和腹部皮膚最為明顯、內(nèi)臟實質(zhì)器官出血和高死亡率。亞急性ASF表現(xiàn)為暫時性的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慢性ASF表現(xiàn)為呼吸癥狀和流產(chǎn),低死亡率。
ASF主要病變出現(xiàn)在脾臟、淋巴結、腎臟和心臟?;疾∝i脾臟呈紅黑色、體積腫大、邊緣有梗死且質(zhì)地變脆,有時會出現(xiàn)大面積的梗死和出血。淋巴結有出血和水腫,有時出現(xiàn)大理石樣外觀。有些病例心內(nèi)膜和心外膜有出血點和出血斑。腸道有水腫和大面積出血點,潰瘍。肝臟、肺臟腫大出血,腎臟出血,膀胱黏膜有出血點。
由于ASF和豬其他出血性疾病的病理變化相似,特別是豬瘟和豬丹毒,很難直接從臨床癥狀上確診該病。因此,需要建立實驗室方法來確診ASF。目前,實驗室確診比較成熟的技術有以下幾種:直接免疫熒光法(DIF)、間接免疫熒光實驗(IIF)、血細胞吸附實驗(HA)、聚合酶鏈式反應(PCR)、間接ELISA、免疫印跡技術(IB)。
DIF對診斷急性ASF具有快速、經(jīng)濟、敏感性高的優(yōu)點,診斷亞急性和慢性的敏感性只有40%。HA是檢測ASFV最敏感的方法,通常用于診斷新爆發(fā)的ASF和偽陰性ASF。當組織病毒不適合其他診斷方法時,PCR技術可以對病毒DNA進行檢測,該技術是一種最常規(guī)的診斷方法,對ASF的監(jiān)測、控制和根除非常有效。另外,由于ASF沒有疫苗,所以只要檢測到豬體內(nèi)存在ASFV抗體,即可確診,而且抗體會存在很長時間。如鄔旭龍等[6]建立了ddPCR檢測技術,最低檢測限度為0.36拷貝,在20 μL反應體系中約為10拷貝/反應,檢測靈敏度是qPCR的10倍,特異性強,不與其他豬病陽性血清發(fā)生反應,因此,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楊吉飛等[7]基于ASFV結構蛋白vp72基因建立了LAMP檢測技術,并成功應用于ASF參考實驗室提供的17個ASFV毒株的基因組,與豬病的其他病原及傳染媒介之間均沒有交叉反應。MIAO F等[8]以ASFV p72基因建立了RPA與側向流試紙方法(RPA-LFD),對ASFV的敏感性在38℃ 10 min內(nèi)每次反應達150個拷貝,與其他豬病毒無交叉反應,其操作簡單便捷,經(jīng)濟實惠。
目前,ASF還沒有很好的治療辦法,也沒有有效的疫苗來預防。自1963年以來,人們一直在嘗試制備能預防ASF的疫苗,從第1個ASF弱毒疫苗到目前為止仍沒有取到很好的效果。根據(jù)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家根除ASF的經(jīng)驗看,疫苗不是根除該疾病的必需品。筆者認為,防控ASF應從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入手,控制豬只流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并且要進行廣泛的血清學檢測,確定帶毒豬,加以控制和銷毀;豬場要嚴禁從外面購買肉制品;保持豬場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和消毒工作;豬食用餐廚廢棄物(泔水)也可能會感染非洲豬瘟[9],所以,豬場要建立嚴格的生物安全制度。
控制ASFV的天然宿主(軟蜱)也是預防ASF的重要措施。軟蜱在我國分布廣泛,據(jù)資料顯示,軟蜱存在于我國北京、山西、江蘇、新疆、遼寧、河北、福建、臺灣等地。ASFV的傳播主要有叢林傳播循環(huán)、蜱和豬循環(huán)、家豬之間循環(huán)、野豬和棲息地的循環(huán),這4種循環(huán)中蜱是最主要的宿主和傳播媒介之一。因此,在軟蜱分布地區(qū),疫點、疫區(qū)、受威脅區(qū)的養(yǎng)豬場,要實施殺滅軟蜱等蟲媒,為確??刂瞥晒Γ盟帟r要比正常驅(qū)蟲的濃度大。種豬滅蜱:用40%辛硫磷0.75 mL/10kg體重體表澆潑,每月1次。未斷奶仔豬滅蜱:產(chǎn)房仔豬用40%辛硫磷0.5 mL/頭全身均勻澆潑,其他斷奶后仔豬同樣按0.75 mL/10kg體重澆潑。生長與育肥豬群滅蜱:用40%辛硫磷500倍稀釋自上而下進行噴灑。體表去蜱:若豬體表附有蜱,不能生拉硬拽,注意不能弄斷嵌入皮膚的口器,以免引起刺激或二次感染,采用氯仿、煤油等有機溶劑涂抹在蜱的頭部,等待蜱窒息后自然脫落。在抓取處理死亡蜱時要緩慢而穩(wěn)定,最好用鑷子盡可能抓取蜱頭部,避免捏碎。生活區(qū)和豬舍應分開,并經(jīng)常打掃衛(wèi)生,保持清潔,避免生活垃圾引來昆蟲。同時,每周定期使用40%辛硫磷500倍稀釋液對圈舍的墻壁、地面、走廊等處進行噴灑。此外,要定期修理圈舍,用石灰乳粉刷墻壁,阻塞細小的裂口和縫隙,保持墻壁平滑,及時清除垃圾和灰塵,有效降低圈舍內(nèi)蜱的數(shù)量。
此外,已證實廄螫蠅能攜帶高滴度ASFV,因此豬場要及時消滅成蠅、鏟除孳生地。殺蠅藥應用方式有噴灑、藥餌等,噴灑法適用于墻壁、天花板和隔欄。藥餌用于干凈的地面和圈舍。蚊子在ASF的傳播中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豬場每天晚上用二嗪農(nóng)熏蒸豬舍,用防蚊網(wǎng)和驅(qū)蚊燈也有一定效果。同時,為了控制蚊、蠅的繁殖,要定期清除糞便。及時清除豬場周邊雜草,配備常用殺蟲藥(表1)定期滅蟲。
注: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并注意每種藥物的休藥期。
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生產(chǎn)出可以預防ASFV的有效疫苗,也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因此,目前控制ASF主要是依靠豬場執(zhí)行嚴格的衛(wèi)生防疫措施,豬場應不斷改善養(yǎng)殖環(huán)境,規(guī)范本豬場的養(yǎng)殖行為,落實生物安全制度,嚴格控制人、車、物的流通,狠抓消毒工作。另外,因泔水中可能含有非洲豬瘟病毒,加之未進行高溫處理,健康豬食用后會增加感染該病的概率,故應杜絕用泔水喂豬。經(jīng)確診為ASFV的應立即撲殺,以免疫情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