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德
可不可以有這樣的邏輯推理,地球是石頭壘的,房子是石頭壘的,所以,房子是地球壘的。
位于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羅馬尼亞議會宮,就是一座這樣的房子。
議會宮專門安排一個導向,陪伴我們從中國來的二十個客人。
他介紹,議會宮墻上、地上、柱子上的花崗巖,品質(zhì)上好,一片米黃,全部是羅馬尼亞的土地開采磨制的。金碧輝煌的議會會議廳,僅一盞水晶吊燈,就重達五噸,當然也是羅馬尼亞的石頭里篩選出來的。
他的語氣是自豪的,卻又是無可奈何的。
這個國際會議廳,一間間同步翻譯的小房子里,豎著小巧玲瓏的麥克風。它是又軟又硬的鋁合金制造的,而這鋁合金不也是羅馬尼亞的石頭里提煉出來的嗎?
羅馬尼亞導向不說,我在自己的心里說了。
一層中心大廳兩側(cè),通往二層的花崗巖樓梯,接連超大的落地窗。老朱從西側(cè)的樓梯走下,下午的太陽瀑布般灑在他的身上。
“目不斜視,緩步走下?!彼姆蛉颂崾局?,隨即以英語教授的敏銳,捕捉了一個光彩奪目的瞬間。
“我還沒有下來呢?!崩现煲徽Z雙關(guān)、詼諧幽默。
他是信息工程專業(yè)的教授,很有一方諸侯的稟賦與氣質(zhì),對光的傳遞、光的頻率、光的視角,特別有感覺。
要建一座號稱20世紀全球最偉大的宮殿,才能治理一塊2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個拍桌子建造它的人永遠來不及了,從這個光芒四射的花崗巖樓梯上,如此這般地走下來。
當然,他也只能在噩夢中登上議會宮的觀禮臺,卻不敢面對曾經(jīng)的浩浩蕩蕩、現(xiàn)在的統(tǒng)一大道。
我跟著大家的步伐登上了觀禮臺,迅即被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掏空了。
不就是一座石頭壘的,或者地球壘的房子嗎?
三十多年前我還是文學青年,涂鴉了一首一百多行幼稚的詩——《我拔著自己的頭發(fā)離開地球》,怪罪地球的爾虞我詐。
而羅馬尼亞一萬行的神話史詩《金星》,已經(jīng)于一百多年前橫空出世。它的主人公金星追求地球上的愛情,卻念念不忘自己高高在上的空中樓閣:
“你為何要我下降/哦,難道你不知道/我是不滅的星辰/你卻是會死的凡人”
金星輕飄飄地來到小小的地球,最后拖著悔青了的腸子離開了。它能重返太陽系上的坐標嗎?我的眼睛始終找不到。
埃明內(nèi)斯庫是羅馬尼亞19世紀最偉大的詩人,在完成《金星》的創(chuàng)作之后,患上了無可救藥的精神分裂癥。
金星和地球一樣,都是太陽系的行星,都不能發(fā)光,都是茫茫宇宙間的一塊石頭。
此時,我甚至想起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詞——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派勒斯城堡,又稱錫納亞夏宮,位于布加勒斯特以北130公里的小城錫納亞。
它是一幅經(jīng)典的油畫,是羅馬尼亞石頭的妙筆生花,卻是哥特式的尖頂,飄逸的德國風情。
它是卡羅一世請德國人設(shè)計建筑的,始建于1873年。而卡羅一世是德國親王,是羅馬尼亞王國于1866年從德國請來的國王。
羅馬尼亞,這個名字的羅馬尼亞語的意思更有意思:羅馬人的國家。
而羅馬帝國,曾經(jīng)縱橫歐亞非兩千公里的傲慢,從14世紀東羅馬——拜占庭帝國消亡之后,就變成了一塊一再被組合,又一再被打碎的石頭。
還要請德國人來壘石頭房子,于古木遮天、黃葉飄落之中。
那個妄想以議會宮為碑為傳的人物,也步卡羅一世的后塵,將派勒斯城堡當作他的夏宮。也許他從沒摸過這座城堡的石頭。但不管摸過,抑或沒摸過,這座房子都時刻為他或者他的一大家子繃緊神經(jīng),一天二十四小時明崗暗哨,戒備森嚴。所以,羅馬尼亞人說他將夏宮攫為己有,并不是無中生有的栽贓。
一代一代的君王,如落葉被拋棄在石頭縫里,如塔尖被冷落在天空里,于是天上地下,疲于奔命,一副可憐相,最終灰飛煙滅。
寒風冷雨,肆無忌憚,飄搖而過。
大概是羅馬尼亞人吧,大多都穿著厚厚的大衣,連耳朵都包裹在帽子里。
我的羽絨服也外加了風衣,脖子也系上了羊毛圍巾。但帽子放在行旅箱里,一下子拿不出來,頭發(fā)梢便濕了些許,冷氣就擦著頭皮,嗖嗖地穿過。
趕快到房子里避一避吧,可恰逢周二,錫納亞夏宮不開放。我們只能在它的花園里,體味它骨子里的奢華與傲氣。
看來,房子是必不可少的,石頭的堆砌還是要的。
而夏宮也罷,議會宮也罷,避寒避暑已不是它的本分,皇權(quán)的顯赫與霸氣,才是其宗旨之所在。當年的巴黎凡爾賽宮,以及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無不如此。
而無論什么樣的石頭,蓋的是什么樣的房子,它都屬于其借以獨立的那塊土地,來不得半點兒糊涂。
譬如北京的紫禁城,就算天王老子來了,也必須貼著地氣,慎行慎言??墒瞧幸粋€露小寶,才到大西洋彼岸混了幾個時辰,就將大奔馳開進來了,還在微博上炫耀。紫禁城數(shù)以千萬計的石頭,還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就這樣被碾壓,被踐踏,被侮辱。
又譬如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專題片《國家監(jiān)察》,里面有一個賴小民。他的貪婪除了一座超市般的巨額鈔票,還有一百多套豪華的房子,而天網(wǎng)最終賜給他的卻是鐵窗一扇。
在歷史與法律面前,不能野蠻!
吸血鬼城堡,就是布朗城堡,又一座石頭房子。
臨近簡單的柵欄門,一幅幅巨大的吸血鬼廣告牌,在小店的屋頂上、窗戶里、店門邊,營造著怪異、恐怖、滑稽的氣氛。
我必須以更強大的氣場壓倒它。
我從背包里拿出壓扁了的牛仔帽,戴上墨鏡,又將略顯粗糙的羽絨服,直往脖子上拉,并扣上紐扣,儼然一個專抓吸血鬼的天將,突然從天而降。
我狐假虎威,大搖大擺,橫沖直撞。
老杜“咔”的一聲,給我拍了一個惡狠狠的特寫:兩道寒光,從墨鏡底下射出,要把所有吸血鬼就地正法。
大隊伍的天兵緊跟著我,向山頂處沖擊,向吸血鬼的老窩沖擊。
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幻覺。大家三三兩兩,都走散了。我們四個人一伙,沿著峭陡的石頭路,向布朗城堡走去。
始建于15世紀的布朗城堡,是古羅馬尼亞大公伏勒德的杰作,一個難攻易守的軍事要塞,懸崖陡壁,居高臨下,僅以山上滾下的大石頭,就足以擊退土耳其人的進攻。
伏勒德借助兵臨城下的壓力,對內(nèi)實行像吸血鬼一樣的恐怖統(tǒng)治、酷刑治理,消滅反叛,清除異己,形成了所謂鐵板一般的意志。
關(guān)于吸血鬼的傳說和神話,就從社會心態(tài)的石頭里跳出來。原在巴爾干半島和東歐斯拉夫人中的流傳,聚集到了伏勒德的身上。
文學的演繹進一步推波助瀾。愛爾蘭作家斯脫克1897年的小說《德古拉》,以外號德古拉的伏勒德大公為原型,以布朗城堡為地點和背景,風靡一時。
湯姆·克魯斯與布拉德·皮特,這兩個好萊塢帥哥,聯(lián)合主演電影《夜訪吸血鬼》,驚動全球。
近一百多年來,隨著小說、電影、流行文化的不斷創(chuàng)作和改編,吸血鬼已經(jīng)演變?yōu)橐活惞餐ㄐ蜗螅?/p>
以吸血保持生命力、在夜間活動、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奇幻生物。
吸血鬼城堡,因其惡名昭著而名揚天下,而創(chuàng)造了一個繁榮的布朗小鎮(zhèn)。
目前,布朗城堡已開辟為羅馬尼亞國家博物館。我特別留意館藏的東方韻味,各式古老的木箱子,青銅掛鎖,日本長刀。特別是青花瓷壁爐、青花瓷長椅子,是中國景德鎮(zhèn)的瓷器遠道而來,還是其制瓷技術(shù)的越洋傳人?
從布朗城堡出來,在小鎮(zhèn)的一個牌坊邊歇息,啃一塊石頭一樣的餅干?;仡^望去,布朗城堡就是一座奇石嶙峋的山峰,山峰上的一座石頭房子。我不敢啃餅干了。牙齒雖是我的,但石頭是地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