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翟大麗
商水縣農業(yè)綜合執(zhí)法大隊 魏春霞
把肥料溶液噴灑于植物葉面,使作物通過葉面吸收獲得營養(yǎng)元素,達到作物獲取營養(yǎng)成分的目的,這種肥料就稱為葉面肥。葉面肥根據功能可分為營養(yǎng)型葉面肥、調節(jié)型葉面肥、生物型葉面肥、復合型葉面肥、腐殖酸葉面肥。
作物通過葉片毛孔直接吸收養(yǎng)分,減少了土壤施肥養(yǎng)分在土壤中的固定與退化的途徑,利用效率提高。
葉面肥噴施后,養(yǎng)分經過20~30 min 后即可進入葉片內,1 h 后即可把養(yǎng)分迅速進入植物生長點和根部,提供給植株各個部位。
噴施葉面肥可解決作物生長密度大或生長后期不便于進行根部追肥的問題。
根據缺素癥狀的判斷,作物需要哪種營養(yǎng)元素,就補充哪一種營養(yǎng)元素。
土壤結構不合理、水分不均衡、土壤酸堿度較大、病蟲危害等因素都可以造成根系吸收養(yǎng)分受阻,使作物缺素以及作物生長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葉面追肥可起到用量少且增產效果顯著的目的。
土壤養(yǎng)分不足或植物處于根部吸收能力弱或不可吸收狀態(tài)時,采用葉面施肥方法可促進作物的生長。
根據作物種類不同,作物營養(yǎng)缺乏種類不同,選擇性確定葉面肥品種。如小麥灌漿期增加千粒質量就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
一般作物遭遇病蟲害時,施用葉面肥可提高植株抗病性;土壤酸堿度過高時,不利于植株吸收營養(yǎng)時,噴施葉面肥可促進作物的生長。果蔬類盛果期施用葉面肥有利于果實灌漿;作物遭遇象熱害或凍害等極端天氣危害,施用葉面肥有利于緩解癥狀。作物不缺肥時施用葉面肥會造成肥料的浪費。葉面肥施用的時間一般選擇在陰天或濕度較大的早晨、傍晚,一天內選擇09:00 以前,16:00 以后。
葉面肥噴施濃度過高,葉片易造成肥害,且降低肥效;濃度過低,施用后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噴施葉面肥要求霧滴細小、噴施均勻、細致周到。一般作物吸收養(yǎng)分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強的部位在上部幼嫩葉片和葉的背面。
因葉面追肥噴施濃度低、肥量小,一次達不到作物需求;噴灑次數過多,易造成肥害。因此,葉面施肥的次數一般為2~3 次,間隔期在7 天以上。
葉面肥合理混用,省工省時,增產效果明顯。但必須無不良反應或不降低肥效。一般葉面肥混用時pH值保持在7 左右,有利于葉部吸收。
為降低溶液的表面張力,增加與葉片的接觸面積,提高葉面追肥的效果,可在葉面肥溶液中加入適量的濕潤劑,如中性肥皂、質量較好的洗滌劑等。
一些農戶誤認為噴施葉面肥,任何肥料都可以進行。事實上,如氨水、碳銨等易揮發(fā)性的肥料,噴施后揮發(fā)氨氣,會對作物造成熏傷。還有就是不加黏著劑把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作為葉面肥,葉片不能很好地吸收,造成浪費。
一些農戶認為噴施葉面肥在作物生長的任何時期都可以進行。其實,葉面噴肥在葉片小時不利于吸收,噴施效果差,達不到目的。因此,想獲得最大肥效,一般應在農作物生育的中后期噴施葉面肥。
一些農民認為噴施的濃度越大,效果越好。事實上,要嚴格控制噴施濃度,一般噴施的濃度宜低不宜高。濃度過低達不到效果,濃度過高易造成肥害。
一些農民認為噴施葉面肥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其實葉片上有水珠或露珠時不宜噴肥,晴天中午陽光強烈時不易噴肥。
一些農民認為噴施葉面肥的次數越多越好,而一般作物全生育期葉面肥只需噴施2~3 次,在同一生育期內連續(xù)噴施,每次應間隔10 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