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趙國慶
小麥紅蜘蛛又稱麥蜘蛛,也叫麥葉螨、麥虱子等。紅蜘蛛除危害小麥外,還危害大麥、豌豆、油菜等。危害小麥的紅蜘蛛主要有麥圓蜘蛛和麥長腿蜘蛛。
紅蜘蛛在春秋兩季危害麥苗,成蟲、若蟲均可危害。被害麥葉出現(xiàn)黃白小點,使葉片失綠、枯黃,植株矮小,發(fā)育不良,重者干枯死亡。
麥長腿蜘蛛一年發(fā)生3 ~4代,以成蟲、若蟲和卵越冬,翌年3 月越冬成蟲開始活動,卵也陸續(xù)孵化,4 ~5 月進入繁殖及危害盛期。5 月中下旬成蟲大量產(chǎn)卵越夏。10 月上中旬越夏卵陸續(xù)孵化危害麥苗。麥長腿蜘蛛喜干旱,生存適溫為15 ~20℃,最適相對濕度在50%以下,白天活動危害,以下午3 ~4時最盛。遇雨或露水大時即潛伏于麥叢及土縫中不動。以旱地麥田發(fā)生較重,多發(fā)生在地勢高或灌溉條件較差的麥田。
麥圓蜘蛛一年發(fā)生2 ~3 代,以成蟲、若蟲和卵在麥株及雜草上越冬。3 月中下旬至4 月上旬蟲量大、危害重,4 月下旬蟲口消退。越夏卵10 月開始孵化為害秋麥苗。麥圓蜘蛛多在上午8 ~9 時前和下午4 ~5 時后活動,不耐干旱,適宜溫度為8 ~15℃,濕度為80%以上。遇大風(fēng)多隱藏在麥叢下部。以水灌麥田、低洼濕潤地、生長茂密的麥田發(fā)生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