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湖明幼兒園 吳巧云
近幾年幼教改革不斷推進,許多幼兒園的主題活動隨著瑞吉歐項目教學的不斷推行,也開始有了一定的本土化特性。在大家轟轟烈烈地進行主題探究活動的同時,我們另辟蹊徑,尋找到一條讓我們在忙碌探究中靜下心的途徑——繪本閱讀與主題活動的有機整合。
我們常說的主題活動是指以一個話題或興趣點為中心,進行延伸擴展,進而形成更多的話題和活動,在活動中以探究學習為主要活動形式,貫穿五大領域、八大智能的培養(yǎng)目標,從而使幼兒獲得全面發(fā)展。繪本一詞源于日本,又稱為圖畫書,專指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一種圖書形式,主要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圖文并茂。在繪本里,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甚至有很多繪本是一個字也沒有的無字書。繪本閱讀則是指學齡前幼兒對繪本中圖畫的閱讀。記得幼兒園當時剛購入一套《小熊寶寶》的繪本,小班的教師一看到就如獲至寶:這套繪本和我們即將開展的主題活動太契合了!圍繞著繪本與主題,教師開始進行研討:我們能否嘗試著把繪本融入主題活動中?主題活動進行的過程中能否借助繪本閱讀的作用?怎樣合理、有機地運用繪本?主題和繪本應該如何整合?有了這么多的問題、這么多的碰撞、這么多的期待,于是我們開始了主題與繪本的整合之旅。
要以某一繪本教學為導入,就要在閱讀活動中觀察幼兒的喜好,選擇他們最喜歡的繪本,并充分挖掘繪本中的教育價值所在,拓展生成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如幼兒對繪本《好餓的毛毛蟲》中的兩個話題很感興趣,一個是毛毛蟲變成了美麗的蝴蝶,還有一個是毛毛蟲吃的食物。而這兩個話題也是我們要挖掘的繪本價值,于是,我們以這兩個話題為線索,和幼兒一起生成了兩個系列主題活動:一是可愛的毛毛蟲——毛毛蟲是怎么變成蝴蝶的——蝴蝶的花紋——蝴蝶花間忙——蝴蝶吃什么;二是毛毛蟲的食物——好吃的水果——蔬菜,我愛你——干杯咕嘟咕嘟——各種各樣的面包——營養(yǎng)餐我會配——我不挑食。這種來源于幼兒對繪本的興趣而生成的、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活動,打破了傳統(tǒng)主題活動中教師的預設,繪本的“生成”讓主題重獲新生。
并不是每本繪本都能在主題活動中充分閱讀,它們在主題活動中的運用價值不一樣,主要有以下三種路徑。
1.路徑一:作為主題的引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幼兒對主題探索的興趣
與主題活動相關的內容單一的繪本或者是繪本中某一與主題開展類似的情節(jié)都可以成為主題探究活動的引子,通過繪本閱讀把幼兒引到主題活動中去。如在主題活動“好吃的水果”中,采用了繪本《水果水果咬一口》引入,里面可愛的小動物簡單形象的語言“啊——嗚——哇——真好吃”,馬上就吸引了幼兒,而完整的水果和被小動物們咬一口的水果更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探索水果的秘密做了鋪墊。繪本的導入引發(fā)了幼兒的濃濃興趣,他們把自己融入繪本中,化身為繪本中的小動物,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水果的秘密探究活動中。
2.路徑二:通過重點閱讀,運用繪本的價值有效達成主題活動目標
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也可以充分挖掘相關繪本的自身價值,并適時地采用繪本閱讀活動,助推主題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例如在“我不挑食”這一主題活動中,我們希望讓幼兒知道挑食危害大,要什么都吃。這個話題是比較抽象的,教師如果只是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講道理,并不能給幼兒形成深刻的印象。然而通過引導幼兒細讀繪本《多多什么都愛吃》,就有效地達到了教育目標。
3.路徑三:作為延伸活動中的閱讀,了解更多關于主題的知識
很多時候,幼兒的疑問無法在一個活動中完成,但是繪本可以充分彌補這方面的知識。如在主題活動“可愛的毛毛蟲”中,幼兒對毛毛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不僅喜歡學毛毛蟲爬、喜歡畫毛毛蟲、制作毛毛蟲,還一直追問:“毛毛蟲是不是都是綠色的?”“毛毛蟲會不會咬人?”于是我們找來了綜合知識繪本《毛毛蟲的秘密》,讓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自主探究各種各樣的毛毛蟲,滿足幼兒的需要。
以往班級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都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在教師設計、制作好背景和大部分的場景后,才由幼兒把一些具體的事物補充進去。在主題與繪本整合之旅中,我們則嘗試著讓幼兒從一開始就直接介入班級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中。以大班主題活動“地球的呼吸”為例,在教師和幼兒確定了這個主題后,教師和幼兒積極參與到尋找繪本的過程中。在尋找繪本的過程中,幼兒會積極地推薦最能吸引他們的繪本以及相關的繪本畫面,在師生的協(xié)商和通力合作下,班級的主題環(huán)境呈現出的是一個個他們想閱讀、想探究的繪本以及主題內容:班級的門參考了繪本《地球的呼吸》的封面,班級的各個墻面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展示了繪本《地球上發(fā)生的故事》《地球的呼吸》《地球之舞》中的經典畫面。走進大一班,你就恍若置身繪本中,會不由自主地跟隨他們的步伐和節(jié)奏去探究一個又一個關于主題的秘密。繪本與主題的有機整合衍生出了讓幼兒樂于參與、樂于探索、樂于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
在幼兒閱讀了與主題相關的繪本后,我們嘗試著把繪本的內容融入區(qū)域中,讓幼兒在進行區(qū)域活動的同時,繼續(xù)感受繪本帶來的精彩。例如,小二班的語言區(qū)的墻面上制作了《誰拉的便便》中最經典的一頁,而且是立體、可操作的,教師還提供了各種動物的圖片和便便的圖片,讓幼兒每次打開墻上的門,就會有不同的發(fā)現和思考,樂于把自己的發(fā)現與他人分享。閱讀區(qū)里的繪本也是隨著主題活動的進程不斷增減,為幼兒開展主題探究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區(qū)域材料與繪本的有效整合,充分展現了教師與幼兒的智慧。
所謂繪本元素就是指繪本中的某一個線索或者圖案。在繪本參與主題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并不總是需要閱讀一整本繪本,或是觀察解讀繪本中的一個畫面。有時繪本中的某一角色也可以擔當貫穿主題活動的主要任務;有時繪本中某個形式或者線索也可以引申到相關的活動中,成為該活動的支架;有時某個繪本的情感體驗也可以為主題活動添色不少……因此,繪本元素的有效、適時的運用,能使繪本在參與主題探究的進程中發(fā)揮更大的價值。
當然,主題活動雖然整合了繪本,但主題活動不是閱讀活動,繪本是為了推進主題活動的發(fā)展而運用的,因此,繪本要如何運用,要在主題活動的導入、過程、還是結束甚至是延伸中運用,教師除了用心解讀,還要精心設計,才能既彰顯繪本的價值,又不會陷入閱讀活動的迷霧。
實踐表明,主題活動與繪本的整合運用,能產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最終形成有價值、有成效的活動,主題攜手繪本,必定是幼兒學習與發(fā)展道路中的精彩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