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仙女鎮(zhèn)雙溝小學)
2020年初,一場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各大、中、小學全部推遲開學。漫長的假期讓線上學習成為“停課不停學”的重要途徑和支撐。不同地區(qū)、不同層次和不同基礎的學校、學生,都紛紛被趕上線上教學和線上學習的軌道。由于受設備、技術和管理等因素的制約,線上教學和學習的各種亂象也隨之而來,歸結起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是師生軟硬件的準備和應用能力參差不齊。在一些偏遠地區(qū)和經濟條件差的家庭,尚有缺乏網絡、有線電視甚至無線電信號的現象。部分家庭或留守兒童甚至缺乏符合線上學習要求的電腦、智能手機等設備。即使具備了這些條件的師生,在設備應用,特別是在直播教學、作品交流、作業(yè)展示等方面也存在諸多技術盲區(qū)。
第二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調控存在問題。無論是教師直播教學還是學生自主觀看學習視頻或者瀏覽線上學習資源,教師都無法像在課堂上一樣,及時準確地了解和調控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尤其是一些學習動機不強、學習基礎和習慣較差的學生能否有效參與學習,會不會開小差,甚至利用線上學習機會玩網游,這些都是對線上學習的重要挑戰(zhàn)。
第三是教師、學生和家長的認識程度、參與積極性差異較大。對于大多數學生和教師而言,線上學習都是偶爾為之,甚至從未參與。就教師而言,線上教學較傳統(tǒng)教學來說,對教師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前期準備工作以及在直播教學過程中對設備的操控使用等,都比傳統(tǒng)教學更加復雜,教學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外部干擾因素更多。因此,制約了一部分教師參與線上教學的積極性,甚至還會導致少數教師的抵觸情緒。從家長角度來說,線上學習由于缺少教師的有效監(jiān)控,對學生學習的督促和指導責任更多地需要家長來承擔。然而,不同家庭、不同家長對于孩子的線上學習所采取的態(tài)度和參與的方式,往往各不相同,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千差萬別。
目前,中小學生常用的線上學習渠道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利用傳統(tǒng)電視媒體進行線上學習。由教育主管部門或者電視臺等單位,組織錄制空中課堂教學視頻,利用電視媒體定期播放,學生通過定時收看相關頻道節(jié)目,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只要具備傳統(tǒng)的有線甚至無線電視接收信號即可學習,具有設備簡單、費用低廉的特點。然而,不足在于,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及時收看,且無法重復觀看或者暫停播放,對學生學習的專注度和及時性要求很高,且學習地點需相對固定。二是利用網絡電視點播進行線上學習。一般是通過網絡、電信等公司運營商提供的網絡電視學習專區(qū),點播教學課程進行學習。這種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隨時隨地、重復播放,而且能夠根據學生的需要隨時暫停,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要求。其不足之處在于,必須同時具備電視和網絡,且每次點播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對于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會有一定的壓力。三是參與班級任課教師的網上直播教學。教師利用QQ、微信、丁丁、抖音等視頻直播平臺,進行線上直播教學。這種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進度和特點進行教學,教學的針對性、互動性更強。教師可以提前布置預習,通過打卡檢查學生學習的參與率,以及布置、批閱、展示、評價學生作業(yè),學生線上學習的實效性更高。四是利用教育培訓機構、社會公益組織提供的網絡學習課程和資源進行線上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學習的選擇性和資源的豐富性更強,學生和家長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學習平臺和資源進行學習。然而,不足之處,一方面在于,這類平臺和資源往往需要支付一定費用才能完整地學習;另一方面在于,網上的教育課程種類繁雜、魚龍混雜,需要學生和家長進行有效的甄別和篩選,一旦選擇不當,往往會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
線上學習雖然存在著種種亂象,但作為一種新穎而便捷的學習模式已然得到應用與重視,尤其是在全民抗疫、居家隔離、延時開學的特殊時期,作為學校教育、課堂教學的替代學習方式,得到全國大中小學,甚至幼兒園的廣泛應用。
線上學習真實而普遍地發(fā)生著,如何提高學生線上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成為當前和今后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線上學習的特點,只要家校雙方通過強化,針對線上學習需要的有效合作,形成合力,就一定能讓線上學習成為一種便捷而高效的學習方式。為此,學校要通過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對家長進行必要的培訓,讓家長成為教師線上教學和學生線上學習的幫手。
首先,要讓家長在思想上提高對線上學習的重視程度和認可度。要做好網絡、設備、環(huán)境、時間、心理等各方面的準備,從一開始,家長就要和學生一起參與線上學習,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要保持與教師的密切溝通,幫助學生制訂完整的學習計劃,進行必要的督促和檢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律、自學的習慣與能力。
其次,要有效提高家長的應用能力。一方面,讓家長親自實踐線上平臺的操作,提高常用學習平臺的應用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學校的培訓,讓家長更多了解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和遇到的問題,以及科學的解決方法,以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家長能夠及時給予幫助。當學生的線上學習和社會秩序進入常態(tài)化以后,則可以借助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長節(jié)等活動契機,組織開展家長培訓。通過適時交流、展示線上學習經驗和成果,提高家長和學生對線上學習的重視程度和應用能力,使線上學習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形式。
為了緊跟時代潮流、提高線上學習的實效性,學校要積極開展智慧建設工作,通過智慧校園、智慧課堂等創(chuàng)建活動,提高學校信息化軟硬件環(huán)境和條件,促進師生信息化應用意識和能力的提高。相信線上學習一定能夠成為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提高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