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利平周龍海張曉婕張彥波李載祥張艷玲
(1邯鄲市林業(yè)局 河北 邯鄲056002;2邯鄲市農業(yè)科學院 河北 邯鄲056001)
珍稀瀕危樹種主要是第三紀古植物幸存至今的古老孑遺種和我國范圍內的特有種類,是國家自然資源的寶貴財富,也是林業(yè)資源的瑰寶。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人類經濟活動的日益增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物資源所承受的壓力和破壞與日俱增,樹種資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減少,有的瀕臨滅絕或已經絕跡。保護和利用珍稀瀕危樹種資源,對維護生態(tài)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自然環(huán)境、豐富人民生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珍稀瀕危樹種資源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蘊藏著各種潛在的可利用基因,同時也是林木良種選育和遺傳改良的物質基礎,是發(fā)揮森林生態(tài)效益的重要保障。它不僅為人類提供食物、醫(yī)藥、原料等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質,也為新品種選育和開展生物技術研究提供基因來源,揭示樹種起源和保持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fā)揮著巨大作用。因此,樹種資源的占用和有效保護利用已成為一個國家的戰(zhàn)略性資源,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近年來,邯鄲市全面實施建設生態(tài)宜居、宜業(yè)、宜游的富強邯鄲美麗邯鄲戰(zhàn)略,將加強生態(tài)保護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放到首要地位,提出2020年創(chuàng)建成為國家森林城市目標。其中,將建設西部太行山區(qū)生態(tài)屏障作為重中之重,提出要大力推廣應用鄉(xiāng)土特色樹種,彰顯地方特色。這為挖掘、培育和保護珍稀瀕危樹種資源帶來機遇。
邯鄲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地處東經114°03'~40',北緯36°20'~44'之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轄6區(qū)、1市、12縣,總面積1 810.65萬畝。植被區(qū)系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溫性針葉林區(qū)。由于受海岸季風和西伯利亞陸地氣流交替控制和影響,使邯鄲成為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向暖溫帶落葉闊葉林過渡的地段。邯鄲地貌齊全、地形變化大,土壤種類多,小氣候變化多端,為森林植被的多樣性提供了有利環(huán)境,加上不斷引進新的樹種,大大豐富了邯鄲樹種資源。據(jù)全省林木種質資源普查統(tǒng)計,目前全省瀕危樹種162種,這些瀕危樹種主要分布在承德、秦皇島、張家口、石家莊、邯鄲等5市,其中邯鄲市有59屬82個樹種,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地帶,樹種為青檀、文冠果、皂角、白皮松、大果櫸等。研究表明,造成樹種瀕危的主要原因:一是樹種本身的生物學特性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二是外界各種干擾對物種生存的影響。
邯鄲市瀕危樹種資源存在的問題:一是珍稀瀕危樹種資源相對匱乏,面積較小,且分布零散,多數(shù)散生在一個或幾個自然保護區(qū),交通不便利,生態(tài)條件惡化、繁殖力低。這給保存和發(fā)展帶來很大困難。二是人們對珍稀瀕危樹種資源認識不夠,沒有引起高度重視,開發(fā)、利用仍處于初級階段,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三是保護和利用珍稀瀕危樹種資源投入不足,工作開展滯后。
4.1 廣泛宣傳,營造氣氛。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拓寬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切實做到報紙有報道、電視有影像、電臺有聲音、網絡有信息,營造宣傳氣氛,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保護珍稀瀕危樹種意義的認識。
4.2 加強管理,落實責任。珍稀瀕危樹種保護和利用工作是一項長遠戰(zhàn)略任務,各級領導要把這項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建立目標任務,健全責任體系和推進機制。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統(tǒng)籌抓總,加強調查研究,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查找薄弱環(huán)節(jié),督促工作落實。
4.3 摸清底數(shù),建立體系。開展珍稀瀕危樹種資源調查,摸清樹種資源狀況是保護和利用樹種資源的首要任務。通過調查,可以摸清珍稀瀕危樹種種類、分布情況和數(shù)量等情況,可以為建立資源檔案、繪制資源分布圖等基礎工作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jù)。同時,在資源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及省相關政策建立瀕危林木種質資源保存體系、認證體系和繁育體系。
4.4 加快科研,有效利用。邯鄲市瀕危樹種資源豐富,可開發(fā)利用價值很高。許多珍稀瀕危樹種,具有藥用、食用、工業(yè)和生態(tài)美化的功能。如青檀、水曲柳等具有造紙、家具制造等工業(yè)產品的作用;柘樹、栓皮栗、大果櫸等不僅可以食用,還具有藥用價值;白皮松、文冠果、油松等具有園林綠化的作用??蒲胁块T具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尖端的科技水平,要加快品種保存、改良和種質創(chuàng)新的步伐,使試驗、示范、推廣一體化,及時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提高珍稀瀕危樹種資源的開發(fā)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