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亞楠(安徽國際商務職業(yè)學院)
心理健康指的是面對身邊的環(huán)境和發(fā)生的事,心理狀態(tài)發(fā)生正常程度的改變,既能在平凡的日子里保持平靜,也能夠在發(fā)生突發(fā)狀況時產(chǎn)生應有的正常的反應。對于高職學生來說,能引起心理問題的主要是學習和生活兩個方面所面臨的壓力。高職學生和本科學生比起來,高職學生更加接近社會,比本科生更加理解在社會中生存的不易,所以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值得我們仔細研究的。
高職院校大多以學習專業(yè)技能為主,高職學生所學習的技能都能在社會上找到對口的工作,他們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就是為了能夠學會一技之長,而不是像本科生一樣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也要兼顧文化課的學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不用去學習繁多的理論知識,這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職學生的壓力。
高職院校都是自主招生,學生們進入哪所高職院校、選擇哪一項技能的學習都是學生自己的選擇,相信學生們對于自己的選擇一定會更加的認真。高職學生應該也都知道高職院校注重實踐,在學校學習的每一天都是為了進入社會,走到崗位上去。例如,學烹飪大概率是為了當廚師;學美容美發(fā)大概率是為了當理發(fā)師或美容師,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比本科院校的學生更加明白自己將來會進入哪一個行業(yè)。而且學生自己選擇的專業(yè)大都是自己感興趣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他們的學習會更加充滿熱情,提高學習效率,對于學習心理上不會有太大壓力。
從選擇上高職院校開始,學生就已經(jīng)意識到了他們的學習是為了就業(yè),本科生們大多考慮的是考研、留學、升碩、考博,可高職學生考慮的是畢業(yè)后求職就業(yè),他們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高考的失利,早已有經(jīng)驗怎樣面對現(xiàn)實,他們對于要走的路很明確,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怎樣做。他們能更加坦然地面對求職過程中碰到的挫折,以平靜的心態(tài),以不變應萬變。
大多數(shù)高職學生都是因為中、高考失利才進入了高職院校學習,并且當今時代無論是家長、學校還是學生自己都很重視成績,這也就導致了學生用成績來衡量自己的能力,導致自己不自信。自卑心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導致生活質(zhì)量下降,成績下滑等狀況。還有部分高職學生希望通過專升本來提升自己的學歷,專升本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而這么做會有很大的壓力。家長和學校應該給予學生高度的關心和指導,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高職院校的學習氛圍很自由,許多學生染上的社會習氣很多,這導致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會用不太正當?shù)姆绞浇鉀Q,這也表現(xiàn)為價值觀的不正確。所以說高職院校不僅要重視技能的教學,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學生行為失范的時候及時懲戒,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教育。
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高職院校的學生們的特點大多是愛玩、活潑、社會習氣重,高職院校的老師應該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和引導。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安心的在校園里學習知識、學習技能、提升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并不代表低人一等,中、高考失利只是人生中的一次選擇而已,進入高職學習也是選擇了揚長避短。生而為人,就一定有自己的所長,每一個人都不應當被輕視,老師應該做學生們的伯樂,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閃光點,并對他們的特長加以培養(yǎng)。成功的人有很多,并不是只有研究學問才能成功,任何才能都不應當被埋沒,老師應積極地鼓勵學生,使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增強自信心。
從小事做起建立起自信心、自尊心……明白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做人應該遵守自己的原則,近些年來全國上下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個學生,一名青少年,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更應該好好學習,身體力行。帶著自己的原則去學習、去生活,在學習上認真努力求上進,在生活中不因好事喜形于色,不因壞事過于悲喪,這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現(xiàn)。
高職學生將來也是國家的一大批建設者,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受到重視,在心理問題頻發(fā)的這個時代,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小視。高職教育有他自身的特殊性,高職教育工作者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讓高職教育蓬勃發(fā)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