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略論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本《樂書》的源流

      2020-12-21 03:35:48趙建新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0年11期
      關(guān)鍵詞:源流

      趙建新

      關(guān)鍵詞:《樂書》;元刻;明修;源流

      摘 要:北宋陳旸所撰《樂書》二百卷,是我國古代的大型音樂文獻,史料價值突出。然該書的版本較多,且多已散失,或僅存殘卷,完整者較少,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本《樂書》在版本流變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文章梳理了《樂書》的版本源流,以期增進對《樂書》的認識,為研究者提供參考。

      中圖分類號:G2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11-0133-03

      陳旸《樂書》二百卷,是成書于北宋哲宗末期或徽宗初期的一部音樂著作,至今已近千年,王世襄先生稱其為“中國現(xiàn)存歷史上較早出現(xiàn)的一部音樂百科著作”,《樂書提要》稱“唐以來樂書無傳,北宋樂書惟《皇祐新樂圖記》及此書存耳”,可見此書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與文獻價值。該書由陳旸后人三山陳岐首刊于南宋慶元六年(1200),其后有多種版本,如宋刻元修本、宋刻元印本、元代重刻本、元至治重刻本、元至正七年(1347)福州路儒學刻明修本、宋刻明印本、明人藍格抄本、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光緒二年(1876)廣東方氏刻本等,但由于諸多原因,《樂書》存卷已多散失,個別版本僅有殘卷遺存?!侗本﹫D書館古籍善本書目》認為“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明遞修本”為《樂書》的一種善本,筆者以為切當。鑒于元至正七年版《樂書》的價值,筆者對該書的版本源流進行了考證。

      1 與南宋首刊的慶元六年本的關(guān)系

      關(guān)于元至正七年版《樂書》與南宋慶元六年本的關(guān)系,《楹書隅錄》說:“蓋《禮》《樂》二書,慶元間陳岐以北宋本重梓于盱江,光大(即元代林光大)復翻刻之,故卷中猶避宋諱。二本傳于今者,以此為最舊矣?!惫P者考察發(fā)現(xiàn),此說基本符合實際情況,其證如下:一是楊萬里《三山陳先生樂書序》是為南宋慶元六年本所作之序,而元至正七年本書首便是《三山陳先生樂書序》。二是陳岐刊刻《樂書》時是與陳旸之兄陳祥道所撰《禮書》合刊,元至正七年本亦為《禮書》《樂書》合刊,書后有林光大《禮樂書后序》。三是南宋樓鑰《樂書正誤》說:“讀之書(即《樂書》)二百卷……比而又苦其舛誤無所考證,聞建昌陳史君刊此書與《禮書》并傳,取而校之,賴以改定者甚眾,亦互有得失,并為質(zhì)之經(jīng)傳,而是正之,尚三數(shù)百條?!睆拇藯l文獻可知,樓鑰曾通讀《樂書》二百卷,將其所得抄本《樂書》與陳岐所刊《樂書》進行對校,并證之經(jīng)史,得舛誤300多條。后《樂書正誤》亦刊刻成書,附《樂書》之后。筆者將《樂書正誤》與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影印的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明修本(以下簡稱“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進行了比對后發(fā)現(xiàn),樓鑰所列舛誤的位置(卷、頁、行、第幾字等)與二本完全對應,只是二本中已將樓鑰所校出的舛誤進行了改正。有學者根據(jù)《樂書正誤》中所列舛誤位置與元至正七年刻版完全對應,認為元至正七年本覆刻于南宋慶元六年本。只不過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在覆刻南宋慶元六年本或后修補時,據(jù)《樂書正誤》將其中的舛誤進行了改正。

      2 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本為明遞修本的基礎(chǔ)

      筆者所見元至正七年刻明修本《樂書》主要有兩種,具體見下:①收入《中華再造善本》的國圖影印本。國圖影印本《樂書》封面有“樂書二百卷四十冊”“元至正閩刊本”等字樣,影印版扉頁說明“據(jù)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明修本影印”。該本為現(xiàn)存較早的本子,版本來源比較清晰,雖然缺頁、闕文、字跡模糊等現(xiàn)象較多,但幾乎完整地保留了《樂書》二百卷的內(nèi)容,且舛誤相對較少。②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該本現(xiàn)藏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書號為“漢2048”,書中楊萬里序頁有“內(nèi)閣文庫”印。線裝,共18冊。筆者將該版本與國圖影印本進行比對后發(fā)現(xiàn),其版心寬度、高度、每頁字數(shù)、字體、內(nèi)容等基本與國圖影印本相同,二本所用印版的主體當同為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版;其內(nèi)容完整程度總體超過國圖影印本,闕文、缺頁相對較少,故其成書應早于國圖影印本。但是,該本無國圖影印本書后的《禮樂書后序》,且卷二百無國圖影印本、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光緒二年廣東方氏刻本皆有的“總論”。筆者認為,國圖影印本是《禮書》《樂書》合印,上述情況可能與該本是單獨印刷有關(guān)?!熬€裝始于南宋初,通行于明代中葉,至清初而大盛”,“明中葉以后,為適應書籍的頻繁翻閱,線裝開始盛行”,故其成書的時代也當為明代。綜上所述,兩個版本刊刻的主體同為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版,然內(nèi)容完整程度存在一定差異,這與印刷時代不同、印版保存完整程度不盡相同有關(guān),國圖影印本內(nèi)容不及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完整。

      3 與清代版本的關(guān)系

      清代的《樂書》版本主要有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以下簡稱“四庫本”)、清光緒二年廣東方氏刻本(以下簡稱“光緒本”)等,其基本情況如下:①四庫本?!稑窌吩凇端膸烊珪分袑儆诮?jīng)部樂類,位于《皇祐新樂圖記》之后,充分展現(xiàn)了該書的價值和四庫館臣對其的重視?!端膸烊珪偰俊窙]有對該書的版本情況進行詳細描述,僅在“《樂書》二百卷”之后用小字注明“福建巡撫采進本”??梢姡膸毂舅鶕?jù)底本由福建巡撫從福建地區(qū)采進。②光緒本。該本《樂書》扉頁有“光緒丙子春刊于廣州,板存菊坡精舍,巴陵方功惠署”等字,陳溶師在書首序中介紹了該書的刊刻緣由:“陳氏書兵燹以來,流傳愈少,乙亥冬予權(quán)兩廣運史,爰出匣中舊藏請于大府,籌資??獭!庇缮峡芍?,該本《樂書》的刊刻時間為光緒二年,刊刻地點為廣州,陳溶師鑒于《樂書》流傳越來越少,擔心年久失傳,出舊藏《樂書》,請上級機構(gòu)籌資刊刻而成。

      筆者將四庫本與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光緒本等進行比對后發(fā)現(xiàn):四庫本至少有14卷存在闕文,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的該部分內(nèi)容也存在闕失或模糊難以辨識的情況,分別為卷十七、卷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三、卷五十二、卷五十九、卷六十、卷一百、卷一百四、卷一百十七、卷一百七十九、卷一百八十七、卷一百九十一、卷一百九十九;四庫本、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有4卷存在相同闕文,分別為卷十、卷五十六、卷九十一、卷一百八十九;四庫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完整,而國圖影印本、光緒本存在闕文的有5卷,分別為卷五十四、卷六十九、卷八十三、卷一百一、卷一百五十八;僅四庫本完整,而其他三個版本存在闕文的有3卷,分別為卷一百九、卷一百五十四、卷二百;僅四庫本存在闕文的有1卷,為卷四十六;僅四庫本、光緒本完整的有3卷,分別為卷九、卷一百十六、卷一百二十一。

      綜上所述,四庫本與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有一定淵源關(guān)系。四庫本中的圖片雖然重繪,但與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高度相似。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所用印版的主體均為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版,四庫本與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相似,四庫本所據(jù)底本為福建巡撫采進本,四庫本來源于福建地區(qū),因此,筆者大膽推測,四庫本所據(jù)底本也是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本或其后修補本,因四庫本闕文比國圖影印本少得多,故四庫本底本的成書年代可能早于國圖影印本。至于僅四庫本完整的3卷,僅四庫本存在闕文的1卷,僅四庫本、光緒本完整的3卷,不難理解,大概是四庫本底本印刷成書的年代與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不同所致。

      光緒本的祖本可能也是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本或其后修補本。其證如下:一是光緒本書首內(nèi)容與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相同,都有《三山陳先生樂書序》《樂書序》《進樂書表》《尚書禮部牒并皇帝詔》。二是在光緒本《樂書》卷一百四十中,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光緒本正文前既有一段不完整的話,也缺目次。三是僅光緒本、國圖影印本存在闕文的有5卷,分別為卷五十四、卷六十九、卷八十三、卷一百一、卷一百五十八。筆者將光緒本與其他版本進行比對后發(fā)現(xiàn),僅光緒本存而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四庫本存在闕文或模糊難以辨識的有13卷,分別為卷十八、卷四十、卷四十三、卷五十二、卷五十九、卷六十、卷一百、卷一百四、卷一百十七、卷一百四十四、卷一百七十九、卷一百八十七、卷一百九十;僅光緒本存在闕文的有4卷,分別為卷九十七、卷一百、卷一百五十七、卷一百六十三。與四庫本相比,光緒本獨存或獨闕現(xiàn)象均比較突出,一種可能是光緒本據(jù)其他文獻進行了補闕,另一種可能是其底本本身有較多闕文,還有一種可能是光緒本所據(jù)底本為更早版本,其刊刻時并沒有對原版內(nèi)容進行補闕。

      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四庫本、光緒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闕文,且四本至少有4卷均闕,闕文完全相同,可能是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版時《樂書》內(nèi)容已不完整。南宋嘉泰二年(1202)樓鑰所撰《樂書正誤》僅推斷卷一百六十二有脫句、卷一百九十七“有‘兇禮論之目而無其文”,其后所附樓鑰書、陳岐跋、林子沖書等也均未提到《樂書》內(nèi)容有闕。當然,四本均有闕文,或因印版在流傳過程中被損壞,或因印刷有疏漏等。

      從以上對國圖影印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四庫本、光緒本的闕文分析可以看出,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在刊刻《樂書》時可能已經(jīng)有闕文,四庫本、光緒本,尤其是四庫本所據(jù)底本可能是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本或其修補本。

      4 結(jié)語

      筆者對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樂書》的版本進行了一定的考察,但受諸多條件的限制,筆者未能一一盡閱,對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本《樂書》的源流考察也不盡全面。毫無疑問的是,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本《樂書》是陳旸《樂書》版本流變中的重要一環(huán),承上啟下,上承南宋慶元六年本,下啟明代的諸修本,該版本及其后修本可能是四庫本、光緒本的底本,版本意義突出,因此,對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學刻本《樂書》進行源流考察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意義。

      參考文獻:

      [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836.

      [2] 楊紹和.楹書隅錄[M].北京:中華書局,1990:409.

      [3] 樓鑰.樂書正誤[M].民國張氏《擇是居叢書》本.

      [4] 單蕾.清代以前陳旸《樂書》版本調(diào)查與研究[D].北京: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

      [5] 陳旸.樂書[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4.

      [6] 曹之.中國古籍版本學(第三版)[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553.

      [7] 永瑢.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0:321.

      [8] 方溶師.樂書·重鋟樂書序[M].清光緒二年廣東方氏刻本.

      (編校:孫新梅)

      猜你喜歡
      源流
      中介話語分析的源流、方法及意義
      《源流》前進
      源流(2022年1期)2022-03-24 00:38:11
      镵針源流與現(xiàn)代研究進展
      英國檢疫隔離立法源流及啟示
      南大法學(2021年6期)2021-04-19 12:27:48
      水痘源流考
      “嘯”的源流
      《弟吳宗教源流》(吐蕃史)譯注(一)
      西藏研究(2018年3期)2018-08-27 01:06:06
      本幫菜之源流考
      “干” 字源流淺析
      中國篆刻(2017年7期)2017-09-05 10:01:21
      墨竹畫的源流析
      三门县| 汉川市| 得荣县| 筠连县| 奉贤区| 曲阜市| 大兴区| 武清区| 漳平市| 山东省| 泰和县| 铅山县| 新野县| 大理市| 潞城市| 商城县| 辉县市| 南宁市| 牟定县| 游戏| 吐鲁番市| 静乐县| 高淳县| 凌云县| 中江县| 随州市| 临清市| 万州区| 宁津县| 福泉市| 大邑县| 承德县| 温宿县| 阳朔县| 泸水县| 宁陵县| 蒲江县| 封开县| 新晃| 浠水县| 大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