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存 毛華云 魏璐 孫小琴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和生活壓力的增大,痔瘡、肛裂、肛瘺、直腸癌及肛周組織膿腫等肛腸類疾病手術逐年增多[1]。由于手術部位的特殊性與手術創(chuàng)傷,術后患者常因害怕疼痛拒絕排便,導致大便秘結,如不及時干預,可造成創(chuàng)面撕裂而加劇切口疼痛、出血與水腫等,增加患者痛苦,影響手術治療效果。我科采用痔浴凈中藥熏洗用以改善肛腸疾病術后患者的排便困難,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3—8月在我院肛腸科行手術治療的患者90例,排除因便秘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本研究經(jīng)科室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組間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齡(38.3±4.5)歲;混合痔18例,肛瘺12例,肛癰9例,肛裂6例。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齡(39.2±4.2)歲;混合痔21例,肛瘺8例,肛癰11例,肛裂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常規(guī)飲食護理、情志護理、臨證施護等。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早期給予痔浴凈中藥熏洗,痔浴凈(本院中藥制劑,批準文號:Z04001867)由黃柏、苦參、野菊花、 制大黃、馬齒莧、紫花地丁、鳳尾草、生百部、紅花、荊芥、艾葉、 薄荷,共12味中藥組成。具體方法如下:術后第1天,向患者講解中藥熏洗的目的及相關注意事項,取得其配合;拉好床簾,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協(xié)助患者下床排空小便,取痔浴凈水煎劑100ml,沸水1900ml,加入坐浴器內(nèi)(助康ZK-206),插上電源,打開坐浴器電源開關,揭去切口敷料,在熏洗液溫度較高時予以創(chuàng)面熏蒸,至坐浴器上顯示溫度為35~42 ℃后予以坐浴熏洗,每次 10~15 min,熏洗后干毛巾擦干局部,換藥室切口換藥,每日1~2次,7 d為1療程。熏洗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脈搏,隨時詢問有無不適,如有異常,及時停止。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排便困難情況。效果判定[2]:護理干預2 d內(nèi)排便,質(zhì)地柔軟,無疼痛,無排便不盡感,為顯效;護理干預后3 d內(nèi)排便,排便時略有不適,為有效;護理干預3 d后排便,排便后不適感強烈,為無效。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等級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痔浴凈中藥熏洗坐浴可明顯緩解肛腸術后患者的排便困難,觀察組排便困難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排便困難改善效果比較(例)
肛腸手術后,排便困難屬中醫(yī)“大便難”“腸結”等范疇[3]。原因:手術損傷,肛緣常有炎癥、水腫;術后因齒狀線附近組織受損,刺激肛門直腸神經(jīng)末梢,引起肛門括約肌痙攣;由于肛周神經(jīng)末梢豐富,痛覺敏感,術后疼痛明顯[4],患者常有意控制飲食,以便推遲排便,導至糞便在腸道停留時間延長,大便干結,進而形成疼痛-懼怕排便-大便干結-排便困難-切口更疼痛-更懼怕排便-大便更干結-排便更困難的惡性循環(huán)。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中藥痔浴凈為本院制劑,方中所含黃柏可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等陽性球菌,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緩解急性炎癥所導致的組織腫脹[5];苦參中含有的苦參堿、氧化苦參堿、槐果堿、氧化槐果堿等,具有一定的鎮(zhèn)痛作用[6];馬齒莧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都有抑菌作用[7];荊芥揮發(fā)油具有良好的抗炎鎮(zhèn)痛作用;大黃具有除濕清熱、瀉熱通便的作用,紅花除了具有通利血脈,祛瘀消腫,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尚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作用[8]。諸藥相伍,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生肌之功效,可促進水腫吸收,緩解疼痛,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
熏洗法作為中醫(yī)外治法的手段之一,在肛腸科的治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肛腸術后用痔浴凈進行中藥熏洗,借助藥力和熱力的作用,使得肛門局部的經(jīng)絡通暢,氣血流通,具有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9];尚可擴張肛門部位括約肌,促使血液回流,加強藥物吸收,縮短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10]。藥液在沖洗肛周的同時,尚可軟化、潤滑大便,改善大便干結的程度,減少對切口的摩擦,減輕排便時的疼痛,從而減輕患者對排便的恐懼,促進排便。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排便困難的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肛腸術后用痔浴凈中藥熏洗治療,可有效改善術后排便困難的程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