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儒
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士。
曾就職于國學堂、書院等教育機構,負責國學教學與研發(fā)工作。
現(xiàn)于豆神教育負責寫作閱讀項目工作,并教授相關課程,著重解決孩子寫不長、
寫不好、沒內(nèi)容以及沒興趣等寫作問題,深得家長信賴和喜愛。
茂名濱海新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天窗》《云蒙山游記》等見于中國作家網(wǎng)。
我從小就是極熱愛寫作的人,有敏感細膩的感官,品嘗人間百態(tài),無人訴說,我就寫到作文里。小時候的作文,厚厚一沓,現(xiàn)在還鎖在抽屜里。今年暑假,我一如既往教授作文課,當然還多了名著課。且名著之于寫作,就是周瑜跟黃蓋,你來我往,兩廂情愿的事情。基于多年教學經(jīng)驗,與這次暑假的教學,談談幾點教學感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讓學生形成有效的寫作思路
寫作思路,就像思維導圖,讓學生寫作文有法可依,不至于無從下手。我一直在琢磨如何讓文章有一個整體框架,直到潘潘老師提供了一個作文結構圖,我對于作文的結構有了新的理解。成長感悟一類,核心在于“轉(zhuǎn)變”一詞,沒有“轉(zhuǎn)變”這個核心,作文比較平淡,不出彩。轉(zhuǎn)變,意味著文章有轉(zhuǎn)折,就像電影的情節(jié),有突轉(zhuǎn)的地方,讓人有豁然開朗之感?!稗D(zhuǎn)變”又分為“突變”和“漸變”兩種,學生往往寫突變,他們思維比較簡單,一件小事對于他們來講,未必不是一生中遇到的最大的。所以適當引導學生寫漸變的成長感悟,也有利于寫出與眾不同的文章。
除了“轉(zhuǎn)變”這個核心,就是要有一個情感和認知上的變化。往往把情感寄托在某件事、某一物品上,從實物轉(zhuǎn)變?yōu)榍楦校瘜崬樘?,把情感升華到新的價值觀上來,那么文章的高度也就有了。這也是特別關鍵的一步,可以說是作文畫龍點睛的一步,但有的學生一直停留在實物階段,無法升華為情感,也是特別值得注意的。
講完硬核的內(nèi)容,就剩下開頭和結尾了。開頭一般是要點出問題的,至少讓批改老師明白你要寫什么,避免抒情或者敘述過多,卻不點出問題,例如點出自卑的原因,失敗的遭遇,讀書的感悟等。結尾一般要點題,照應題目,點明中心,拔高主題,升華感悟。一大串的難以講明白,那么看一看楊朔的《荔枝蜜》就知道結尾如何三重奏升華主題了。
避免思路框架導致千篇一律
寫作文有固定的思路和框架無疑是一件好事,能夠幫助沒有思路的學生,快速掌握寫作文的框架,不至于寫出來的作文毫無章法,不利于閱卷老師批改。新時代的要求,也是大語文的目標所在,我們要融入更多的文學素養(yǎng)。
首先可以從選材上幫助學生打破固有的選材思維,取材于生活,取材于課本,取材于別人的作文之中。其次可以從材料的布局結構上去改變整個故事的結構,通過拆分故事結構,使之形成
新的框架,實質(zhì)要表達的主題并未變化,卻給人眼前一亮的新鮮感。
其次可以從語言表達去打磨,使用文言文的斷句,句式,惟陳言之務“用”——化用詩詞的語言,能提升語言的優(yōu)美程度,也能造成陌生化的感覺。
最后,文章的結尾,可以用景物+ 點題+ 解題(抒情)的方式,根據(jù)不同的故事和場景,選擇不同的道具,作為抒發(fā)情感的媒介,留下好的印象。
盡心批改是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的捷徑
學生對于作文的認知,往往不是老師講多少課,或者看多少書,就能夠提升的。要真正掌握這一部分內(nèi)容,關鍵在于寫和改,寫是粗略的思考,改是深度的思考,改作文就是革命,革自己的命,淘汰落后的、淺薄的、俗套的表達和認識,提升文章的語言、結構以及情感表達的方式等。
那么當學生自我改革不行的時候,老師批改的作文尤為重要,特別校內(nèi)老師批改作文就三五個字,惜字如金,很多學生甚至不懂老師的評語是什么意思,只是覺得老師講得有道理,就是不懂怎么改。問題所在?因為沒有實際的修改指導方法,只有提供具體的修改思路,優(yōu)秀范例,修改細節(jié),才能擊穿學生們思維的上限,讓他們一下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自然作文就不在話下了。
批改更重要的是及時,過了有效期,學生甚至不記得自己寫過這篇文章。
文學素養(yǎng)與應試模式結合的關鍵
說到這里,不得不說我講的名著。名著能夠樹立人的思想、性格等,但是名著的結構,篇幅,甚至語言,都有諸多因素不能夠直接用到考試中。有的家長跟我說,我家孩子讀書很多,還是不會寫作文。讀和寫本來是兩件不同的事,自然也需要不同的能力。如果吃過的飯,所有的營養(yǎng)都能吸收,我一定是世界上最胖的人。那么看過的書,也是如此。
那么我們可以從名著中學到哪些寫作技巧呢?
一是從名著中提煉伏筆的技法,這一類寫作手法適合敘述類文章,把一個故事講精彩,學會去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從名著中去提煉名著的名句名言,里面的精彩段落,適合開頭引用名言,或者漂亮的場景描寫,或者富有氣勢的排比句,先聲奪人。
三是從名著中去提煉描寫人物的方法,例如《草房子》中光頭的描寫,《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表情描寫,《西游記》中豬八戒的外貌描寫,《朝花夕拾》中壽鏡吾的性格描寫,從中學會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你的中心人物,避免啰嗦半天,你的主角沒個人形。
四是從名著中找出曲折動人的故事,拆解他們的寫作技法,例如《范愛農(nóng)》使用欲揚先抑的手法,使得人物形象一下子高大起來,回憶中帶著倒敘,插入到相見的場景里,解開矛盾,這一刻讓人對范愛農(nóng)喜愛了起來。
名著中的技巧不一而足,而作文既要有素養(yǎng),又兼具應試的技巧,一定要深刻理解中國文學中的“悲”與“壯”。“悲”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壯”是給人以雄渾的氣魄。文章寫的就是自己,就是心中那些曲曲折折,從你的口中,你的手中噴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