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威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洋學校 江蘇 蘇州 215028)
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我準備通過思維導圖來梳理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探究。從提出問題:(化學反應前各物質的總質量=?=化學反應后各物質的總質量),出發(fā);到作出猜想:1.化學反應前各物質總質量>化學反應后各物質的總質量,2.化學反應前各物質總質量=化學反應后各物質的總質量,3.化學反應前各物質總質量<化學反應后各物質的總質量;再到搜集證據(jù):(一)模擬仿真實驗(二)學生分組操作實驗,在模擬仿真實驗中,利用NOBOOK來做個仿真模擬過程,再到學生分組實驗;總結與反思:通過實驗探究得出“化學反應前各物質總質量=化學反應后各物質的總質量”的結論,然后通過鎂條燃燒演示實驗天平顯示出反應后物質的質量變大了,通過鹽酸加入碳酸鈉中天平顯示出反應后物質的質量變小了。這樣給學生剛建立起來的觀點又推翻了,吸引他們繼續(xù)探究反思.從而總結出探究質量守恒定律需要注意:對于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一定要密封。
2.1 收集材料: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1673年英國化學家波義爾在敞口容器中加熱汞,結果發(fā)現(xiàn)容器中物質質量增加了;1777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和生成中物質質量直接的關系,得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個物質的質量總和”的結論。
2.2 通過NOBOOK軟件查找設計了模擬仿真研究質量守恒定律的過程,例: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過程。
2.3 設計分組實驗:把班里45名同學分成9個實驗小組,選一個組織協(xié)作性較好的同學為組長,通過小組合作實驗,組內交流討論,小組之間形成競爭,來爭奪“最佳小組”稱號。為此我準備了十組實驗儀器和藥品,通過“實驗探究一: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觀察實驗現(xiàn)象和天平示數(shù)變化;實驗探究二:把注射器中的稀鹽酸加入到石灰石中并觀察實驗相信和天平的示數(shù)變化?!眱蓚€實驗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2.4 反思階段:通過查閱資料,模擬仿真實驗,自己親自動手實驗,學生已經(jīng)深信在“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不發(fā)生變化的”的事實。通過觀看兩段視頻: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比較燃燒前鎂條的質量m前與燃燒后白色粉末的質量m后的質量大?。簃前﹤ m后;
(2)“往Na2CO3粉末中加入稀鹽酸”,比較加入前它們的總質量m前與加入一段時間后它們的總質量m后的質量大小m前﹥m后。
這樣學生在學生心目中產生疑惑,思維產生碰撞,“出現(xiàn)難道有些化學反應發(fā)生前后質量不守恒,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思想,進而激起他們分析原因,尋找答案,最終得出“一切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對于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要想驗證質量守恒,必須使整個裝置密封”的結論。
第一步:我們化學組內三個老師一起坐下來聽我試講上課過程,我從“福爾摩斯抽煙的故事:一天,福爾摩斯象往常一樣滋滋有味地抽著他的煙斗,房間里充滿了刺鼻的煙味。華生問道:“敬愛的先生,別人都說你很聰明,那么你能告訴我你吐出的這些煙和氣體有多重嗎?”引入,留下設問,請學生帶著問題跟我一起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說了實驗探究的過程,通過電解水的微觀過程說明了質量守恒定律中的“五不變,兩個變,三個可能變”,整個過程一共用了18分鐘,他們共同的結論是:課程設計合理,內容偏多,一節(jié)課不一定能完成教學任務。帶著他們的建議我把質量守恒定律中的“三個可能變進行了刪減”。
第二步:帶著同事們的建議忐忑走進了課堂。同學們確實帶著“福爾摩斯的問題”高興的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從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查閱資料→模擬仿真的過程都很順利,但學生操作實驗時由于缺乏指導,過程混亂,消耗了較長的時間,學生在做完實驗后剛建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個物質的質量總和”的思想,在觀看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實驗”和“往Na2CO3粉末中加入稀鹽酸實驗”后糊涂了,搞不清楚化學反應的發(fā)生會使質量如何變化,因為缺乏對比,也沒有得出這類化學反應需要密封的結論。
課后我總結后決定刪去實驗反思的部分,直接由學生實驗得出質量守恒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堅定學生得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個物質的質量總和”的結論,還可以節(jié)約些時間,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帶著滿滿的信心,我再次走上講臺,學生進入狀態(tài)很快,在學生實驗前我做了步驟引導,同時給了實驗時間的限制,結果實驗過程很順利,也很順利的過渡到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借助“電解水的微觀圖例”:
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中的“五不變,兩個變,三個可能變”。學生在圖例的引導下總結出: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的有“原子種類,原子數(shù)目,原子質量…”,還有一位同學說“質子數(shù)”,他回答的沒有問題,但我跟他特別強調“在化學反應中”,因為化學反應過程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所以原子內部粒子不在我們這節(jié)課的研究范圍,在小組合作的討論下得出了學習質量守恒定律的“五不變,兩個變,三個可能變”。這節(jié)課的時間控制的剛好,正好完成了教學任務。
在經(jīng)歷了同行專家聽評分析后,確實受益匪淺,這節(jié)觀摩課我上的真的很成功,得到了觀摩團的一致好評,真的驗證那句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