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朱學亮
(1. 山東省齊河縣潘店鎮(zhèn)林業(yè)站 山東 德州 251125;2. 山東省濟南市林果技術推廣站 山東 濟南 250099)
針對山東省濟南市蘋果生產中不合理使用化學農藥的問題,從源頭預防、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學農藥減量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與總結,供廣大果農參考。
選擇遠離主干道路、無污染源、清潔程度高的壤土地塊建園,避開重茬地塊,宜選擇5 年內沒種植過蘋果樹的地塊。
選用無病毒和檢疫病蟲的優(yōu)質大苗建園,防止病毒入園。栽植前用多菌靈600 倍液浸泡苗木根部15~20min,以殺滅病菌。
推廣寬行密株栽培模式,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菌滋生。平原地區(qū),栽植行距一般為5~6m。對郁閉的果園,采取“隔行去行”間伐和去大枝的方法,有效減少枝條數(shù)量,減少果園用藥量。
及時清除果園中的枯枝殘樁、落葉和落果,刮除果樹老翹皮和病斑,剪除病殘枝,統(tǒng)一深埋或燒毀,可有效降低果園病蟲基數(shù),大大減少化學農藥的用量。
結合秋施基肥,深翻樹盤30~40cm,可有效殺死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等地下越冬病蟲。驚蟄前用塑料膜覆蓋樹盤,可防止金龜甲、草履蚧和部分鱗翅目害蟲出土上樹。
在蘋果樹干第1個分枝下10cm左右處綁扎誘蟲帶,誘集葉螨、卷葉蛾和桃小食心蟲等,采果后取下誘蟲帶集中燒毀,殺死老熟幼蟲。
增加有機肥施用量,按每產100kg果實施入優(yōu)質農家肥160~200kg,減少氮肥用量,適時噴施鈣、鋅、鐵等微量元素肥料,沃土養(yǎng)根壯樹,增強樹體樹勢,提高果樹的抗逆性。噴施尿素、洗衣粉、水配比為3:1:500 的混合液或草木灰過濾液,可有效防治蚜蟲。在蘋果樹花期、幼果期和生長旺盛期分別噴施1 次50%的沼液或酵素液,可顯著減輕紅蜘蛛、蚜蟲等病蟲危害,減少農藥的使用量。
利用害蟲的趨光性,果園中可懸掛殺蟲燈誘殺害蟲,一般蘋果園每1.5~2.5hm2懸掛1 盞殺蟲燈即可,懸掛高度應結合樹體高度、害蟲種類等因素確定。誘殺鱗翅目害蟲,懸掛高度以果樹高度的2/3處效果最好;誘殺鞘翅目害蟲,懸掛高度以1.6~1.7m為宜。此外,還可把性誘芯置于殺蟲燈中,可顯著提高誘殺效果。
糖醋液是檢測和防治果園金龜甲、果蠅及夜蛾等多種害蟲的一種安全、經濟、有效的方法。一般配制比例為1 份糖、4 份醋、1 份酒、20 份水,再加入適量的農藥如甲基丁香酚,還可加入少許熟透的蘋果、香蕉等,增加誘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糖醋液應置于當?shù)爻9物L向的上風側。
利用蚜蟲對黃色的趨性在果園懸掛黃板進行誘殺,一般每公頃懸掛45~60 張黃板。懸掛時間為4 月下旬到6 月下旬,晴天將黃板懸掛在樹體中部向陽側,每月更換1 次黃板。
有條件的果園可掛防蟲網進行保護。防蟲網一般選擇40 目以上才能有效防控粉虱、薊馬等小型害蟲。掛網時間在5 月上旬至果實采收期,可多茬使用,既能防蟲、防鳥,又能防冰雹,并可以減少蘋果日灼病的發(fā)生。
在果樹行間種植三葉草、苜蓿等,吸引瓢蟲、草蛉和寄生蠅等天敵到果園定居、繁殖;還可在蘋小卷葉蛾產卵始期,大面積釋放赤眼蜂,每5~6d釋放1次,共放4 次,每公頃平均投放180 萬~225 萬頭,可有效控制蘋小卷葉蛾的為害[1]。
性誘迷向干擾技術是使用信息素干擾,使雄蟲無法找到雌蟲,進而使之無法交配產卵。在4 月上中旬,在果樹上懸掛金紋細蛾、蘋小卷葉蛾性誘劑,干擾害蟲交配產卵,達到防治目的。5 月下旬在果樹上懸掛迷向絲防治梨小食心蟲和蘋果蠧蛾。
在越冬代幼蟲出土期及田間老熟幼蟲脫果期,在地面噴施蘇云金桿菌、白僵菌及綠僵菌等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噴施上述菌液前最好灌水1 次,保持土壤濕潤,另外,菌液不能與化學殺菌劑混用。
以高效、低毒、低殘留、持續(xù)期長、環(huán)境友好型農藥為主,如用5.7%的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防治卷葉蛾,用多抗霉素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用代森銨防治蘋果樹腐爛病等。同時注重集成農藥的輪換使用、交替使用,嚴格執(zhí)行農藥安全使用間隔期。選藥時做到多種病蟲害兼治,能選治的就不普治,盡量減少用藥次數(shù)和用藥總量,降低農藥負面影響[2]。
病蟲害防治堅持以預防為主,加強預測預報,結合蘋果的物候、氣象及天敵等進行全面科學分析,依據(jù)害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抓住關鍵期,在害蟲抵抗力最弱的低齡幼蟲期、暴露時期或蟲體群居的時期及時施藥,可顯著提高防治效果。
根據(jù)害蟲著生部位和危害習性選擇重點部位施藥,避免“淋雨式”噴藥,添加有機硅等表面活性劑,以減少農藥流失。推廣使用高效施藥機械施藥,減少跑、冒、滴、漏現(xiàn)象,提高農藥利用率。采取統(tǒng)防統(tǒng)治與群防群治相結合,提高施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