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拉黑”自己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跟過去的自己揮手告別,不斷“拉黑”自己,獨立成長的過程。
把自己的抱怨“拉黑”“如果有一天,遇見了過去的自己,我一定一巴掌扇上去,他做了太多錯事了!”這是去年朋友和我坐在天臺上說的話。
時隔一年,我們再次坐在天臺上,朋友說:“我要對過去一年的自己說聲謝謝,辛苦你了?!边@一年里,他看了50本書,策劃了幾場活動,為公司帶來了百萬級的單子,還找到了個漂亮女友。
我們總覺得過去的自己很傻,其實再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你也很傻。一味地埋怨過去并沒什么用。只有做出改變,把自己的抱怨及時“拉黑”,才能讓未來的自己感激現(xiàn)在的自己。
把自己的壞習慣“拉黑”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24歲大學畢業(yè),工作到35歲依然貧窮,于是他跑去問大師。
大師看了他一眼說:“你家境貧寒?!蹦贻p人一聽,真準,于是掏出50元:“那您說說,我30歲之前怎么樣?”“窮。”
“那40歲呢?”“對不起,還是窮。”
“那45歲呢?”年輕人掏出口袋最后的50元?!安辉儇毟F?!薄霸瓉砦沂谴笃魍沓砂?!”年輕人高興道。大師搖頭道:“不是,因為你習慣貧窮,所以就感覺不到貧窮!”
美國文學家愛默生說:習慣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壞的主人。無疑,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習慣是個壞主人,它讓我們忘了反省,忘了改變。若不及時把自己的壞習慣“拉黑”,那我們只能習慣貧窮。
把自己的過去“拉黑”有這樣一個人,他篤信巫醫(yī)和占卜,有兩個情婦,多年的吸煙史,還嗜酒如命。還有這樣一個人,曾經(jīng)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讀大學的時候,還有過吸食鴉片的記錄。
看起來,他們的人生好像完蛋了,怎么折騰也翻不起浪花了。但事實上,第一個人叫富蘭克林·羅斯福,后來他連任了四屆美國總統(tǒng)。第二個人叫溫斯頓·丘吉爾,后來他成了英國史上最著名的首相。如果他們沒有及時地“拉黑”自己,那么羅斯福只會被淹沒在歷史的潮流里,誰也不認識。而丘吉爾可能就只能當一個癮君子。
(《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