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鄭市中醫(yī)院(451100)郜毅青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以2 0 1 8 年1月~2019年1月為準,對此階段在我科接受治療的118例支氣管肺炎患兒為觀察目標。納入標準:符合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診斷標準;年齡≤10歲;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藥物禁忌者;失訪者;不同意參與研究者。根據(jù)入院順序分組,對照組59例中男女患兒分別為30例、29例,年齡(5.69±2.33)歲;研究組59例中男女患兒分別為28例、31例,年齡(5.88±2.15)歲。本次研究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查認可,對兩組患兒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得到無差異(P>0.05),可做比較。
1.2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接受我院針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常規(guī)綜合治療,存在通氣障礙或氣促嚴重者,及時清除其呼吸道分泌物,給予加速排痰措施,提高肺部通氣功能。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每日給予20~80mg/kg頭孢曲松(汕頭金石粉針劑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905)加入1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d,對于發(fā)熱體溫超過38.5℃的給予對乙酰氨基酚懸浮液(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006)口服,1~3歲者5~8ml/次,4~6歲者8~10ml/次,7~10歲者10~12ml/次,持續(xù)發(fā)熱者間隔4~6h重復給藥,每日給藥次數(shù)不得超過5次。研究組基于此加用單磷酸阿糖腺苷(瑞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334),將0.1g單磷酸阿糖腺苷加入1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按照1次/d。兩組靜脈滴注藥物均連續(xù)給藥1周。
1.3 觀察指標 根據(jù)常見病療效評價標準,研究對象咳嗽、發(fā)熱、咯痰等癥狀停止,X線檢查肺部及支氣管無異常的視為顯效;患兒上述癥狀好轉,X線檢查支氣管及肺部炎癥情況顯著緩解的視為有效;未達到以上要求的均視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59×100%。記錄兩組目標患兒上述癥狀停止時間,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同時隨訪3個月,記錄兩組患兒支氣管肺炎復發(fā)情況。
2.1 療效評價數(shù)據(jù)對比 相比于對照組的88.13%,研究組用藥療效98.31%更理想,P<0.05。
2.2 安全性評價數(shù)據(jù)對比 兩組安全性數(shù)據(jù)比較(3.39%vs5.08%),P>0.05。
2.3 臨床癥狀改善數(shù)據(jù) 研究組咳痰消失時間(4.12±1.04)d、咳嗽消失時間(3.17±1.12)d、發(fā)熱消失時間(2.04±0.56)d少于對照組(4.88±1.10)d、(4.05±1.05)d、(2.95±0.62)d,P<0.05。
2.4 復發(fā)率數(shù)據(jù)對比 相比于對照組13.56%(8/59),研究組復發(fā)率3.39%(2/59)更少(χ2=3.9333,P<0.05)。
根據(jù)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發(fā)病率較高,約占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14%~20%,是威脅我國兒童健康的嚴重疾病,因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成為我國兒童保健重點防治的疾病之一。從其致病原因上來說,小兒支氣管肺炎多是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感染病原菌后,支氣管、肺泡等組織出現(xiàn)炎癥,通氣和換氣功能受到影響,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變化。再加上患兒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炎癥持續(xù)可引起氣促、呼吸困難甚至累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嚴重影響患兒健康。對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常規(guī)綜合治療主要通過控制炎癥、改善通氣功能;往往還會聯(lián)合抗感染治療為主。
本組研究中,所有患兒入院后均實施綜合治療,對于存在嚴重氣促、通氣功能障礙的除了幫助患兒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快速排痰外,還需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對缺氧、發(fā)紺情況者給予鼻導管吸氧。同時針對低鉀血癥患兒補充鉀鹽,氣道干澀、分泌物堆積不能排出者給予氣道霧化治療,針對累及消化系統(tǒng)造成中毒性腸麻痹的,及時行胃腸減壓,靜脈滴注酚妥拉明;發(fā)熱未超過38.5℃者予以冷敷、冰敷腋窩、腹股溝或頭部物理降溫[1]。對照組加用頭孢曲松靜滴,發(fā)熱超過38.5℃者給予口服對乙酰氨基酚懸浮液。頭孢曲松是臨床上常見的廣譜抗菌藥物,對大多數(shù)的革蘭陽性菌及陰性菌有較好的殺滅作用,其抗菌作用主要是通過影響病原菌細胞壁合成,促使致病菌死亡。頭孢曲松的抗菌效果好,但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頭孢曲松耐藥菌數(shù)量有所上升,因此用藥效果有所下降[2]。對乙酰氨基酚是常見的退熱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解熱鎮(zhèn)痛的作用,該藥的吸收速度快,退熱作用強,但其安全性也是兒科專家和家長們長期以來擔心的問題。單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種抗病毒藥物,通過與病毒DNA聚合酶結合,促使其活性降低,從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同時該藥還能阻滯mRNA和rRNA甲基化,從而抑制病毒復制[3]。
本次研究得到,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用藥療效98.31%更加理想,P <0.05。這說明,在抗感染治療基礎上加用單磷酸阿糖腺苷可提升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效果,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兩組安全性對比,P>0.05。研究組咳痰、咳嗽、發(fā)熱消失時間(4.12±1.04)d、(3.17±1.12)d、(2.04±0.56)d少于對照組(4.88±1.10)d、(4.05±1.05)d、(2.95±0.62)d,P<0.05。這也說明,聯(lián)合單磷酸腺苷靜滴治療可幫助快速改善患兒咳嗽、發(fā)熱、咯痰等癥狀,緩解其痛苦,且不會增加治療方案的毒副作用,單磷酸阿糖腺苷靜注或肌注后可被血液和組織中的腺苷脫氨酶代謝為Ara-HX,血藥濃度很快下降,因此對機體的影響少,因而安全性較好。同時,隨訪3個月,相比于對照組13.56%,研究組復發(fā)率3.39%更少,P <0.05。因為單磷酸腺苷切斷了病毒復制、合成多個環(huán)節(jié),有效達到抗病毒的作用,聯(lián)合頭孢曲松起到抗感染、抗病毒雙重效果。
王莉[4]的研究與本組試驗結果有一致之處,王莉針對收治的122例支氣管肺炎患兒分別實施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和聯(lián)合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結果顯示,臨床總有效率上,單磷酸阿糖腺苷組總有效率高達91.8%,而常規(guī)抗感染組僅為77.0%;且單磷酸阿糖腺苷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2.9±0.6)d、咳嗽消失時間(2.4±1.3)d、退熱時間(1.6±0.4)d、肺部啰音消失時間(2.7±0.5)d、平均住院時間(4.1±1.1)d均低于常規(guī)抗感染組,P<0.05。單磷酸阿糖腺苷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8%%與常規(guī)抗感染組6.6%比較無差異。再次證明,單磷酸阿糖腺苷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確切,能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輕,值得推廣。
綜上所述,對于小兒支氣管肺炎,在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基礎上可聯(lián)合使用單磷酸阿糖腺苷靜注治療,顯著提高用藥療效,幫助患兒快速改善臨床癥狀,且安全性高,預防復發(fā)效果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