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中醫(yī)院(462000)魯麗杰 郭琳琳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66例腦梗塞恢復期患者,依據(jù)入院時間分組。對照組33例,女15例,男18例;年齡60~76歲,平均(68.41±3.65)歲。觀察組33例,女16例,男17例;年齡61~76歲,平均(69.15±3.22)歲。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 >0.05)?;颊咧?、自愿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局部肢體鍛煉、簡單康復訓練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TTM聯(lián)合MI干預,具體內(nèi)容如下:(1)第1次干預。第1周通過相關問題分析患者是否愿意改變行為,了解其服藥自我管理水平,訪談中注意體現(xiàn)人文關懷,拉近與患者距離。此次訪談結束后依照患者行為所在階段制訂并實施個性化護理方案。(2)第2次干預。第2周根據(jù)不同行為階段給予不同護理干預。①前意向階段?;颊卟蛔襻t(yī)用藥、不愿改變不良行為習慣。了解患者不遵醫(yī)用藥、不愿改變不良行為習慣的原因,介紹腦梗塞相關知識,糾正患者不正確用藥觀念,改變其不良行為習慣。②意向階段?;颊咴敢庾襻t(yī)用藥、改變不良行為習慣,打算實施,但缺少明確計劃。講解用藥觀念、行為習慣對腦梗塞恢復的影響,促進患者服藥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健康行為習慣養(yǎng)成。③準備階段?;颊邷蕚涠唐趦?nèi)改變用藥觀念、不良行為習慣。護理人員、患者及其家屬三方制訂改變方案,討論期間會遇到的難題,做好應對措施。④行為、維持階段?;颊哒诨驁猿肿襻t(yī)服藥、規(guī)律鍛煉、健康飲食,按時進行隨訪,掌握患者各方面情況,幫助患者解決面臨的健康問題,鼓勵患者堅持不懈。(3)第3次干預。第3周分析患者出現(xiàn)的新問題和遵醫(yī)用藥、健康行為習慣維持情況,并與患者交流健康行為習慣為生活帶來的改變,增加患者繼續(xù)堅持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干預前后兩組服藥自我管理水平評估表評分。②比較干預前后兩組行為階段改變情況。
2.1 服藥自我管理水平 干預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服藥認知能力評分對比(17.26±3.43)vs(14.34±3.41)、服藥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對比(18.35±4.86)vs(15.36±3.01)、服藥自我管理經(jīng)驗評分對比(17.53±4.44)vs(14.35±3.16),觀察組服藥自我管理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2.2 行為階段改變情況 觀察組前意向階段2例、意向階段9例、準備階段8例、行為階段12例、維持階段2例;對照組前意向階段16例、意向階段5例、準備階段6例、行為階段4例、維持階段2例。干預后,觀察組行為階段改變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u=3.127,P=0.002)。
TTM聯(lián)合MI通過深入分析患者行為原因、動機,開展針對性行為改變教育、健康指導,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更加科學化。本研究給予TTM聯(lián)合MI干預,通過訪談了解患者服藥自我管理水平,制訂并實施個性化護理方案。根據(jù)不同行為階段給予不同護理干預,通過知識宣講,可糾正患者不正確用藥觀念,改變不良行為習慣;通過講解用藥觀念、行為習慣對疾病的影響,可提高進患者服藥自我管理水平[1];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加強溝通,能及時解決在腦梗塞恢復期遇到的問題,促進恢復;通過按時隨訪,能增強患者遵醫(yī)用藥意識,促進健康行為習慣養(yǎng)成,增加繼續(xù)堅持的信心[2]。本研究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服藥自我管理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TTM聯(lián)合MI干預能改善患者服藥依從性。干預后處于準備、行為階段的例數(shù)上升(P<0.05),說明TTM聯(lián)合MI干預能促進不良行為習慣改變。
綜上,TTM聯(lián)合MI干預應用于腦梗塞恢復期患者,能提高其服藥自我管理水平,促進其養(yǎng)成健康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