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濤
一項大學生調查顯示:88.23%的大學生支持在大學開設戀愛課,一半以上認為戀愛課最大的意義在于幫助樹立正確愛情觀。這項調查再度將“大學該不該開戀愛課”的爭論放在輿論中心。
2015年,天津大學曾開過戀愛課,在社會上引發(fā)很大爭議。教尚未步入社會的學生如何談戀愛對不對?有沒有風險?怎么教?能教會嗎?課下如何留作業(yè)?考試怎么考?總之,多數觀點是不贊同的。
如果授課內容是站在保護學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傳授一些識人辨人技巧、自我保護知識,灌輸戀愛底線思維、戀愛與婚姻之間辯證關系等內容,那么應大力倡導并推而廣之。原因很簡單,幾千年來,我們國家始終對婚戀保持一種神秘,導致青年男女(不僅是學生)的情感社交全靠自悟。每天打開新聞,因情感問題跳樓者有之,情侶之間拔刀相向血濺五步者有之。離婚率逐年升高,其背后一方面是年輕人價值觀殘缺,另一方面是遇人不淑。
如果開設這些基礎課,讓年輕男女在初步交往時,就能察覺對方是否有酗酒習慣、是否有沉迷游戲的習性、是否屬偏執(zhí)人格、是否有抑郁或暴力傾向,學會把握戀愛尺度和一份理性,實在是件好事。說來也怪,父母和學校從小教孩子過馬路看紅綠燈,飯前要洗手,直到大學里各種課程都是在教學生如何生存或活得更好,為何戀愛的基礎能力不能教呢?
如果戀愛課是想教學生“正確愛情觀”“戀愛技巧”之類,則毫無意義甚至有負面影響——如何戀愛,什么才是真愛,這實在是一個屬于哲學和倫理方面的課題,多數人終生求索而不得。而且在真愛面前,一切價值都將被重估,學校的幾本書和幾堂課,給不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