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惡性腫瘤患者凝血功能變化的研究進展

      2020-12-29 04:44:50馬會明張翔何品芳趙玲莉
      山東醫(yī)藥 2020年28期
      關鍵詞:纖溶肝癌血栓

      馬會明,張翔,何品芳,趙玲莉

      1青海大學,西寧810016;2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

      近年來,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宮頸癌等已成為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惡性腫瘤患者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被激活,機體處于高凝和纖溶亢進狀態(tài),且凝血功能的紊亂程度與腫瘤的侵襲、轉移和患者預后相關[1]。凝血功能的變化對惡性腫瘤患者生存質(zhì)量、治療效果和臨床預后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為此,明確腫瘤與凝血功能的關系尤為重要。本文就惡性腫瘤與凝血功能的關系作一綜述。

      1 惡性腫瘤致凝血功能改變的機制

      腫瘤與凝血功能關系密切。首先,腫瘤細胞可表達凝血因子,包括促凝血蛋白、微粒、纖溶蛋白。在促凝血蛋白中,組織因子(TF)最為常見。癌細胞表達TF水平的增加以及血小板、單核細胞和基質(zhì)細胞釋放的TF是促凝血劑活性的主要來源[2]。在凝血因子Ⅶ、Ⅸ、Ⅹ等參與下TF將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并最終作用于纖維蛋白原(FIB)形成纖維蛋白。TF還影響細胞的黏附和遷移,這不僅與腫瘤細胞的遷移擴散有關,還可能促進局部腫瘤的侵襲[3]。另一種常見的腫瘤細胞促凝蛋白是癌癥促凝劑(CP),與TF不同,它不依賴凝血因子Ⅶ而直接激活因子Ⅹ[4]。除此之外,還有促凝血蛋白,如乙酰肝素酶,除降解細胞外基質(zhì)外,還上調(diào)TF的表達,并與內(nèi)皮細胞和腫瘤細胞表面的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TFPI)相互作用,導致TFPI的解離,使細胞表面凝血活性增加。乙酰肝素酶還增強TF活性,增加Ⅹa因子的產(chǎn)生并隨后激活凝血系統(tǒng)[5]。

      其次,由于惡性腫瘤本身或治療藥物引起的低度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或靜脈血栓栓塞,導致肺部、胰腺和胃腸道腫瘤患者更易出現(xiàn)高凝狀態(tài),腫瘤細胞對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的激活促進了腫瘤的侵襲和轉移[1]。另外,腫瘤組織壓迫鄰近血管而影響靜脈血流,誘導炎性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而導致高凝狀態(tài)[6]。以上機制影響了腫瘤患者的預后,延長病程,增加并發(fā)癥和死亡風險。高凝狀態(tài)隨著腫瘤的進展而惡化[7]。盡管對惡性腫瘤患者高凝狀態(tài)和血栓栓塞并發(fā)癥的原因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其機制仍不完全清楚。因此,探明腫瘤患者的凝血機制對治療腫瘤、改善預后有重要意義。

      2 常見惡性腫瘤患者凝血功能的變化

      2.1 呼吸系統(tǒng)腫瘤 肺癌的發(fā)病率與病死率在惡性腫瘤中一直居于高位。肺癌患者常有血栓形成、高凝狀態(tài)和纖溶亢進,可能促進腫瘤的發(fā)展[8]。近年來,有學者通過對肺癌凝血功能的分析,以尋找新的能夠預判肺癌發(fā)生的指標,達到提前對肺癌患者進行干預,提高其生存時間和生存質(zhì)量的目的。Tas等[1]對110例肺癌患者的凝血指標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血漿D-二聚體(DD)、FIB、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國際標準化比率(INR)、血小板計數(shù)(PLT)與健康對照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DD、FIB水平升高,APTT縮短,PT延長,INR增高。其中DD水平與非小細胞肺癌組織學亞型有關,鱗狀細胞癌(鱗癌)患者血漿DD水平高于非腺癌亞型的非鱗癌患者,與局限性疾病相比,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DD、INR和PLT水平也明顯升高。Qi等[8]對539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了凝血功能指標檢測,結果與Tas等[1]的研究類似,同時發(fā)現(xiàn),不同分期或淋巴結轉移也可能影響凝血功能,但肺癌分期、轉移分期與PT、凝血酶原活動度(PTA)、INR無明顯相關性。以上兩項研究均表明肺癌患者處于高凝狀態(tài);而PT延長可能是因為凝血因子缺乏、凝血因子耗竭或存在與此相關的因子特異性抑制物。

      2.2 消化系統(tǒng)腫瘤 胃癌是最具侵襲性的惡性腫瘤之一,是引起腫瘤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全球第四大癌癥。研究顯示胃癌組凝血酶纖溶激活抑制物(TAFI)、凝血酶-抗凝血酶復合物(TAT)、PLT、FIB水平明顯高于健康組,PT延長;轉移組DD水平高于其他患者,Ⅳ期胃癌患者TAT水平比Ⅱ~Ⅲ期患者水平稍低[6,9]。以上結果顯示胃癌患者凝血功能同樣整體處于高凝狀態(tài),而胃癌組PT延長與肺癌的研究一致。因此,在惡性腫瘤治療中,需注意凝血功能指標變化以及抗凝或止血類藥物合理使用。

      肝臟是凝血因子的合成場所,在調(diào)節(jié)凝血、抗凝和纖溶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肝癌發(fā)生后,機體的凝血功能隨之發(fā)生變化。有研究顯示,肝硬化患者INR增高,PLT減少,呈現(xiàn)低凝狀態(tài);而原發(fā)性肝癌患者凝血指標與正常對照有顯著性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PT、APTT延長,PLT、DD、FIB降解產(chǎn)物(FDP)增高,呈高凝狀態(tài)。但隨著肝癌嚴重程度的增加,該病對凝血功能的影響越來越明顯[10,11]。Tanner等[12]對肝癌切除術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PT/INR增加,肝切除術后患者凝血狀態(tài)趨于正?;蚋吣隣顟B(tài),但這種凝血模式似乎不受肝硬化的影響,且肝硬化引起的肝癌術后凝血與其他類型的肝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常表現(xiàn)為低凝血狀態(tài),但當肝硬化合并肝癌時主要表現(xiàn)為高凝。這可能是癌細胞和凝血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變化,而急慢性肝炎合并肝癌的相關凝血功能變化有待進一步研究。

      2.3 血液系統(tǒng)腫瘤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的治療雖然有了很大的進展,但出血性并發(fā)癥仍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常見原因[13]。因此,對該病及其治療期間凝血功能監(jiān)測的研究非常重要。有研究發(fā)現(xiàn),106例APL患者中91例有出血表現(xiàn),APL治療前,患者DD水平升高,PT延長,F(xiàn)IB水平下降,治療中三項指標均逐漸趨于正常值,治療第1周末變化最顯著,此后速度減慢[14]。在治療期間,APTT的大多數(shù)值保持在正常范圍內(nèi),但水平比治療前延長,可能是由于APL細胞在治療后出現(xiàn)早幼粒細胞染色質(zhì)釋放所致,從而觸發(fā)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導致內(nèi)源性凝血因子過度消耗而處于低凝狀態(tài)。大多數(shù)患者在用亞砷酸方案治療開始后1周內(nèi)出血癥狀迅速消失,血漿凝血、纖溶相關指標治療后第1周改善最為顯著,與APL患者出血傾向的臨床改善高度一致,之后改善率減慢,治療3周后各指標未恢復正常,提示凝血障礙依然存在。因此,仍然需要監(jiān)測凝血和纖溶參數(shù)[15]。

      多發(fā)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并且因為M蛋白產(chǎn)生導致的高血液黏度以及纖溶功能低下,具有很高的靜脈血栓栓塞風險[16]。有研究顯示,MM患者的APTT明顯延長,DD、FDP明顯升高,血栓彈力圖、凝血酶生成試驗和血栓動力學在MM患者治療期間的止血評估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一致性,可有助于檢測并減少可能發(fā)生的血栓并發(fā)癥[17]。目前對于MM的研究,其凝血功能常規(guī)指標改變未比其他腫瘤顯著,需要繼續(xù)對其凝血、纖溶和纖溶機制進行系統(tǒng)研究,發(fā)現(xiàn)對其診斷有意義的指標。

      2.4 其他系統(tǒng)腫瘤 黑色素瘤是一種潛在的致命惡性腫瘤,患者凝血功能也會發(fā)生改變。Tas等[3]對61例黑色素瘤患者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DD、FIB、PLT水平較高,APTT縮短,這與其后在肺癌患者中凝血功能指標的變化基本一致[1],PT、PTA無明顯差異,PT、PTA、INR和PLT水平與患者年齡顯著相關。同時發(fā)現(xiàn),有淋巴結轉移的無遠處轉移(M0期)患者PTA、PLT水平較高,PT、INR水平較低。與遠處皮膚淋巴結轉移(M1A期)和肺轉移(M1B期)患者相比,遠處轉移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內(nèi)臟器官(M1C期)患者的血漿FIB水平更高,DD水平更低;不同分期及是否存在轉移腫瘤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差異,凝血功能異常程度越高可能提示腫瘤惡化程度越高,預后越差。

      女性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僅次于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腫瘤。晚期乳腺癌患者有明顯的凝血功能異常和血栓形成概率增加,成為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預后的一個重要因素。Mi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乳腺癌患者PT、APTT縮短,F(xiàn)IB、DD升高。另一項關于乳腺癌的研究也顯示,APTT、FIB、DD指標與以上研究結果一致,但PT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9]。以上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整體呈高凝狀態(tài),APTT縮短有可能與腫瘤發(fā)生過程凝血因子的激活有關。

      3 凝血功能指標對腫瘤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

      凝血系統(tǒng)和惡性腫瘤生物學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建立風險評估模型。風險評估模型的建立不僅對預測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而且對惡性腫瘤預后評估也有幫助[2]。惡性腫瘤是患者血栓形成和出血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高風險因素,預防這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因此尋找惡性腫瘤預后評估的指標十分重要。

      有研究表明,DD與肺癌轉移、治療反應、預后和生存期有關,小細胞肺癌患者基線和化療期間血漿DD水平可預測患者的治療反應和預后[20,21]。有研究對小細胞肺癌、血液腫瘤、乳腺癌等腫瘤化療前、化療中、化療后的DD水平進行檢測,結果顯示DD水平與治療反應有關[22,23]。提示接受放療的患者發(fā)生DIC的風險可能增加,通過在接受全身照射療法后監(jiān)測患者DD水平,可早期預測DIC發(fā)生的可能。Inal等[20]發(fā)現(xiàn),合并門靜脈血栓的肝癌患者DD水平高于無門靜脈血栓肝癌患者、健康對照者,肝癌組患者DD水平高于健康對照者。DD、FDP、FIB和PLT水平還與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呈負相關[24]。因此DD檢測是一種廉價且易于應用的方法,對預測腫瘤轉移、進展及治療效果具有指導意義。

      胃腸道間質(zhì)瘤(GIST)是最常見的起源于胃腸道的間葉性腫瘤。有研究表明,F(xiàn)IB是影響GIST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F(xiàn)IB、DD、DD/FIB、PLT與GIST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有一定關系[25]。所以術前根據(jù)凝血功能指標可預測GIST的預后。尤其對那些無法獲得病理檢查結果的患者,使用以上指標來預測GIST的預后更有意義,并且將這些血液學指標與GIST的臨床特征相結合,可以顯著提高GIST的預后評估水平。

      有研究表明,F(xiàn)IB可作為判斷惡性腫瘤預后的指標。FIB可能是預測肺癌預后的指標[26];治療前血漿FIB水平高與大腸癌患者的預后不良顯著相關[27];FIB水平還可預測胰腺癌和肝細胞癌較差的生存率[28];FIB水平的升高與黑色素瘤生存率的降低有關[3]。上皮性卵巢癌是婦科腫瘤中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有研究表明PT延長對該類患者的總生存率和無進展生存率有負面影響[29]。TAT和TAFI也可成為胃癌預后的評估指標,TAT水平升高提示凝血激活,在預測疾病方面更具特異性[9]。

      對于已有的凝血功能指標,還可以兩個指標的比值來預測腫瘤患者的預后。有研究表明,F(xiàn)DP/FIB、DD/FIB對高危APL患者發(fā)生致命性血栓預測的價值高于FIB、FDP或DD[30]。Wakatsuki等[31]的研究對FIB/血小板比值(FPR)作為胃癌預后價值的凝血功能指標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FPR與各種形式的根治性胃切除術后復發(fā)有關,雖然復發(fā)模式分析顯示FPR與淋巴浸潤無關,但與淋巴管復發(fā)有關,其研究還顯示,F(xiàn)PR是影響患者總體生存和無復發(fā)生存的獨立危險因素[31]。

      如凝血功能指標能在早期預測腫瘤的惡性進展,可盡早對患者進行病理檢查或影像學分析,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減少血栓及出血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預后。另外,可針對不同分期、分級、類型腫瘤患者凝血功能的變化,可采用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使治療效果達到最佳。

      綜上所述,惡性腫瘤與凝血功能之間的關系極其復雜,包含了幾個體內(nèi)平衡系統(tǒng)的變化,機體的凝血是平衡系統(tǒng)的重要一支。惡性腫瘤引起的凝血級聯(lián)改變可發(fā)展為明顯的血栓形成,甚至DIC,從而導致患者死亡。因此,研究不僅著眼于惡性腫瘤所引起凝血功能異常,同時應關注凝血功能異常對惡性腫瘤進展、治療、預后等的影響。目前國內(nèi)外對于惡性腫瘤與凝血功能關系的研究主要為回顧性的,并且關于腫瘤分期、分級的分組研究也相對較少。因此,前瞻性及細化分組研究將是未來的方向。

      猜你喜歡
      纖溶肝癌血栓
      過敏性紫癜兒童凝血纖溶系統(tǒng)異常與早期腎損傷的相關性
      纖維蛋白原聯(lián)合D二聚體檢測對老年前列腺增生術后出血患者纖維蛋白溶解亢進的應用價值
      防栓八段操 讓你遠離深靜脈血栓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12-02 23:55:49
      美國FDA批準Ryplazim用于成人和兒童治療1型纖溶酶原缺陷癥
      血栓會自己消除么? 記住一個字,血栓不上身!
      LCMT1在肝癌中的表達和預后的意義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microRNA在肝癌發(fā)生發(fā)展及診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種不同人肝癌細胞株中的表達
      microRNA在肝癌診斷、治療和預后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防城港市| 英吉沙县| 西和县| 东安县| 龙江县| 阿鲁科尔沁旗| 合水县| 赤水市| 寻乌县| 喀喇沁旗| 博爱县| 甘孜| 潜江市| 开化县| 嘉禾县| 固原市| 龙门县| 乌审旗| 将乐县| 韶山市| 萍乡市| 永宁县| 灵丘县| 通江县| 牡丹江市| 徐汇区| 五常市| 龙川县| 饶阳县| 广水市| 剑川县| 盐城市| 嘉祥县| 平罗县| 含山县| 巴林左旗| 卢龙县| 喜德县| 太康县| 萍乡市|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