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中國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連年增加。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為玉米的生長營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并且能夠避免玉米受到病蟲害的侵蝕,促進玉米健康生長,進而實現(xiàn)增產增收。目前,中國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本文就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及其應用進行探討。
1玉米種植影響因素及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特點
影響玉米種植的因素有很多,首先,玉米種植很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高溫天氣對玉米生長較為不利,但玉米生長又需要充足地光照滿足光合作用所需,才能保證玉米的產量。但光照時間過長,也會影響玉米生長,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光照時間。其次,保障根系養(yǎng)分,適當深耕。玉米的根系十分發(fā)達,對土壤條件要求較高。既要保證土壤中蘊含充足的養(yǎng)分和微量元素,還要對土壤酸堿度進行檢測,以滿足玉米生長條件需求。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深耕。同時,土壤地力對玉米生長也會產生極大影響。因此,在種植玉米前建議先做好測土配方工作,根據測土配方試驗結果來選擇肥料。
當前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已經得到了良好的應用,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經濟發(fā)展都有積極地促進作用。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還有效節(jié)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了玉米種植效率。
2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要點
2.1選種與拌種
在進行玉米種植時,首先要做好選種和拌種工作。目前,市場上玉米品種較多,不同的品種的生長習性和特點不盡相同,因此,需要根據不同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玉米種子。如果種植區(qū)域溫度和濕度變化較大,則應選擇具有良好抗旱耐寒的品種;如果種植區(qū)域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蝕,則需要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合理的選種對后期的玉米生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完成選種工作后,需要將種子放在陽光下暴曬,通過紫外線來降低霉菌的含量,并將種子與相關藥劑混合在一起進行拌種,以提高種子發(fā)芽率。
2.2深耕和施肥
在進行播種前,做好土地翻整和施肥工作十分重要。玉米適合在松軟的土壤中生長,而土壤的肥力則能夠保證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對此,在進行玉米保護性耕作時,需要對土壤進行深耕,將土壤中的雜物、石頭等清除出去,遇到結塊的土壤要打碎,提高土壤的滲水性和透氣性,方便玉米根系的生長。對土地進行翻整后,還需要合理施肥,施肥之前需要對土壤養(yǎng)分進行檢測,然后配比合適的肥料。進行施肥時,要把控好肥料的用量和施肥深度,保證玉米根莖的生長。
2.3后期種植管理工作
在完成玉米種植后,需要做好管理工作,保證玉米的健康生長。肥力不足將導致玉米生長緩慢或者莖葉較為弱小,需要加強施肥管理。另外,需做好灌溉工作,根據天氣情況合理澆水,保證玉米對水分的需求。日常需做好田間的巡視工作,及時清理雜草,避免雜草搶奪玉米養(yǎng)分,影響玉米的生長。除草時可利用化學藥劑進行大范圍播撒,提高除草效果。此外,需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及時控制病蟲害以防止其蔓延,保證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3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應用效果
3.1促進玉米生長發(fā)育
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可促進玉米生長發(fā)育。通過少耕或免耕開展保護性耕作,可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為玉米營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同時,保護性耕作技術還可提高玉米出苗率。
3.2減少病蟲害
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還能阻隔病毒傳播,有效地減少玉米病蟲害。需要建立完善的病蟲害防治體系,將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手段相結合,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防治病蟲害。同時加強病蟲害的檢測工作,保證檢測的精準度和準確度。此外,還需要對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深入的研究,掌握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
3.3保護土壤環(huán)境
通過實施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能夠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和滲水性,進而提升土壤的儲水能力。利用玉米秸稈或者殘渣覆蓋土壤表面,能夠遮擋陽光,避免土壤水分蒸發(fā)。秸稈或者殘渣能夠減緩水流滲入到土壤中的速度,增加土壤吸收水分的效率。因此,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可有效改善土壤種植條件,此項技術在缺水地區(qū)極具推廣價值。
3.4改善地力
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增加了土壤中有機物質的含量,提高了土壤的可耕作性。玉米秸稈和殘渣能夠降低碳的流失,從而保證土壤中有機物質充足,為玉米的生長提供肥沃的土壤養(yǎng)分。通過免耕,即保護性耕作技術,能夠將土壤中的微粒更好地凝聚在一起,促進玉米根部的生長。同時,保護性耕作技術還能夠避免土壤被壓實,提高土壤的松散程度,進而提升土壤耕作性。
3.5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平衡
在實施玉米種植保護性耕作技術時,秸稈和殘渣經過發(fā)酵后還能夠起到化肥的作用,并且減緩化肥或農藥的滲透率,實現(xiàn)儲存化肥和農藥的目的。同時,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還能夠防止水的侵蝕,過濾掉水中的泥沙等雜質。此外,土壤覆蓋層還能夠為一些鳥類或動物提供棲息之地,維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平衡,同時鳥類還可預防玉米病蟲害。
總之,中國應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為玉米的生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農業(yè)農村局丁祥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