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芹
德育過程是一個主體自我建構的過程。班主任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發(fā)展。在多年的帶班實踐中,我始終堅持的一個做法就是班級崗位建設,通過班級小崗位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自我鍛煉的機會和自我成長的空間。我的學生在班級崗位服務中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能力,在體驗交往的過程中涵養(yǎng)品格。在班級崗位建設中,我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引領學生經(jīng)歷從“我不行”“我能行”到“我真行”的自我超越的過程。學生們在參與中養(yǎng)成習慣,在歷練中提升能力、持續(xù)發(fā)展。
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我都會根據(jù)班級常規(guī)管理的要求成立對應的部門,并根據(jù)不同部門的需要設置不同的小崗位,同時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鼓勵他們積極參與不同的崗位。
在介紹崗位職責的時候,我會有意識地降低工作要求,避免學生出現(xiàn)畏難情緒。但即便是這樣,也總是有一些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總是覺得自己不行。而且,很多時候,學生們會一窩蜂地奔向某一個部門,或是僅僅熱衷于某幾個崗位。對于不太熱門的崗位,我會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帶著他們進一步了解崗位的要求,分享同學有趣的工作故事,吸引他們嘗試挑戰(zhàn)新的崗位,讓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勝任工作。而對于熱門的崗位,我則會引導他們競爭上崗,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領導力、適應力和抗挫力。
女生小Z,因為學習成績不是非常理想,所以整個人顯得有些自卑。新學期,我建議她報名學習部的小崗位。聽完我的提議,她連連擺手,說:“老師,我不行,我不行的。”我問她為什么覺得自己不行,她說學習部都是學習好的同學才能報名的,自己學習成績不好。我告訴她:“學習部的小崗位跟其他的崗位都是一樣的,都是為班級同學服務的,如果你覺得學習部的同學都是學習很好的,你加入后不正好可以向他們學習嗎?”以往的經(jīng)驗告訴我,每個學生內心都藏著進步的意愿,只要有合適的機會,這種意愿就能夠轉化為行動。我馬上拍拍她的肩膀,對她說:“就這樣,這次你報名學習部的小崗位,老師對你有信心,如果有困難,老師會幫助你的?!?/p>
果然,班級部門崗位報名的那天,小Z 在我目光的鼓勵下第一個舉起了手!同學們都露出詫異的表情,他們不約而同地看向我,想從我的臉上尋找答案。我不動聲色地說:“在我們班,每個同學都是平等的,都有機會進入自己感興趣的部門。新學期,老師相信你們都愿意給自己一個美好的開始。今天,小Z 帶了個好頭,期待你能用行動證明自己,也期待你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好好為同學們服務。我建議大家為她鼓掌。”掌聲中,我發(fā)現(xiàn)了好幾雙悄悄舉起的小手。
班級月度優(yōu)秀崗位評選,當小Z 激動地站在講臺前接受表彰的時候,更多學生內心的火花被點燃了。沒有人知道這一個月里,我和學習部的其他成員背后悄悄付出了什么,但每個人都看到了小Z 的變化:上課時認真投入地聽講,接受表揚時幸福的笑容;不再拖作業(yè),還經(jīng)常提前完成學習任務;時常悄悄地提醒同學完成作業(yè)……學生們從小Z 身上看到了希望,找到了信心,開始憧憬自己未來讓人羨慕的美好的樣子。
班主任要把期望值降低一點,把評價標準降低一點,不斷調整學生的狀態(tài),幫助他們重新發(fā)現(xiàn)自我,進而產(chǎn)生向上的動力。在我的班上,我總是跟學生說:“別說‘我不行’,勇敢地試一試吧。成功屬于每一個愿意嘗試的人,只要勇敢地去做,其他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來證明。”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還不夠成熟,綜合能力有待提升。在小崗位工作中,一些學生雖然工作積極性很高,卻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失敗的經(jīng)歷很容易打擊他們的工作熱情,缺乏成功體驗也會影響他們的自信心,這時,班主任的指導就顯得格外重要,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當下的我”,進而走向“理想中的我”。
學生小H 在競選組織部的小崗位時,認真分析了以往部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很多新的工作設想。小H 慷慨的演講贏得滿場喝彩,他信心百倍地上崗了。可是上崗一段時間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好多想法不但得不到班級同學的支持,而且還引發(fā)了同學們更多的不滿。不嚴格管理,課間紀律亂糟糟;嚴格管理,同學們投訴他濫用職權。小H要求我授權他們增加處罰力度,望著他氣得通紅的臉,我安慰他說:“不要著急,我們靜下心來一起想想辦法。”他眨巴著眼睛疑惑地問我:“老師,您不著急嗎?您對我的工作沒意見嗎?”“沒意見??!我相信你特別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可是履行職責光有工作熱情不夠啊,還需要講究工作的藝術?!彼闪艘豢跉庹f:“好吧,我再和部門的同學們商量商量?!蔽抑溃凶约合敕ǖ膶W生,不讓他自己嘗試體驗,他永遠不會心甘情愿接受別人的建議,我必須給他自由發(fā)展的空間。我開始悄悄地觀察他課間的崗位履職情況,適時地、不經(jīng)意地點撥一下。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開始調整工作策略,改變與同學交流溝通的方式。他不再只知道盛氣凌人地警告、批評、懲罰同學,而是學會了放下身段,懂得了理解共情。
月末,優(yōu)秀部門評比結果出來的時候,小H這樣說:“我一直以為,進組織部就是上戰(zhàn)場,只能默默犧牲,只能無怨無悔。沒想到,同學們能這樣理解和支持我們。這是組織部有史以來第一次獲評優(yōu)秀部門,謝謝大家的包容!”
成長需要過程,更需要教師的耐心引領。從“我不行”的信心加持到“我能行”的指導幫助,班主任就是要讓學生在自由舒展的空間里形成自我挑戰(zhàn)的勇氣和決心,成長為最優(yōu)秀的那一個。
每個人的內心都藏著一個小宇宙,班主任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量,引領他們從自覺走向自主。經(jīng)過班級小崗位的鍛煉,一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工作的主動性越來越強,他們開始主動創(chuàng)新、主動參與,班級“志愿者兼職制度”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chǎn)生的。
每天的午會課,各部門輪值的學生都會簡單交流一下當天崗位工作的情況,其他同學也會發(fā)表意見或者建議。學期初,幾乎每個發(fā)言的人都是在表達不滿,午會課火藥味十足,成了“批評課”“指責課”“反思課”……一次,有一個學生主動提出來:“老師,我想去勞動部兼職。我現(xiàn)在每天的工作比較輕松,同學們提出來的勞動部存在的問題,我想去幫忙解決?!边@個提議馬上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我依然把決定權留給了學生。學生們自主組織討論完善“志愿者兼職制度”,并開始執(zhí)行。制度規(guī)定,志愿者參與其他崗位的服務工作,但不取代原來崗位的人員,也不參與該崗位的優(yōu)秀評比,純屬公益性質。“志愿者兼職制度”的出臺,很好地彌補了一些薄弱崗位的缺陷,提升了這些崗位工作人員的能力。
一個優(yōu)秀的集體應該是友愛和溫暖的,愛不是單向的付出,也不是為了回報,愛是一種能力。現(xiàn)在,主動反思、自找差距,慢慢成了我們班學生的習慣,很多學生從被動到主動,從“無能”變成“超能”,而我對學生的評價,也從“裝滿意”,到“真滿意”,再到“真敬佩”。
我的班級崗位建設給了每一個學生平等發(fā)展的機會和自由廣闊的發(fā)揮空間。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fā)現(xiàn)自己、展示自己、超越自己;他們在我打造的自由成長空間里學習做事、學會做人、學會自主。我想,放眼學生未來,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這會是我班主任工作始終堅持的信念。